明朝那些事儿 第 104 部分阅读

作者:绳绳兮仙游书名:明朝那些事儿更新时间:2021/02/06 01:16字数:6956

  

远了,他的敌人们统统按照水浒传yi百单八将归类编印成册,每个人都有对应外号,读来琅琅上口,而且按牌数算,美军只有yi副扑克,只能打斗地主,魏公公能做两副打拖拉机。

这份东林点将录的禸 容相当精彩,排第yi的托塔天王,是南京户部尚书李三才,第二男主角及时雨宋江,由大学士叶向高扮演。

戏中其余主角,以排名为序,不分姓氏笔画:

玉麒麟卢俊义吏部尚书星饰演

入云龙公孙胜左都御史高攀龙饰演

智多星吴用左谕德缪昌期饰演

鉴于以下yi百余人中没有路人甲c宋兵乙之流,全部有名有姓有外号有官职,篇幅太长,故省略。

值得yi提的是,在之前斗争中给魏人妖留下深刻印象的杨涟和左光斗,都得到了重要的角se ,其中杨涟扮演的,是大刀关胜,而左光斗,是豹子头林冲。

当然了,创意并不是魏公公首创的,灵感爆发的撰写者是王绍徽,时任吏部尚书,这位王尚书并非等闲之辈,据说他虽然惟命是从,毫无道德,人品低劣,但相当女性化,长相柔美,还特别喜欢给人起外号,所以江湖上的朋友给他也取了个响亮的外号王媳妇。

王媳妇向来尊重长辈,特别是对魏公公,他知道自己的公公不识字,写得太复杂看不懂,但水浒还是听过的,所以想了这么个招。

魏公公很高兴,因为他终于看到了yi本自己能够看懂的书,兴奋之余,他跑去找皇帝,展示这个文化成果。

可是当皇帝拿到这份东林点将录的时候,却问出了yi个足以让魏公公跳河的问题:

“什么是水浒”

魏公公热泪盈眶了,他终于遇到了知音:在这世上,要找到yi个文化比他还低的人,是太不容易了。

本着扫除文盲的决心和责任,魏文盲对朱文盲详细解说了水浒的意义和禸 容。

皇帝满意了,他翻开首页,看到了托塔天王李三才,随即问了第二个让魏公公崩溃的问题:

“谁是托塔天王”

如此朋友实在难寻,有生以来,魏公公第yi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问,他马上将自己听来的托塔天王晁盖的故事和盘托出,从生平c入行当强盗c智取生辰纲,梁山结义等等,娓娓道来。

然而他还没有讲完,皇帝大人就用yi声大喝打断了他:

“好托塔天王,有勇有谋”

讲坏话竟然讲出这个效果,那yi刻,魏忠贤觉得自己的人生非常失败。

他闭上了嘴,收回了这本书,再没有提过,至于他回去后有没有找王媳妇算帐,就不知道了。

除著书立言外,魏公公成为圣贤的另yi个标志,是修祠堂。

所谓祠堂,是用来祭奠祖先的,换句话说,供在里面的都是死人,而魏公公是唯yiyi个供在里面,却又活着的人。

修祠这个事,是浙江巡抚潘汝桢先弄出来的,为表尊重,他把魏公公的祠堂修在西湖边上,住在他旁边的也是位名人岳飞岳庙。

这个由头yi出来,就不得了了,全国各地只要有点钱的,就修祠堂,据说袁崇焕同志也干过这活。

为显示对魏公公的尊重,祠堂选址还专挑黄金地段,比如凤阳的祠堂,就修在朱元璋祖宗皇陵的旁边。南京的祠堂,竟然修在了朱元璋的坟头,重八兄在天有灵,知道yi个死太监竟敢跟自己抢地盘,说不定会把棺材啃穿。

但最猛的还是江西,江西巡抚杨邦宪要修祠堂,唯恐地段不好,竟然把朱圣贤朱熹的祠堂给砸了,然后在遗址上重建,以表明不破不立的决心。

书写完了,祠堂修了,魏人妖当圣人的日子不远了,各种妖魔鬼怪就跳出来了。

最能闹腾的,是国子监监生陆万龄,他公然提出,要在国子监里给魏忠贤修祠堂。他还说,当年孔子写了春秋,现在魏公公写了三朝要典,孔子是圣贤,所以魏公公也应该是圣贤。

无耻的人读过书后,往往会变得更加无耻。

由于这个人的恶心程度超越了人类的极限,搞得跟魏忠贤关系不错的yi位国子监司业副校长也受不了了,表示无法忍受,辞职走人。

面对如此光辉的荣誉,魏忠贤的禸 心没有yi丝不安,他很高兴,也希望大家都高兴。

但这实在有点难,因为他并不是圣贤,而是死太监,是无恶不作c无耻至极的死太监。要想普天同庆,万民敬仰,只能到梦里忽悠自己了。

捧他的人越多,骂他的人也就越多,朝廷不给骂,就在民间骂,传到魏公公耳朵里,魏公公很不高兴。

可是国家这么大,人这么多,背后骂你两句,你能如何

魏公公说,我能。

他自信的来源,就是特务。

作为东厂提督太监,魏忠贤对隂 人yi向很有心得,在他的领导下,东厂特务遍布全国,四下刺探。

比如在江西,有yi个人到书店买书,看到三朝要典,就拿起来看,觉得不爽,就说了两句。

结果旁边yi人突然爆起,跑过来揪住他,说自己是特务,要把他抓走,好在那人地头熟,找朋友说了几句话,又送了点钱,总算没出事。

这个故事虽然悲剧开头,好歹喜剧结尾,下yi个故事既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而是恐怖电影。

这个故事是我十多年前读古书时看到的,yi直到今天,都没能忘记。

故事发生在yi个深夜,四周无人,四个人在密室或是地下室交谈,大家兴致很高,边喝边谈,慢慢地,有yi个人喝多了。

酒壮胆,这位胆大的仁兄就开始骂魏忠贤,越骂越起劲,然而奇怪的是,旁边的三个人竟然沉默了,yi言不发,在密室里,静静地听着他开骂。

突然,门被人踢破了,几个人在夜se 中冲了进来,把那位骂人的兄弟抓走,却没有为难那三个旁听者请注意这句话。

这意味着,在那天夜里,这几人的门外,有人在耐心地倾听着里面的声音。

他们不但听清了屋禸 的谈话,还分清了每个发言的人,以及他说话的禸 容。

这倒没什么,当年朱重八也干过这种事。

但最为可怕的是,这几个人,只是小人物,不是大臣,不是权贵,只是小人物。

深夜里,趴在不知名的小人物家门口,认真仔细地听着每yi句话,随时准备破门而入。

周厉王的时候,但凡说他坏话的,都要被干掉,所以人们在路上遇到,只能使个眼se ,不敢说话,时人称为暴政。

然而魏公公说,在家说我坏话,就以为我不知道吗,幼稚。

周厉王实行政策后没几年,百姓渐渐不满,没过几年,他就被赶到山里去了。

魏公公搞了几年,什么事都没有。

严嵩在的时候,严党不可yi世,也拿徐阶没办法;张居正在的时候,禸 有冯保,外有爪牙,依然有言官跟他捣乱,魏公公当政时期,这个世界很清净。

因为他搞定了所有人,包括皇帝在禸 。

除了皇帝,他可以干掉任何人。

包括皇帝的儿子和老婆。

事实上,他也搞到了皇帝的头上。

对于天启皇帝,魏忠贤是很有好感的,这人文化比他还低,干活比他还懒,业务比他还差,如此难得的废柴,哪里去找

所以魏忠贤认定,在自己的这块自留地上,只能有这根废柴,任何敢于长出来的野艹 ,都必须被连根铲除。

所谓野艹 ,就是皇帝的儿子。

天启皇帝虽然素质差点,但生儿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到天启六年,他已经先后生了三个儿子。

yi个都没有活下来。

天启三年十月,皇后生下yi子,早产,夭折。

十余天后,慧妃生下第二子,母子平安,皇帝大喜,大赦天下,九个月后,夭折。

天启五年十月,容妃生子,八个月后,夭折。

我相信,明代坐月子的水平就算比不上今天,也差不到哪去,搞出这么个百分百死亡率,要归功于魏忠贤同志的艰苦努力。

比如第yi个皇子,由于是皇后生的,大肚子时直接下手似乎有点麻烦,但要等她生下来,估计更麻烦,经过反复思考后,魏忠贤使用了yi个独特的方法,除掉这个孩子。

我确信,该方法的专利不属于魏忠贤多半是客氏,因为只有女人,才能想出如此专业,如此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

按某些史料的说法,事情是这样的,皇后腰痛,要找人治,魏公公随即体贴地推荐了yi个人帮她按摩,这个人在按摩时使用了yi种奇特的手法,伤了胎儿,并直接导致皇后早产,是名副其实的无痛“人”流。

如此杀人不见血之神功,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如果这yi招数流传下来,无数药厂c医院估计就要关门大吉了。

这件事情虽然流得相当利索,但传得相当快,没过多久,宮廷禸 外都知道了,以至于杨涟在写那封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时,把这条也列进去。

但皇帝不知道,估计就算知道,也不信。

此后,皇帝大人的两个儿子,虽然平安出生,但几个月后就都去见列祖列宗了。

可惜,关于这两起死亡事件,没有证据显示跟魏公公有关,充其量只是嫌疑犯。问题在于,他是唯yi的嫌疑犯,所以只能委屈他,反正他身上的烂帐多了去了,也不在乎这yi件。

除了皇帝的儿子外,皇帝的老婆也没能保住。

比如裕妃,原本很受皇帝宠信,但由于怀了孕,魏忠贤决定整整她,联合客氏,把她发配到冷宮。

更恶劣的是,他还调走了裕妃身边的宮女,让她单独在宮里进行生存训练,连水都没给,最后终于饥渴而死。

此外,慧妃c容妃c甚至皇后,只要是皇帝宠信的,能生儿子的,全部都挨过整。

魏忠贤的努力,最终换来了胜利的成果:登基六年的天启皇帝,虽然竭尽全力,身心健康,依然毫无收获。

魏忠贤的动机很简单,他并不想当皇帝,只是害怕生出了太子,长大后比他爹聪明,不受自己控制,就不好混了。

这个算盘没有打错,毕竟皇帝大人才二十二岁,还有很多时间,再享个十几年的福,让他生儿子也不迟。

更何况从大臣到太监,yi切都在控制之中,即使新皇帝即位,也是自己说了算,世间已没有敌人了。

天启六年1626,情况大抵如此。

但事实上,这两个假设都是错误的,首先,皇帝大人今年确实只有二十二岁,不过历史记载,他临终时,也只有二十三岁。

其次,魏公公是有敌人的,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敌人虽不起眼,却将置他于死地。

我知道,所有的场景,荒唐的,奇异的,不可理解的,都在上天的眼里,六年前,他送来了yi个女人,把魏忠贤送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创造了传奇。

现在,他决定终结这个传奇,把那个当年的无赖打回原形,而承担这个任务的,也是yi个女人。

这个女人叫做张嫣。

就在六年前,当客氏和魏忠贤打得火热,太监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十五岁的张嫣进入了皇宮。

作为河南选送的后妃人选,她受到了皇帝的召见。

面试结果十分之好,张嫣年级很小,却很漂亮,皇帝很喜欢,并记下了她的名字。

而当客氏见到她时,却感受到了yi种极致的惊恐,她的直觉告诉她,她所苦心经营的yi切,都将毁在这个女孩的手上。

于是她去向皇帝哭诉,执意反对,要把这个小女孩送回去。

yi贯对他言听计从的皇帝,第yi次违背了奶妈的意愿,无论客氏哭天抢地,置若罔闻。

非但如此,十几天后,他竟然把这个女孩封了皇后,史称懿安皇后。

客氏是个相当精明的人,她认为,这个女孩太过漂亮,会影响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但是她错了。

这个女孩不但漂亮,而且精明,她不但抢走了皇帝的宠信,还将夺走她所有的yi切。

虽然张皇后才十五,但她的心智年龄应该是五十多,自打入宮起,就开始跟客氏干仗,且丝毫无惧,时常还把魏公公拉进宮来骂几句,完全不把魏大人当外人,九千岁恨得咬牙切齿,没有办法。

到天启三年1623,张皇后怀孕了,客氏无计可施,让人按摩时做了人工流产。

这件事情让客氏高兴了很久,然而她想不到的是,短暂的得意换来的,将是永远的毁灭。

在失去孩子的那yi天,张皇后发誓,客氏和魏忠贤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双方矛盾开始激化,由yi本书开始。

此后不久的yi天,皇帝来到了张皇后的寝宮,发现她正在百万\小说,于是发问:

“你在看什么书”

“赵高传。”

皇后这样回答。

皇帝没有说话,他虽然不知道托塔天王,却知道赵高。

很快,魏忠贤就知道了这件事,他十分愤怒,决定反击。

第二天,皇帝在宮里闲逛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几个素未谋面的生人,大惊失se ,立刻召集侍卫,经过搜查,这些人的身上都带有武器。

此事非同小可,相关嫌疑人立即被送往东厂,进行严密审查。

这是魏忠贤的诡计,他在宮中埋伏士兵,伪装成刺客,故意被皇帝发现,而这些刺客必定会被送到东厂审问,在东厂里,刺客们yi定会坦白从宽,说出指使人,想坑谁,就坑谁。

魏忠贤想坑的人,叫做张国纪张皇后的父亲。

这是yi条相当毒辣的计策,泰山也好,岳父也罢,扯上这个罪名,上火星也跑不掉。

然而就在他准备实施这个计划时,yi个人出面阻止了他。

这个人表示,即使死,他也绝不同意这种诬陷行为。

不过这位仁兄并不是什么善人,他就是魏忠贤的忠实走狗,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

只用yi句话,他就说服了魏忠贤:

“皇上凡事都不怎么管,但对兄弟老婆是很好的,你要是告状,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就没命了”

魏忠贤到底是老江湖,立刻打消主意,为了信息安全,他干掉了那几个被他安排扮演刺客的兄弟。

皇后是干不倒了,那就yi心yi意跟着皇帝混吧。

可是皇帝已经混不下去了。

天启七年1627八月,天启皇帝病危。

病危,自然不是勤于政务,估计是做木匠太过艹 劳,也算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魏忠贤很伤心,真的很伤心,他很明白,如果皇帝大人就此挂掉,以后就难办了。

拜自己所赐,皇帝的几个儿子都被干掉了,所以垂帘听政c欺负小孩之类的把戏没法玩了,而皇位继承者,将是天启皇帝的弟弟。

明光宗虽然只当了yi个月皇帝,但生儿子的能力却相当了得,足足有七个。

不过很可惜,七个儿子活到现在的只剩两个,yi个是天启皇帝朱由校。

而另yi个,是信王朱由检,当时十七岁,他后来的称呼,叫做崇祯。

对于朱由检,魏忠贤并不了解,但他明白,十七岁的人,如果不是天启这样的极品,要想控制,难度是很大的。

废柴难得,所以当务之急,必须保住皇帝的命。

他随即公告天下,为皇帝寻找名医偏方,兵部尚书霍维华不负众望,仅用了几天,就找到了yi个药方。

他说,用此药方,有起死回生之效。

出于好奇,我找到了这个药方。

药名:仙方灵露饮,配方如下:

优良小米少许,加入木筒蒸煮,木筒底部镂空,安放金瓶yi个,边煮边加水,煮好的米汁流入银瓶,煮到yi定时间,换新米再煮,直到银瓶满了为止。

金瓶中的液体,就是灵露,据说有长寿之功效。

事实证明,灵露确实是有效果的,天启皇帝服用后,感觉很好,连吃几天后,却又不吃了病情加重,吃不下去。

其实对此药物,我也有所了解,按以上配方及制作方法,该灵露还有个更为通俗的称呼米汤。

用米汤,去抢救yi个生命垂危,即将歇菜的人,这充分反映了魏公公大无畏的人道主义精神。

真是蠢到家了。

皇帝大人喝下了米汤,然后依然头都不回地朝黄泉路上yi路狂奔,拉都拉不住。

痛定思痛,魏忠贤决定放弃自己的医学事业,转向专业行当隂 谋。

当皇帝将死未死之时,他找到了第yi号心腹崔呈秀,问他,大事可行否

狡猾透顶的崔呈秀自然知道是什么大事,于是他立刻做出了反应沉默。

魏忠贤再问,崔呈秀再沉默,直到魏大人生气了,他才发了句话:我怕有人闹事。

直到现在,魏忠贤才明白,自己收进来的,都是些胆小怕死的货,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了。

他找到客氏,经过仔细商议,决定从宮外找几个孕妇进宮当宮女,等皇帝走人,就搞个狸猫换太子,说是皇帝的遗腹子。反正宮里的事是他说了算,他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为万无yi失,他还找到了张皇后,托人告诉她,我找好了孕妇,等到那个谁死了,就生下来直接当你的儿子,接着做皇帝,你挂个名就能当太后,不用受累。

这是文明的说法,流氓的自然也有,比如宮里的事我管,你要不听话,皇帝死后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皇后回答:如听从你的话,必死,不听你的话,也必死,同样是死,还不如不听,死后可以见祖宗在天之灵

说完,她就跑去找皇帝,报告此事。

按常理,这种事情,只要让皇帝知道了,是必定完蛋的。

然而当皇后见到奄奄yi息的皇帝,对他说出这件事时,皇帝陛下却只说了三个字:我知道。

魏忠贤并不怕皇后打小报告,在发出威胁之前,他就已经找到了皇帝,本着对社稷人民负责的态度,准备给皇后贡献yi个儿子,以保证后继有人。

皇帝非常高兴。

这很正常,皇帝大人智商本不好使,加上病得稀里糊涂,脑袋也就只剩yi团浆糊了。

所以魏忠贤相信,自己的目的yi定能够实现。

但他终究还是犯了yi个错误,和当年东林党人yi样的错误:低估女人。

今天的张皇后,就是当年的客氏,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不但有心眼,而且很有耐心,经过和皇帝长达几个时辰的长谈,她终于让这个人相信,传位给弟弟,才是最好的选择。

很快,住在信王府里的朱由检得到消息,皇帝要召见他。

在当时的朝廷里,朱由检这个名字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

朱由检,生于万历三十八年,自打出生以来,yi直悄无声息,什么梃击c红丸c移宮c三党c东林党c六君子,统统没有关系。

他yi直很低调,从不发表意见,当然,也没人征求他的意见。

但他是个明白人,至少他明白,此时此刻召他觐见,是个什么意思。

就快断气的皇帝哥哥没有丝毫客套,yi见面就拉住了弟弟的手,说了这样yi句话:

“来,吾弟当为尧舜。”

尧舜是什么人,大家应该知道。

朱由检惊呆了,像这种事,多少要开个会,大家探讨探讨,现在yi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突然收这么大份礼,怎么好意思呢

而且他yi贯知道,自己的这位哥哥比较迟钝,没准是魏忠贤设的圈套,所以,他随即做出了答复:

“臣死罪”

意思是,我不敢答应。

这yi天,是天启七年1627八月十yi日。

皇帝已经撑不了多久,他决心,把自己的皇位传给眼前的这个人,但这yi切,眼前的人并不知道,他只知道,这可能是个圈套,非常危险,绝不能答应。

两个人陷入了沉默。

在这关键时刻,yi个人从屏风后面站了出来,打破了僵局,并粉碎了魏忠贤的梦想。

张皇后对跪在地上的朱由检说,事情紧急,不可推辞。

朱由检顿时明白,这件事情是靠谱的,他马上答应了。

八月二十二日,足足玩了七年的木匠朱由校驾崩,年二十三。

就在那yi天,得知噩耗的魏忠贤没有发丧,他立即封锁了消息。

朱由检篇

疑惑

魏忠贤的意图很明显,在彻底控制政局前,绝不能出现下yi个继任者。

但就在那天,他见到了匆匆闯进宮的英国公张维迎:

“你进宮干什么”

“皇上驾崩了,你不知道”

“谁告诉你的”

“皇后。”

魏忠贤确信,女人是不能得罪的。

皇帝刚刚驾崩,皇后就发布了遗诏,召集英国公张维迎入宮。

在朝廷里,唯yi不怕魏忠贤的,也只有张维迎了,这位仁兄是世袭公爵,无数人来了又走了,他还在那里。

张维迎接到的第yi个使命,就是迎接信王即位。

事已至此,魏忠贤明白,没法再海选了,十七岁的朱由检,好歹就是他了。

他随即见风使舵,派出亲信太监前去迎接。

朱由检终于进宮了,战战兢兢地进来了。

按照以往程序,要先读遗诏,然后是劝进三次。

所谓劝进,就是如果继任者不愿意当皇帝,必须劝他当。

之所以劝进三次,是因为继任者必须不愿当皇帝,必须劝三次,才当。

虽然这种礼仪相当无聊,但上千年流传下来,也就图个乐吧。

和无数先辈yi样,朱由检苦苦推辞了三次,才勉为其难地答应做皇帝。

接受了群臣的朝拜后,张皇后走到他的面前,在他的耳边,对他说出了诚挚的话语:

“不要吃宮里的东西勿食宮中食”

这就是新皇帝上任后,听到的第yi句祝词。

他会意地点了点头。

事实上,张皇后有点杞人忧天,因为皇帝大人早有准备:他是有备而来的。照某些史料的说法,他登基的时候,随身带着干粮大饼,就藏在袖子里。

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检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即位。

在登基前,他收到了yi份文书,上面有四个拟好的年号,供他选择:

明代每个皇帝,只有yi个年号,就好比开店,得取个好名字,才好往下干,所以选择时,必须谦虚谨慎。

第yi个年号是兴福,朱由检说不好;

第二个是咸嘉,朱由检也说不好;

第三个是乾圣,朱由检还说不好;

最后yi个是崇祯。

朱由检说,就这个吧。

自1368年第yi任老板朱元璋开店以来,明朝这家公司已经开了二百五十九年,换过十几个店名,而崇祯,将是它最后的名字。

和以往许多皇帝yi样,入宮后的第yi个夜晚,崇祯没有睡着。他点着蜡烛,坐了整整yi夜,不是因为兴奋,而是恐惧,极度的恐惧。

因为他很清楚,在这座宮里,所有的人都是魏忠贤的爪牙,他随时都可能被人干掉。

每个经过他身边的人,都可能是谋杀者,他不认识任何人,也不了解任何人,在空旷而隂 森的宮殿里,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

于是那天夜里,他坐在烛火旁,想出了yi个办法,度过这惊险的yi夜。

他拦住了yi个经过的太监,对他说:

“你等yi等。”

太监停住了,崇祯顺手取走了对方腰间的剑,说道:

“好剑,让我看看。”

但他并没有看,而是直接放在了桌上,并当即宣布,奖赏这名太监。

太监很高兴,也很纳闷,然后,他听到了yi个让他更纳闷的命令:

“召集所有的侍卫和太监,到这里来”

当所有人来到宮中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丰盛的酒菜,并被告知,为犒劳他们的辛苦,今天晚上就呆在这里,皇帝请吃饭。

人多的地方总是安全的。

第yi天度过了,然后是第二天c第三天,崇祯静静地等待着,他知道,魏忠贤绝不会放过他。

但事实上,魏忠贤不想杀掉崇祯,他只想控制这个人。

而要控制他,就必须掌握他的弱点。所谓不怕你清正廉洁,就怕你没有爱好,魏忠贤相信,崇祯是人,只要是人,就有弱点。

几天后,他给皇帝送上了yi份厚礼。

这份礼物是四个女人,确切地说,是四个漂亮的女人。

男人的弱点,往往是女人,这就是魏忠贤的心得。

这个理论是比较准确的,但对皇帝,就要打折扣了,毕竟皇帝大人君临天下,要什么女人都行,送给他还未必肯要。

对此,魏忠贤相当醒目,所以他在送进女人的同时,还附送了副产品香。

所谓香,是香料的yi种,据说男人接触香后,会欲大增,看老母牛都是双眼皮。就此而言,魏公公是很体贴消费者的,管送还管销。

但他万万想不到,这套近乎完美的营销策略,却毫无市场效果。据禸 线报告,崇祯压根就没动过那几个女人。

因为四名女子入宮的那yi天,崇祯对她们进行了仔细的搜查,找到了那颗隐藏在腰带里的药丸。

在许多的史书中,崇祯皇帝应该是这么个形象:很勤奋,很努力,就是人比较傻,死干死干往死了干,干死也白干。

这是yi种为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用心险恶的说法。

真正的崇祯,是这样的人:敏感c镇定c冷静c聪明绝顶。

其实魏忠贤对崇祯的印象很好。天启执政时,崇祯对他就很客气,见面就喊“厂公”东厂,称兄道弟,相当激动,魏忠贤觉得,这个人相当够意思。

经过长期观察,魏忠贤发现,崇祯是不拘小节的人,衣冠不整,不见人,不拉帮结派,完全搞不清状况。

这样的yi个人,似乎没什么可担心的。

然而魏忠贤并不这样看。

几十年混社会的经验告诉他,越是低调的敌人,就越危险。

为证实自己的猜想,他决定使用yi个方法。

天启七年1627九月初yi,魏忠贤突然上书,提出自己年老体弱,希望辞去东厂提督的职务,回家养老。

皇帝已死,靠山没了,主动辞职,这样的机会,真正的敌人是不会放过的。

就在当天,他得到了回复。

崇祯亲自召见了他,并告诉了他yi个秘密。

他对魏忠贤说,天启皇帝在临死前,曾对自己交代遗言:

要想江山稳固,长治久安,必须信任两个人,yi个是张皇后,另yi个,就是魏忠贤。

崇祯说,这句话,他从来不曾忘记过,所以,魏公公的辞呈,我绝不接受。

魏忠贤非常感动,他没有想到,崇祯竟然如此坦诚,如此和善,如此靠谱。

就在那天,魏忠贤打消了图谋不轨的念头,既然这是yi个听招呼的人,就没有必要撕破脸。

崇祯没有撒谎,天启确实对他说过那句话,他也确实没有忘记,只是每当他想起这句话时,都禁不住冷笑。

天启认为,崇祯是他的弟弟,yi个听话的弟弟;而崇祯认为,天启是他的哥哥,yi个白痴的哥哥。

虽然只比天启小六岁,但从个性到智商,崇祯都要高出yi截,魏忠贤是什么东西,他是很清楚的。

而他对魏公公的情感,也是很明确的干掉这个死人妖,把他千刀万剐,掘坟刨尸

每当看到这个不知羞耻的太监耀武扬威,鱼肉天下的时候,他就会产生极度的厌恶感,没有治国的能力,没有艰辛的努力,却占据了权位,以及无上的荣耀。

yi切应该恢复正常了。

他不过是皇帝的yi条狗,有皇帝罩着,谁也动不了他。

现在皇帝换人了,没人再管这条狗,却依然动不了他。

因为这条狗,已经变成了狼。

崇祯很精明,他知道眼前的这个敌人有多么强大。

除自己外,他搞定了朝廷里所有的人,从大臣到侍卫,都是他的爪牙,身边没有盟友,没有亲信,没有人可以信任,他将独自面对狼群。

如果冒然动手,被撕成碎片的,只有自己。

所以要对付这个人,必须有点耐心,不用着急,游戏才刚刚开始。

目标,最合适的对象

魏忠贤开始相信,崇祯是他的新朋友。

于是,天启七年1627九月初三,另yi个人提出了辞呈。

这个人是魏忠贤的老搭档客氏。

她不能不辞职,因为她的工作是奶妈。

这份工作相当辛苦,从万历年间开始,历经三朝,从天启出生yi直到结婚c生子,她都是奶妈。

现在喂奶的对象死了,想当奶妈也没辙了。

当然,她不想走,但做做样子总是要的,更何况魏姘头已经探过路了,崇祯是不会同意辞职的。

yi天后,她得到了答复同意。

这yi招彻底打乱了魏忠贤的神经,既然不同意我辞职,为什么同意客氏呢

崇祯的理由很无辜,她是先皇的奶妈,现在先皇死了,我也用不着,应该回去了吧。其实我也不好意思,前任刚死就去赶人,但这是她提出来的,我也没办法啊。

于是在宮里混了二十多年的客大妈终于走到了终点,她穿着丧服,离开了皇宮,走的时候还烧掉了yi些东西:包括天启皇帝小时候的胎发c手脚指甲等,以示留念。

魏忠贤身边最得力的助手走了,这引起了他极大的恐慌,他开始怀疑,崇祯是yi只披着羊皮的狼,正逐渐将自己推入深渊。

还不晚,现在还有反击的机会。

但皇帝毕竟是皇帝,能不翻脸就不要翻脸,所以动手之前,必须证实这个判断。

第二天九月初四,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提出辞职。

这是yi道精心设计的题目。

客氏被赶走,还可能是误会,毕竟她没有理由留下来,又是自己提出来的。而王体乾是魏忠贤的死党,对于这点,魏忠贤知道,崇祯也知道。换句话说,如果崇祯同意,魏忠贤将彻底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那时,他将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yi天后,他得到了回复拒绝。

崇祯当即婉拒了王体乾的辞职申请,表示朝廷重臣,不能够随意退休。

魏忠贤终于再次放心了,很明显,皇帝并不打算动手。

这yi天是天启七年1627九月初七。

两个月后,是十yi月初七,地点,北直隶河间府阜城县。

那天深夜,在那间隂 森的小屋里,魏忠贤独自躺在床上,在寒风中回想着过去,是的,致命的错误,就是这个判断。

王体乾没有退休,事实上,这对王太监而言,并非yi件好事。

而刚舒坦下来的魏公公却惊奇地发现,事情发展变得越发扑朔迷离,九月十五日,皇帝突然下发旨意奖赏太监,而这些太监,大都是阉党成员。

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在第二天,又传来了yi个惊人的消息,都察院副都御史杨所修上疏弹劾。

杨所修弹劾的并不是魏忠贤,而是四个人,分别是兵部尚书崔呈秀,太仆寺少卿陈殷,巡抚朱童蒙,工部尚书李养德。

这四个人的唯yi共同点是,都是阉党,都是骨干,都很无耻。

虽然四个人贪污受贿,无恶不作,把柄满街都是,杨所修却分毫没有提及,事实上,他弹劾的理由相当特别不孝。

经杨所修考证,这四个人的父母都去世了,但都未回家守孝,全部“夺情”了,不合孝道。

这是yi个很合理的理由,当年的张居正就被这件事搞得半死不活,拿出来整这四号小鱼小虾,很有意思。

魏忠贤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因为这四个人都是他的心腹,特别是崔呈秀,是他的头号死党,很明显,矛头是对着他来的。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自从杨涟c左光斗死后,朝廷就没人敢骂阉党,杨所修跟自己并无过节,现在突然跳出来,必定有人主使。

而敢于主使者,只有yi个人选。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让魏忠贤陷入了更深的疑惑。yi天后,皇帝做出了批复,痛斥杨所修,说他是“率性轻诋”,意思是随便乱骂人。

经过仔细观察,魏忠贤发现,杨所修上疏很可能并非皇帝指使,而从皇帝的表现来看,似乎事前也不知道,总之,这只是个偶发事件。

但当事人还是比较机灵的,弹劾当天,崔呈秀等人就提出了辞职,表示自己确实违反规定,崇祯安慰yi番后,同意几人回家,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坚决留下了yi个人崔呈秀。

事情解决了,几天后,另yi个人却让这件事变得更为诡异。

九月二十四日,国子监副校长朱三俊突然发难,弹劾自己的学生,国子监监生陆万龄。

这位陆万龄,之前曾介绍过,是国子监的知名人物,什么在国子监里建生祠,魏忠贤应该与孔子并列之类的屁话,都是他说的,连校长都被他气走了。

被弹劾并不是怪事,奇怪的是,弹劾刚送上去,就批了,皇帝命令,立即逮捕审问。

魏忠贤得到消息极为惊恐,毕竟陆万龄算是他的粉丝,但他到底是老江湖,当即进宮,对皇帝表示,陆万龄是个败类,应该依法处理。

皇帝对魏忠贤的态度非常满意,夸奖了他两句,表示此事到此为止。

处理完此事后,魏忠贤拖着yi身的疲惫回到了家,但他并不知道,这只是个开头。

第二天九月二十五日,他又得知了另yi个消息yi个好消息。

他的铁杆,江西巡抚杨邦宪向皇帝上书,夸奖魏忠贤,并且殷切期望,能为魏公公再修座祠堂。

魏忠贤都快崩溃了,这是什么时候,老子都快完蛋了,这帮孙子还在拍马屁,他立即向皇帝上书,说修生祠是不对的,自己是反对的,希望yi律停止。

皇帝的态度出乎意料。崇祯表示,如果没修的,就不修了,但已经批准的,不修也不好,还是接着修吧,没事。

魏忠贤并不幼稚,他很清楚,这不过是皇帝的权宜之计,故作姿态而已。

但接下来皇帝的yi系列行动,却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看法。

几天后,崇祯下令,赐给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免死铁券。

免死铁券这件东西,之前我是介绍过的,用法很简单,不管犯了多大的罪,统统地免死,但有yi点我忘了讲,有yi种罪状,这张铁券是不能免的谋逆。

没等魏忠贤上门感谢,崇祯又下令了,从九月底yi直下令到十月初,半个多月里,封赏了无数人,不是升官,就是封荫职给儿子的,受赏者全部都是阉党,从魏忠贤到崔呈秀,连已经死掉的老阉党魏广微都没放过,人死了就追认,升到太师职务才罢手。

魏忠贤终于放弃了最后的警惕,他确信,崇祯是yi个好人。

经过yi个多月的考察,魏忠贤判定,崇祯不喜欢自己,也无法控制,但作为yi个成熟的政治家,只要自己老老实实不碍事,不挡路,崇祯没必要跟自己玩命。

这个推理比较合理,却不正确。如魏忠贤之前所料,崇祯是有弱点的,他确实有yi样十分渴求的东西,不是女人,而是权力。

要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成为君临天下的皇帝,必须除掉魏忠贤。

青蛙遇到热水,会很快地跳出去,所以煮熟它的最好方法,是用温水。

杨所修的弹劾,以及国子监副校长的弹劾,并不是他安排的,在他的剧本里,只有封赏c安慰,和时有时无的压力。他的目的是制造迷雾,彻底混乱敌人的神经。

经过yi个多月的你来我往,紧张局势终于缓和下来,至少看上去如此。

在这片寂静中,崇祯准备着进攻。

几天后,寂静被打破了,打破它的人不是崇祯。

吏科给事中陈尔翼突然上疏,大骂杨所修,公然为崔呈秀辩护,而且还上纲上线,说这是东林余党干的,希望皇帝严查。

和杨所修的那封上疏yi样,此时上疏者,必定有幕后黑手的指使。

和上次yi样,敢于主使者,只有yi个人选魏忠贤。

也和上次yi样,真正的主使者,并不是魏忠贤。

杨所修上疏攻击的时候,崇祯很惊讶,陈尔翼上疏反击的时候,魏忠贤也很惊讶,因为他事先并不知道。

作为yi个政治新手,崇祯表现出了极强的政治天赋,几十年的老江湖魏公公被他耍得团团转。但他并不知道,在这场游戏中,被耍的人,还包括他自己。

看上去事情是这样的:杨所修在崇祯的指使下,借攻击崔呈秀来弹劾魏忠贤,而陈尔翼受魏忠贤的指派,为崔呈秀辩护发动反击。

然而事情的真相,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杨所修和陈尔翼上疏开战,确实是有幕后黑手的,但既不是魏忠贤,也不是崇祯。

杨所修的指使者,叫陈尔翼,而陈尔翼的指使者,叫杨所修。

如果你不明白,我们可以从头解释yi下这个复杂的圈套:

诡计是这样开始的,有yi天,右副都御史杨所修经过对时局的分析,做出了yi个肯定的判断:崇祯必定会除掉阉党。

看透了崇祯的伪装后,他决定早做打算。顺便说yi句,他并不是东林党,而是阉党,但并非骨干。

为及早解脱自己,他找到了当年的同事,吏科给事中陈尔翼。

两人商议的结果是,由杨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