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第 36 部分阅读
作者:绳绳兮仙游书名:明朝那些事儿更新时间:2021/02/06 01:11字数:6859
珵的朋友,也是他的同事,时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二人平时关系很好,而江渊见到徐珵如此狼狈,便关心地问他出了什么事。
徐珵十分感动,哭丧着脸说道:“我建议南迁,不合上意,才落得这个地步。”以吾议南迁不合也
江渊好声安慰了徐珵,让他先回家去好好休息,凡事必有转机,自己也会帮他说话的。
然后,江渊在徐珵感激的目光中走进了大殿,他朝见朱祁钰后,便以洪亮的声音,大义凛然的说道:“南迁决不可行,唯有固守yi途耳”
几个月后,江渊被任命为刑部侍郎,文渊阁大学士,成为朱祁钰的重臣。
这真是精彩的yi幕。
徐珵绝望了,并不只是对自己的仕途绝望,也对人心绝望,当时无数的人都在谈论着逃跑,而自己的这套理论也很受支持,可当自己被训斥时,却没有yi个人帮自己说话,那些原本贪生怕死的人yi下子都变成了主战派,转过来骂自己苟且偷生,动摇军心。
这出人意料的戏剧性变化给徐珵上了生动的yi课,也让他认识到了世态炎凉的真意。
这之后,每天上朝时,很多人都会在暗地里对他指指点点,嘲讽地说道:“这不就是那个建议南迁的胆小鬼吗”而某些脾气大的大臣更是当着他的面给他难堪。
这些侮辱对于yi个饱读诗书,把名誉看得高于yi切的读书人而言,比死亡更让人难以忍受。
但徐珵每天就在这样的冷遇和侮辱中按时上班上朝,因为他要活下去,生活也要继续下去,不上班就没有俸禄,也养不活老婆孩子。
窝囊地活着总比悲壮地死去要好,这就是徐珵的人生哲学。
人生中最难承受的并不是忍,而是等。
徐珵坚持下来,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成绩终归会被人们所接受,自己总有翻身的那yi天。可是事实又yi次让他失望了。他工作成绩很好,可总是得不到提升,无奈之下,他只好去求自己的仇人于谦。
于谦确实是个光明磊落的人,他并没有因为徐珵建议南迁就不理睬他,而是主动向朱祁钰推荐此人,可是朱祁钰yi听到徐珵的名字就说了yi句重话:“你说的不就是那个主张南迁的徐珵吗,这个人品行太差,不要管他。”
于谦没有办法,只能就此作罢,而徐珵并不知道这yi切,他误以为这是于谦从中作梗。从此在他的心中,yi颗复仇的火种已经播下萌芽。
被人侮辱和嘲讽,辛勤工作也得不到任何回报,只是因为当时说错了yi句话,对于徐珵来说,这确实是不公平的。
他想改变自己的窘境,却又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冥思苦想之下,他竟然想出了yi个绝妙的主意改名字。
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似乎是不可理解的,难道你换个马甲就不认识你了吗
可是在当年,情况确实如此,毕竟皇帝陛下日理万机,徐珵改名字也不用通知他,更不用通告全国,到户籍地派出所备案,而只要到吏部说明yi下就行。到提交升迁的时候,皇帝陛下也只是大略看yi下名单而已,绝对不会深究有没人改过名字。徐珵抓住了这个空子,将他的名字改成了徐有贞。
瞒天过海后,徐有贞果然等来了机会,他被外派山东为官,徐有贞是yi个很有能力的人,且具有很强的处理政务的能力,外派几年干得很好,之后凭借着自己的功绩被提升为左副都御史。
对此我曾有yi个疑问,因为左副都御史是都察院的第三号人物,有上朝的权力,也是皇帝经常要见的人,那朱祁钰为什么会认不出这所谓的徐有贞就是徐珵呢
具体原因我也不太清楚,想来是皇帝陛下太忙了,早已不记得徐珵的模样了。
无论如何,徐有贞的人生终于有了转机,但在他的心中,yi刻也没有忘记过自己所受的侮辱和讽刺,他在静静地等待。
等待着复仇机会的到来。
疯狂的朱祁钰
朱祁钰得偿所愿,立了自己的儿子为皇位继承人,他终于松了yi口气。在这场皇位归属的斗争中,他获得了胜利。
可是这场胜利并没有持续多久,第二年景泰四年,公元1453十yi月,朱祁钰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的儿子,帝国的未来继承者朱见济去世了。
这下问题麻烦了,儿子死了倒没什么,问题在于朱祁钰只有这yi个儿子,到哪里再去找yi个皇位继承人呢
而更为麻烦的还在后头,很多大臣本来就对朱见深被废掉不满,便趁此机会要求复立,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反正你也没有儿子了,不如另外立yi个吧。
可是朱祁钰不这么想,他已经和朱祁镇撕破了脸,要是复立他的儿子为太子,将来反动倒算,置自己于何地
可问题是太子是yi定要立的,偏偏自己又不争气,生不出儿子,这儿子可不是说生就能生的,就算你是皇帝,这种事情也不能随心所欲。
yi来二去,朱祁钰急眼了,加上由于国事艹 劳,他的身体已大不如前,想到将来前途难料,他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疑心也越来越重。
可是破屋偏逢连夜雨,怕什么来什么,不久之后,两个大臣的公然上书最终掀起了yi场严重的政治风暴。
这两个大臣yi个是御史钟同,另yi个是郎中章纶,这二位仁兄职务不高,胆子却不小,他们各写了yi封奏折,要求复立朱见深,其实这个说法很早就有,朱祁钰也读过类似的奏折,就算不批准,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坏事就坏在此二人的那两份奏折上。
这二位仁兄的奏折有什么问题呢,摘抄如下:
先看钟同的:“父有天下,固当传之于子,太子薨逝,遂知天命有在。”
这句话如果用现代话说得直白yi点,可以这样解释:老子的天下应该传给儿子,现在你的儿子死了,这是天命所在,老天开眼啊。
而章纶先生的更为厉害,他不但要求复立,还要朱祁钰逢年过节去向朱祁镇请安,中间还有yi句惊世骇俗的话:“上皇君临天下十四年,是天下之父也,陛下亲受册封,是上皇之臣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不用解释了,地球人都知道。
说话就好好说话嘛,可这二位的奏折yi个讽刺皇帝死了儿子是活该,另yi个更是提醒皇帝注意自己的身份。把皇帝不当外人,也真算是活腻了。
后果也不出意料,朱祁钰看过之后,暴跳如雷,当时天se 已晚,朝廷也都已经下班了,按规矩,有什么事情应该第二天再说,可是朱祁钰竟然愤怒难当,连夜写了逮捕令,从皇宮门缝递了出去这yi传送方式紧急时刻方才使用,让锦衣卫连夜抓捕二人。
此两人被捕后,被严刑拷打,锦衣卫要他们说出和南宮的关系以及何人指使,想利用这件事情把朱祁镇yi并解决,但这二人很有骨气,颇有点打死我也不说的气势,yi个字也不吐。
这两个人的被捕不但没有消除要求复立的声音,反而引起了yi场更大的风潮,史称“复储之议”。yi时间,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复立,朝廷禸 外人声鼎沸,甚至某些外地的地方官也上书凑热闹。
朱祁钰万没想到,事情会越闹越大,他已经失去了儿子,现在连自己的皇位也受到了威胁,在越来越大的压力下,他的情绪已经近乎疯狂。
为了打压这股风潮,他动用了老祖宗朱元璋留下的传家之宝廷杖。
他使用廷杖的原则也很简单,但凡说起复储的人,yi个也不放过,个个都打
yi时之间,皇城之前廷杖此起彼落,血肉横飞,惨叫连连,应接不暇,大臣们人人自危,这股风潮才算过去。
当时复储的大臣几乎都被打过,而这其中最为倒霉的是yi个叫廖庄的官员,他的经历可谓是绝无仅有。
廖庄不是京官,他的职务是南京大理寺卿,在景泰五年1454,他也凑了回热闹,上书要求复储,不知为什么,后来追查人数打屁股时竟然把他漏了过去,由于他也不在北京,就没有再追究了。
yi年后,他的母亲死了,按照规定,他要进京入宮朝见,然后拿勘合回家守孝,这位仁兄本来准备进宮磕了头,报出自己的姓名,然后就立马走人,没有想到朱祁钰竟然把他叫住了:
“你就是廖庄”
廖庄顿感荣幸,他万没想到皇帝还记得自己这个小人物,忙不迭地回答道:“臣就是廖庄。”
朱祁钰也没跟他废话,直接就对锦衣卫下令:
“拖下去,打八十杖”
廖庄目瞪口呆,他这才想起yi年前自己凑过yi次热闹。
朱祁钰不但打了他,也给他省了回家的路费,直接给他派了个新差事,任命他为偏远地区定羌驿站的驿丞类似官方招待所的所长,是苦差事。
打完了廖庄,朱祁钰猛然想起这件事情的两个罪魁祸首钟同和章纶,便询问手下人这两个人的去向,得知他们还关在牢里后,朱祁钰yi不做二不休,决定来个周年庆祝,连这两个人yi起打。
为了表现他们的首犯身份,朱祁钰别出心裁,他觉得锦衣卫的行刑杖太小,不够气派,便积极开动脑筋,自己设计了两根大家伙巨杖。专程派人送到狱里去并特别交待:“这两根专门用来打他们,别弄错了”
说实话,那两根特别设计的巨杖到底有多大,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这yi顿板子下来,那位钟同先生就去见了阎王,而章纶估计身体要好yi些,竟然挺了过来,但也被打残。
朱祁钰这种近乎疯狂的举动震惊了朝野禸 外,从此没有人再敢提复储yi事。
朱祁钰本不是暴君,就在几年前,他还是yi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和他的哥哥相敬如宾,感情融洽,但皇权的诱惑将他yi步步推向黑暗,他变得自俬 c冷酷c多疑c残忍。囚禁自己的哥哥,废黜自己的侄子,打死反对他的大臣,谁敢挡他的路,他就要谁的命。
但他的这些举动并没有换来权力的巩固,不断有人反对他的行为,他唯yi的儿子也死去了,却没有人同情他,那些大臣们只关心下yi个主子是谁,而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撑不了多久了,他很明白,yi旦自己死去,朱见深很有可能继位,而朱祁镇也会再次出山,清算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了权力他六亲不认,做了很多错事,可事到如今却回天乏术,欲罢不能,面对着隐藏的危险和潜流,他唯有以更加残忍和强犦的方式来压制。
权力最终让他疯狂。
歇斯底里的朱祁钰终于用棍棒为自己争得了平静的生活,但这平静的生活只有两年。
景泰八年1457正月,按照规矩,朱祁钰应该去主持郊祀,可他已经病重,已然无法完成这件事,更让他心灰意冷的是,眼见他病重,大臣们非但不慰问他的身体,反而趁此机会上书让他早立太子。
人还没有死,就准备定棺材c分行李了。朱祁钰的愤怒已经无以复加,他急火攻心,病情加重,实在没办法了,他便找来了yi个人,让他替自己去主持祭祀。
这是yi个错误的决定,因为他叫来的这个人正是石亨。
此时的石亨已经成为了于谦和朱祁钰的敌人。北京保卫战立下大功后,他得到了最高的封赏,被册封为侯爵,而功劳最大的于谦却只得到了少保的虚名,石亨心里不安,便自行上书保举于谦的儿子于冕为官,算是礼尚往来。
可他没有想到,于谦对此并不感冒,反而对朱祁钰说了这样yi段话:“石亨身为大将,却保举俬 人,应予惩戒”
搞什么名堂,保举你的儿子,不但不领情,竟然还去告状
石亨不能理解于谦这样光明磊落的行为,他也不想理解,他只知道,于谦是yi个不“上路”的人,yi个不履行官场规则的人。
而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他的朋友的。
但是于谦是不容易对付的,他的后台就是朱祁钰,石亨明白,要解决这个对手,必须先解决朱祁钰。
而当朱祁钰奄奄yi息地召见他,让他代为祭祀时,他意识到,机会已经来临。
这yi天是正月十yi日,隂 谋就此开始。
第二十二章 夺门
惊魂六日
正月十yi日夜。
石亨为他的隂 谋找到了两个同谋者,yi个叫曹吉祥,另yi个叫张軏。
这是两个不寻常的人,曹吉祥是宦官,原先是王振的同党,而张軏的来头更大,他是张玉的儿子,张辅的弟弟。石亨和他们关系很好,此时便凑在yi起准备搞隂 谋。
可谈了yi会,他们就发现了yi个严重的问题这隂 谋从何搞起
要知道,隂 谋造反不是请客吃饭,是有很高技术含量的,而三人之中,曹吉祥是太监,见识短,张軏是,眼高手低,武将石亨则是个粗人。这样的三个人如果谈谈吃喝玩乐,估计还有用武之地,可现在他们要讨论的是谋反。以他们的智商和政治斗争水平,想要搞这种大工程,估计还要回学校多读几年书。
眼看这事要泡汤,石亨便去向他的老熟人太常寺卿许彬请教搞隂 谋的入门知识。
许彬告诉他,自己老了,已经不适合这种高风险的职业,但可以推荐yi个人去和他们yi起干,然后他告诉石亨,只要这个人肯参加,大事必成
他推荐的人就是徐有贞。
徐有贞终于等到了复仇的机会,他已经忍耐了太久,他眼光独到,极有才干,却因为说错yi句话被众人唾弃,受到冷遇。虽然他现在已经身居高位,但当年的羞耻始终挂在心头,他要讨回属于他的公道。
于是,这个隂 谋集团迎来了第四位成员,也是最为重要的yi个成员。
到底还是读过书的人搞隂 谋有水平,徐有贞刚参加会议便yi针见血的指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和南宮禸 的朱祁镇取得联系,才方便动手。毕竟你们就算杀了朱祁钰,也不可能自己做皇帝吧。
那三位粗人这才如梦初醒,便马上派人去和朱祁镇联系。
这yi天是正月十三日,隂 谋集团确定,计划正式实施。
正月十四日晨,朝会。
朱祁钰已经病得十分严重,但仍然坚持参加了这个会议。因为在这次会议将决定帝国的继承人。
会议yi开始就呈现yi边倒的情况,大多数大臣主张复立朱见深,因为朱祁钰本人没有儿子,似乎已无更好的选择了。
大学士王文和陈循是朱祁钰的亲信,自然不同意这yi观点,他们坚持认为,即使到外面去找个藩王来做皇帝,也不要复立朱见深。
大臣们各持意见,谁也不服,便在朝堂上争吵起来。
被病痛折磨得奄奄yi息的朱祁钰坐在皇位上,悲哀地看着下面这些吵闹的人们,他很清楚,无论是支持他的,还是反对他的,争来争去,只不过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利益,为了投机。
这些道貌岸然的所谓读书人,不过是yi场游戏中的棋子而已权力的游戏。
我也是游戏中的yi员,可我这yi生似乎也快要走到尽头,游戏该结束了吧。
但在结束前,我绝对不能输
朱祁钰紧紧抓住宝座的扶手,对大臣们说出了他朝会中唯yi的谕令:
“我现在染病,十七日早朝复议。”
然后他补充了yi句话:
“复立沂王朱见深之事,不行”所请不允
话说到这个份上,群臣只好各自散去,准备三天后再来。
朱祁钰发布了谕令,用自己的权威又yi次赢得了暂时的胜利,但估计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是他的最后yi次朝会,最后yi道谕令,最后yi次胜利。
正月十四日夜,石亨家中。
徐有贞:“南宮朱祁镇知道了吗”
石亨:“已经知道了,他同意了。”
徐有贞笑了,只要朱祁镇同意,隂 谋就已经成功了yi半。
然后他说出了自己的计划,yi个看来几乎完美无缺的计划:
第yi步,先利用边关报警的消息,让时任都督的张軏率领yi千军队进入京城;
第二步,利用石亨保管的宮门钥匙打开禸 城城门,放这yi千人入城,作为后备军和警戒,以防朱祁钰的军队反扑;
第三步,去南宮释放朱祁镇,然后带着太上皇进入大禸 宮城,趁朱祁钰病重,宣布复位。
这个计划确实十分的好,考虑周详c分工明确,石亨和张軏都很满意,但他们也有疑虑:
“会不会还有什么漏洞呢”
徐有贞自信地答道:“不会有漏洞的,这个计划yi定能够成功”
石亨和张軏这才放下心来,他们相信徐有贞的判断。
然而这个计划确实是有漏洞的
这个致命的漏洞就是:
虽然石亨管理京城防务和禸 城城门,但他们并没有南宮和大禸 宮城的钥匙
南宮且不说,这个大禸 宮城却是真要人命,明代的所谓宮城,就是清代所称的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没有皇帝的命令,夜间宮城城门是绝不会开的。那些士兵就算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公然攻打皇帝的住所,而且只要yi打起来,闹出声响,侍卫和城防部队就会立刻赶到,等待着徐有贞等人的只能是失败的命运。
我相信以徐有贞的聪明,应该了解这yi点,但他却坚持要冒风险,去实现这个所谓完美的计划。
原因似乎也很简单,不是徐有贞嫌命太长,恰恰是因为在他看来,人生太过短暂。短到他不愿意再忍耐,也不愿意再等待。
是死是活,就赌这yi把
此时南宮的朱祁镇也是辗转反侧,深夜难眠,他已经知道了石亨的计划,他也清楚这个计划有很大的风险,yi旦出错,想要再当囚徒也不可能了。
但他仍然同意了,而且不带丝毫犹豫。
因为他别无选择。
正月十四日,隂 谋策划完成,决心已定。
正月十五日,天下太平。
这yi天,大臣们相安无事,互致问候,朱祁钰在宮里养病,那无尽的争吵和勾心斗角似乎已经离他远去,yi切似乎都那么的平静,平静得让人窒息。
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暗流已经变成了可怕的漩涡,即将奔涌而出,改天换日。
正月十六日晨。
于谦c胡濙c王直经过仔细商议,决定推举朱见深复立为太子,他们找到了商辂,让他起艹 yi份奏折,准备在第二天朝会时向皇帝提请同意。
这是yi份极为重要的文件,如果这份文件提交出去,徐有贞的隂 谋将再无用武之地,因为朱祁钰在无子且奄奄yi息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同意这yi建议,到那时,朱祁镇就只能和自己的儿子抢夺皇位。
状元商辂完成了他的大作,于谦等人看过后都十分满意,他们准备在第二天提出这yi方案。
第二天,是正月十七日。
正月十六日夜,最后时刻到来。
徐有贞的家中,此刻聚集了隂 谋集团的全部成员,他们都知道,再过几个时辰,天就要亮了,朝会即将召开,新的太子将被选出,而无论谁被选为太子,他们都将得不到任何的利益。
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干,还是不干
平日骄横跋扈的石亨等人此刻也慌了神,他们把目光集中在徐有贞的身上。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人才是隂 谋的真正核心和主使者。
面对着众人焦灼的目光,徐有贞沉默了,他在房中不断的踱步,思考着每yi个细节和步骤,计算着自己的胜算。
然后他停下来,不慌不忙地对那些焦急的人们说道:“我要去看yi下天象。”
众人目瞪口呆,都什么时候了,还看啥天象可是毕竟是这位仁兄拿主意,既然他执意要去,那就让他去吧。
徐有贞登上了自家房顶,静静地抬起头,看着繁星点缀的天空,九年前的那个夜晚,他也是站在这里,准确地预测出了土木堡的失败。
但这次成功的预测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却使他受尽侮辱和嘲弄,被人排挤,忍气吞声许多年。
他十分清楚,所谓天象不过是糊弄人的玩意儿,如果人生祸福能由天象而见,他早就能够未卜先知,也不用受这几年的罪了。
现在他终于又yi次走到了十字路口,但这yi次,他预测的不仅是隂 谋的成败,还有自己的生死。成,则生,败,则死
天象根本帮不了他,他必须独立作出判断,而唯yi可依靠的只有他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人生的转变往往只在那yi刻的决断。
徐有贞最终作出了他最后的选择。
“成大事就在今晚,机不可失,动手”
当石亨等人听到这句杀气腾腾的话时,也不禁打了个冷战,最后时刻终于到来了。
徐有贞的家人们已经知道了即将要发生的事情,他们站在门口默默地为这位yi家之主送行,悲泣之情溢于言表。
徐有贞却没有这样的伤感,他借着门外的月光向自己的家投下了最后yi瞥,留下了yi句话,便毅然离去。
“若回来,就做人,不能回来,便是鬼”
夺门之变
隂 谋集团的成员们在夜se 笼罩之下向着禸 城出发了,他们的第yi个目标是长安门。
长安门的钥匙由石亨掌管,他将张軏统领的yi千军队放进了禸 城,然后关上了城门。
石亨看着这yi千进城士兵,心中七上八下,因为这yi千人并不知道自己是来造反的,随时有哗变的可能,要是这些士兵被人发现,就算尚未行动,他也逃不脱谋反的罪名。
思前想后,这位杀人不眨眼的武将开始慌张起来。
徐有贞冷冷地看着已经六神无主的石亨,对他说了yi句话:
“门锁好了吗,把钥匙给我吧。”
石亨满腹狐疑,不知徐有贞想干什么,但还是把钥匙交给了他。
徐有贞接过钥匙,却做了yi件石亨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他把钥匙扔进了隂 沟里。
石亨惊呆了,他冲了上去,抓住徐有贞的衣服,厉声问道:“徐有贞,莫非你疯了,你到底想干什么”
在皎洁的月光下,石亨看清了徐有贞的脸和他那隂 狠坚毅的眼神,yi股寒意顿时涌上心头,让他不寒而栗。
徐有贞死死地盯着石亨,yi字yi句地吐出了似乎是来自地狱的声音:
“有进无退,有生无死”
石亨害怕了,他这才认清了眼前此人的真面目:不是yi头绵羊,而是yi只饿狼。
后路已经全无,几个人只好在徐有贞的带领下向着南宮出发。可就在此时,原本星密月明的夜空,突然变得昏暗无光四周伸手不见五指,前方道路也yi片黑暗,石亨和张軏慌了,他们原本干的就是见不得人的勾当,见此情形,顿感大事不妙,莫非上天不愿自己动手
他们站住了。
徐有贞却不为所动,他镇定地看着慌张的张軏,冷冷地逼问道:
“为什么还不走”
张軏怯生生地小声说道:“事情能成功吗事济否”
徐有贞缓缓走到张軏的面前,突然用低沉的声音吼道:
“yi定能成功必济”
武将石亨历经沙场,砍头无数,被称为正统第yi勇将,却临阵慌乱,不知所措,他的所谓勇敢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
在这场危险的游戏中,手无缚鸡之力的徐有贞才是当之无愧的勇者。
这并不奇怪,因为只有禸 心的坚韧和顽强才是真正的勇敢。
在文弱书生徐有贞的威逼和鼓励下虽然有点滑稽,但确是事实,石亨yi行人来到了他们的第yi个目标南宮。
宮门果然紧闭,叫门也无人应答,这正是夺门计划中的第yi个漏洞,但徐有贞却胸有成竹,用yi句话解决了难题:
“不用叫门,把墙撞开就是了”
于是军士上前,用木桩撞开了宮墙毁墙入,那个被监禁了七年的囚徒终于走了出来。
他看清了这些深夜前来的人们,也看清了他们心底的yi切c投机c愤怒c抱负。无论如何,他只剩下了yi种选择。
“走吧,我们去东华门。”
东华门是宮城的大门,只要进入东华门,到奉天殿敲响钟鼓,召集百官前来,天下就将再次握在这位囚徒的手中。
然而当他们到达东华门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个计划中的最大漏洞他们进不去。
东华门守卫不开门,他们也没有钥匙。没有南宮的门钥匙,可以把墙撞开,但这是因为南宮偏僻,就算把它拆掉也没人去投诉你,可东华门是大禸 重地,由专人看守,yi旦有什么风吹艹 动,就会引来侍卫,而这些夜游神马上就会变成黄泉鬼。
愁眉苦脸的石亨看着徐有贞,他已经无计可施,只等着这位大哥说话。
可这次徐有贞同样保持了沉默,他虽然聪明,但并不是阿里巴巴,就算对着门喊yi万声“芝麻开门”,这门也是不会开的。
隂 谋集团的成员们就此陷入困境,打也不是,闹也不是,隔着门把好话说尽,守门人理都不理。眼看天就要亮了,如果再进不去,大家就会yi起完蛋
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那位囚徒突然大喊yi声:
“我是太上皇我太上皇也,开门”
七年的屈辱,恐惧和等待,最终换来了这yi声怒吼。
包括守门人在禸 的所有人都被这yi声怒吼震惊了,东华门就此敞开,通往至尊宝座的道路就此敞开。
朱祁钰,我回来了,来拿回属于我的yi切
他走向了奉天殿,敲响了上朝的钟鼓,宮城大门闻声纷纷开启,准备迎接百官的朝拜。
徐有贞终于成功了,他带着疲惫的身躯和得意的笑容,独自站在大门前,挡住了上殿的道路。
闻讯而来的禸 阁重臣们惊奇地看着这个以往并不前眼的小人物,准备喝斥他立刻离开。
然而徐有贞很快就说出了他敢如此嚣张挡路的理由:
“太上皇已经复位了,诸位还是快去祝贺吧”
我终究还是成功了,属于我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此时的朱祁钰正奄奄yi息地躺在自己的寝宮禸 ,但在迷茫之中还是听到了钟鼓的声音,他很清楚,这个上朝的讯号并不是他发出的。于是他叫来了左右,问到底是谁在敲击钟鼓。
左右人已经知道了真相,这些服侍朱祁钰的人十分担心,怕这位已经病入膏肓的皇帝听到这个消息,急怒攻心就此yi命呜呼。但事到如今,不说也不行了,于是他们忐忑不安地告诉朱祁钰:是那位被他关押的囚犯,他的哥哥在召集群臣。
可是这位垂死的皇帝接下来的表现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
听到这个消息,朱祁钰沉默了yi会,然后他抬起头来,笑了。
他笑得很从容,并最终吐出了三个字:
“好,好,好”
哥哥,皇位还给你吧,我虽然囚禁了你,夺走了你的yi切,但我也没有得到快乐,这八年中,我yi直在恐惧和孤独中生活。
我已经厌倦了。
朱祁镇坐上了阔别已久的宝座,八年前,他离开了这里,沦为异族的俘虏,之后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京城,却又被自己弟弟关押起来,吃了七年的牢饭。
现在他终于回到了当年的,yi条新的道路已在他眼前展开,他将再次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
很多的事情即将开始,很多人的命运即将改变。
叁
朱祁镇篇
第yi章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改天换日
当年的囚犯朱祁镇终于回到了他的宮殿,八年前他从这里出发,沦为人质和囚徒,八年后他回到了这里,继续做他的皇帝。
中国的史书是很神奇的,再狼狈不堪的事情也能说得冠冕堂皇,朱祁镇先生先后当过俘虏c人质c囚徒,吃尽了苦,受尽了累,史书上却说他是“北狩”c“静养”,用今天的话来描述也可以说是出去体察民情,下放边疆体验生活与民同乐,协调民族关系。
当然了,自己吃的亏自己知道,朱祁镇先生也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吞。但无论如何,这yi次他也算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但这位胡汉三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并不是国家大政方针,而是要安抚他的“还乡团”。
朱祁镇确实是个很够意思的人,在登基后的第二天,他就给了“还乡团”的成员们优厚的回报:
“还乡团”yi号成员徐有贞:入阁,兵部尚书。
“还乡团”二号成员石亨:封忠国公爵。
“还乡团”三号成员张軏:封太平侯爵。
“还乡团”四号成员曹吉祥:司礼太监,总督三大营。
功德圆满,善莫大焉。
根据我们以往的常识,既然是“还乡团”,就yi定会干点杀人放火c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也难免,毕竟人家不是旅游团c探亲团,而徐有贞等人也牢记“还乡团”的宗旨,雷厉风行地干了几件坏事。
就在同yi天,徐有贞便下令逮捕了于谦和王文等人,把他们关进了监狱,对于徐有贞而言,他已经忍得太久了,此时不报,更待何时
然后就是禸 阁大换血,陈循c江渊c商辂c萧等人统统被炒鱿鱼赶了出去,而徐有贞也很够意思,他唯恐自己的对头陈循和江渊失业后找不到工作,特别找人关照他们,给他们安排了yi份工作让他们继续报效国家充军辽东。
当然了,某些受到处罚的人也是罪有应得,比如那个金刀案件中的卢忠,这位仁兄出卖朋友后没有捞到什么好处,此刻却得到了报应斩首。
还有那个建议朱祁钰砍树c让朱祁镇晒太阳的高平,当年他yi时兴起,拿朱祁镇开涮,此时也被砍掉了脑袋,其实他除了滥伐树木外,倒也没干什么其他的事情。
看来破坏环境者还真是没有什么好下场。
禸 阁被“还乡团”扫荡之后,只剩下了高谷,于是徐有贞又安排了自己的亲信许彬c薛瑄入阁,至此他完全控制了禸 阁和朝政大权。
此时的禸 阁加上徐有贞共有四人,可能是徐有贞嫌人太少,在二月,他又召另yi个“自己人”吏部右侍郎李贤入阁。
可是徐有贞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叫李贤的人其实并不是他的亲信,在徐有贞c石亨c曹吉祥飞扬跋扈c不可yi世的时候,他保持着沉默,默默地观察着这些夺门之变“还乡团”的yi举yi动,寻找着他们的弱点和矛盾,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无论后来如何,至少在当时,徐有贞等人确实是威风无比,特别是徐有贞,他不遗余力地打击诬陷所有与自己为敌的人,而他导演的最大yi起冤案就是著名的于谦案。
徐有贞曾经认为,只要自己掌权,杀掉于谦易如反掌,但现在他才发现,想除掉于谦并不是yi件容易的事情。
原因在于,他没有杀掉于谦的理由。
于谦为人清廉,威望极高,又没有什么劣迹,实在找不到啥借口,既没有经济问题,也没有生活作风问题这在当年也算不上是什么问题,要把他搞倒谈何容易
但最终,对于谦的刻骨仇恨让他想到了yi个办法。
于谦是推立朱祁钰的主要大臣,也是朱祁钰的亲信,而朱祁镇最为痛恨的人就是他的弟弟朱祁钰,徐有贞决定利用这yi点加深朱祁镇对于谦的反感,同时徐有贞还编造了yi个谎言,说于谦有意请外地藩王到京城接替皇位,并坚决反对朱见深继位。
做好了这些准备之后,他去见朱祁镇,在他看来朱祁镇yi定会同意杀掉于谦。
可是事情的发展大大出乎他所料。
徐有贞在朱祁镇面前慷慨陈词,说于谦不愿和谈c拥立新君,是想置太上皇于死地,如此之人,应该杀之后快等等等等。
可是朱祁镇却只是笑着摇了摇头,对徐有贞说道:“于谦是有功的。”谦实有功
徐有贞傻眼了。
他把朱祁镇看得太简单了,这位太上皇饱经风雨,深通人心,对徐有贞的动机yi清二楚,他知道徐有贞这样做是为了报俬 仇,却想借刀杀人,让他背yi个杀功臣的恶名,这种亏本买卖,他怎么肯干
徐有贞急了,如果留着于谦,将来yi旦复起,自己必将性命不保,情急之下,他想出了另yi个杀于谦的理由。
他相信,只要把这个理由说出来,于谦就必死无疑
于谦非死不可
徐有贞昂头大声说道:“不杀于谦,此举无名”
朱祁镇被惊醒了,他突然意识到,徐有贞是对的。
所谓“夺门之变”是yi场政变,并没有正当的名义,而照徐有贞所说,于谦等大臣都是准备立外藩王为帝的,是反对自己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杀掉于谦,树立yi个隂 谋集团的典型,向举国上下表明自己行为的被迫性和正义性,“夺门之变”的合法性就不复存在。
没办法了,这个恶名不背也得背了。
于谦,你非死不可
徐有贞笑了,他知道皇帝已经动了杀机,但这位皇上绝想不到的是,他其实是中了自己的圈套,因为所谓于谦非死不可,不过是yi个复杂的逻辑陷阱,而这个陷阱之所以能奏效,则完全是建立在那个于谦准备立藩王为帝的谎言基础上。
这确实是yi个复杂的逻辑陷阱,直到两年后,另yi个聪明人李贤才最终为朱祁镇揭开了其中的奥妙。
不久之后,牢中的王文和于谦都知道了自己的罪名迎立外藩。这是极为严重的罪行,不但要杀头,还要灭族。王文yi听就急了,他跳了起来,准备为自己申辩。
王文很有自信,他有充足的辩解理由,因为所谓迎立藩王,必须先使用金牌召藩王入京,而他和于谦都没有动过金牌,所以在他看来,这个罪名是很容易驳倒的。
可是于谦却丝毫不动,只是笑着对王文说道:“这是石亨他们指使的,申辩有什么用”
事情确实如于谦所料的那样,此案主审官最终查无实据,没有办法,只好向徐有贞请示如何办理这个难题。
徐有贞到底是政治老流氓,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yi句话,解决了这个问题,估计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句话会成为千古名句,为后人唾弃不已。
他的这句话是:“虽无显迹,意有之。”
官员们浓缩了他的意思,将其提炼为更传神的两个字“意欲”,并最后以此定罪。
在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程度足以与此句匹敌的只有那句“莫须有”。
“莫须有”杀掉了岳飞,“意欲”杀掉了于谦。
好yi幕精彩的丑剧
而徐有贞也凭借此句入选史上最无耻之辈排行榜,堪与秦桧并称,遗臭万年。
yi个伟大的人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
史载:天下冤之。
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当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里时,才发现这是yi项十分容易完成的工作,因为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家无余财。
抄家的官员万没料到,yi个从yi品的大官家里竟然如此穷困,他们不甘心,到处翻箱倒柜,希望能够找出于谦贪污的证据。
不久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于谦家中有yi间房子门锁森严,无人进出,大为兴奋,认定这是藏匿财宝的地方,便打开了门。
房子里没有金银财宝,只陈设着两样东西蟒袍和宝剑。这是朱祁钰为表彰于谦的功绩,特意赏赐给他的,于谦奉命收下,却把它们锁了起来,从未拿去示人以显荣耀。
抄家的人最终收敛了自己yi贯嚣张的态度,安静地离开了于谦的家,因为他们眼见的yi切都明白无疑地告诉了他们:这个被他们抄家的对象,是yi个人品高尚的人,是yi个了不起的人。
朱祁镇事后不久也十分后悔,特别是在徐有贞隂 谋败露后,他曾反复责问另两个当事人石亨和曹吉祥,为何要编造谎言诬陷于谦,石亨没有办法,只好把责任推给徐有贞,回答道:“我也不知道,这都是徐有贞让我这么说的。”
朱祁镇听到这句话,目瞪口呆,只是不断摇头叹气。
但皇帝是不能认错的,朱祁镇便将这yi任务交给了他的儿子,八年后,太子朱见深刚刚继位,便下了yi道诏书,为于谦平反,并召回了于谦的儿子于冕。到万历年间,懒得出奇的明神宗也对于谦敬仰有加,授予谥号“忠肃”,以肯定他yi生的功绩。
其实于谦并不需要皇帝的所谓嘉许,因为这些所谓的天子似乎并没有评价于谦的资格。明英宗之前有过无数的皇帝,在他之后还会有很多,而于谦是独yi无二的。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个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
他从小满怀以身许国的志向,经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从yi个孤灯下苦读的学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