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43节
作者:柔桡轻曼书名: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更新时间:2023/04/26 09:08字数:1782
白姨娘儿媳更是深得白姨娘真传,训斥说她做的吃食不干净有石子,她就闷着头道歉,但下次依旧难吃。
最近他们大房都是去外头买朝食暮食回来吃。
闻蕴灵也跟着蹙了下眉头,她也觉得不如买几个奴仆回,三房洗衣裳都洗不干净。
……
白姨娘那边,她并没有派人去打听桂姨娘,就怕暴露出什么来。
倒是两个孙子总往外跑,也去过桂花巷几趟,还瞧见过桂姨娘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也没咳嗽了,气se 比在闻家时好多了。
两孩子已经知道桂姨娘是得了痨病才被祖父逼着离开闻家的。
白姨娘听了后,就拍拍两个小孙的肩膀,“成哥儿功哥儿莫要跟你们祖父祖母说,只当做不知,许是你们的桂姨婆痨病不严重,养些日子就好多了。”
两个孩子都是半大小子,都不喜大房二房,更加不喜偏心的祖父祖母,自然什么都不会跟那边说。
孟氏平日里更是个闷葫芦,决计不打听有的没的事儿。
闻顺成跟闻顺功最近也在外面赚银钱,他们不会干别的,去码头搬货都没人要,嫌他们半大孩子使不上劲。
两个都已经十一二三岁,拍花子的也不会拍他们,所以两人就往县城外头跑,看见小沟渠小池塘小河流这种地方就去摸,摸到不少黄鳝鱼,就回来镇上卖,其实闻顺成还想把黄鳝鱼卖给四嫂,因为四嫂就是做鱼的,但他不敢上门打扰,就把黄鳝鱼给卖给了别的酒楼食肆。
有时候收获不错,两人一天还能摸上几十文钱。
赚到的钱也多被他们买肉包子偷偷带回三房给家人改善伙食,剩余的就自己存些。
白姨娘从两个孙子口中知晓桂姨娘很好,倒也安心下来。
……
又过了几日,不管是闻家还是裴家,亦或者是西南这边的所有人家,都有些不安起来。
因为从北方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北方出了雪灾,把房屋都压塌了,死了不少人,还冻死了不少人,到现在北边都还在大雪,恐怕连农作物都不能及时播种,没法播种秋收时就没有农作物收获,到时候又得闹饥荒,闹饥荒的话最为恐怕,会饿死很多人的。
还说北方那边有不少百姓都已经开始逃荒了。
许沁玉听见这消息,心里怪不是滋味,煮鱼丸时都有些闷闷不乐,也不跟四哥说话。
最后快煮好时,才自言自语说,“要是有红薯土豆这些农作物就好了。”
古时候容易天灾,只要有天灾就容易没收成,没了收成自然会饿死许多人。
红薯土豆这种亩产量可以达到几千斤的农作物,比普通农作物产量高上十倍,也不挑土,容易成活,北方一年收获一次,南方就能收获两次,既可以当菜也可以当主粮,就算有天灾,有这些,起码不会饿死人。
只要人不死,总可以慢慢来的。
许沁玉知道她也只是说说,她没办法去找到这些农作物。
她唯一会的也只是做吃的。
其实这里已经有跟其他国家的一些贸易往来,像是其他一些菜好像就是其他国家传来的,还有胡椒这种香料,也是从别的国家运回来的。
但大概一直没过海,所以土豆红薯这些农作物就没有。
裴危玄听玉娘嘀嘀咕咕的,问道:“玉娘说的红薯土豆为何物?”
许沁玉抬头看了四哥一眼,提着心胡编了个缘由,“只是从一本孤本的游记里瞧见的,说是好像是海外有些农作物,亩产量可以达到几千斤,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四哥,你说要是真有这种农作物,是不是就算有灾年,但也不至于饿死人。”
裴危玄没有说话,只是深深的看了玉娘一眼。
他知道没有这样的游记,所以玉娘生长生活的地方,就算有灾年也不会有人饿死吗?
要漂洋过海就能寻到这样的农作物吗?
“玉娘可记得游记上那些农作物长什么模样?”
许沁玉点点头,“记得。”
她并未当回事,也没多想,就随意把红薯土豆的外貌描述给四哥听,还有其他的一些农作物。
裴危玄把这些一一记在心底。
又过了两日,裴危玄去了山里一趟,把白玉给放生了。
许沁玉有点不舍,但觉得白玉还是更适合待在深山,这种闹市,等白玉长大,吓着人,就怕官衙的官差会上门打杀了巨蟒。
这天夜里,万籁俱寂,裴危玄正熟睡着,窗牖外响起了很轻很短促的三声鸟叫。
听见这三声短促鸟叫,裴危玄睁开眼。
第40章
这三声鸟叫像是田间屋檐上最普通的麻雀叫声, 换做其他人也只以为是普通鸟儿的叫声,裴危玄却能听见细微差别,并不是鸟叫,而是人伪装出来的鸟叫, 他睁开眼, 披上衣衫, 趿拉上布鞋走到窗牖边,推开窗牖,果真瞧见窗牖下方蹲着个人影。
那人影见窗牖打开, 抬起头来低声喊了句,“小主子。”
外面月光照在人影身上。
裴危玄认出他是大兄身边的黑甲侍卫的侍卫长霍叶, 是大兄最信任的人,年岁同大兄相当,身高外貌都比较普通。
黑甲侍卫既是大兄的侍卫亦是暗卫,就连伏太后都不知黑甲侍卫的存在, 当初大兄出事, 黑甲侍卫并不在京城。
后来宮变,霍叶得知,再赶去京城已经来不及,大兄已经被伏太后跟新帝当场斩杀。
霍叶还在回京路上时就收到大兄飞鸽传书, 知晓先帝其实已经写下立大兄为太子的诏书,但一切都未来及的昭告天下, 大兄出事。
霍叶带黑甲侍卫回到京城时,裴家一脉已被流放, 霍叶还要留在京城寻先帝立下的诏书。
宮禸 守卫森严, 但宮禸 自然还有大兄的人。
霍叶与宮禸 的人里应外合, 让宮禸 的人去寻诏书, 却也不小心暴露踪迹被伏太后诛杀。
那封诏书,现在都还未被找出。
霍叶跟黑甲侍卫在京城逗留一段时日,诏书无法寻到,伏太后也在寻那封诏书,也同样寻不到,不知被先帝藏在何处,加上朝堂之上言官上书,指责伏太后跟新帝流放皇家血脉跟皇后,闹得厉害,所以伏太后跟新帝现在也是焦头烂额的。
无法寻到诏书,霍叶也只能先来找小主子。
霍叶知道主子已经没了,但让他们继续跟随小主子。
他当初只带了一部分人回京,还有一部分的人马分散各处,现在也都来到边陲汇合。
霍叶低声说完这些,又补上一句。
“小主子,你该离开了。”
裴危玄恩了声。
伏太后不可能留他们性命的。
流放路上没动手也不过是那时动手太过明显招摇,会让朝堂上百官起了反心,也会让天下所有人不耻。
他不可能一辈子留在边陲做个普通的罪臣庶民,为了家人,他都得接替大兄起势。
不然等伏太后跟新帝稳了朝堂上的势力,最先想到的就是置他们于死地的,不管是他,还是家人还是玉娘,一个都逃不掉的。
裴危玄恩了声,“你在镇外的竹林等着,待天亮后我同家人说过后便去竹林寻你。”
霍叶想了想,忍不住问,“小主子,可要先回京去找诏书?”
这样也能更加名正言顺的讨伐伏贵妃和新帝。
“不可。”裴危玄站在窗牖边,隐约可以瞧见远处的山脉,满是缭绕山雾,他慢慢说着,“诏书之事先不急,我知诏书被父皇藏在何处,伏太后同新帝也在寻这封诏书想着毁掉诏书掩盖他们的恶性,若回京找到诏书,伏贵妃和新帝会狗急跳墙。”会不管不顾血洗朝堂,也会派人直接来边陲把裴家人杀尽。
只要诏书一日没找到,伏太后跟新帝至少还会顾忌朝堂上的百官,而不会选择狗急跳墙来斩艹 除根。
诏书之事现在昭告天下,对他而言,并无半分好处,所以诏书之事的确不用急的。
等时候到了,诏书自会到他手中的。
就算是现在,他想拿到诏书,也不是难事。
霍叶也瞬间想得明白。
但不寻诏书,那现在要干什么?
就凭黑甲侍卫也只有几百人,想要起势谈何容易?
他也忍不住问出心中所想。
却听小主子突然问他一句,“大兄可给你们留有银钱?”
霍叶知道小主子口中的银钱不是百两千两万两,而是起势所需的庞大数额。
霍叶道:“没。”
他们这些黑甲侍卫也穷,别说千两万两,他现在身上都掏不出十两银子,有些黑甲侍卫都跑去运河两边的山脉当起了水匪,当然,也不杀人,也不乱抢,就是抢一些比较黑心的商船的货,官船的话,他们暂时不敢抢。
裴危玄看了眼霍叶潦艹 的模样,心中了然。
他道:“你先去吧,吃过朝食我会同你汇合。”
霍叶点头离开。
等人离开,裴危玄也未睡,他站在窗牖边许久,直到外头堂屋传来轻轻地脚步声,是玉娘醒了。
许沁玉已经起了,在床上发怔了小会,昨天夜里她睡得并不安稳,还梦见自己跟裴家人不知怎么也成了北方那些灾民,一路逃荒,路上凄惨,她空有一身厨艺却无任何用武之处,全家人都挨冻挨饿。
发呆了一小会儿,许沁玉才穿好衣裳下了床过去厨房准备卤肥肠。
她刚进厨房,还没把灶火烧起来,就听见脚步声,抬头一看,果然是四哥。
许沁玉笑眯眯的,“四哥,早。”
裴危玄点点头,过去灶台边熟练的用火折子烧了柴。
等灶火烧起来,裴危玄又去把打水把水缸灌满,柴火也都劈了。
院子里能做的活儿都做完后,他才回到厨房灶台边,大锅里的卤肥肠已经咕噜咕噜起来,冒着香气。
裴危玄突然开口,“玉娘,吃过朝食我便要离开了。”
“离开?”许沁玉还愣了下,“四哥要去哪?出门买药吗?”
她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裴危玄没有回玉娘的话,他只是深深的望了她一眼。
他不想骗她,可这件事情他亦不能对她说实话,也不能对娘说实话。
他必须编个缘由骗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