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门四姓 第72章

作者:自自在在书名:穿越之一门四姓更新时间:2023/03/09 20:47字数:1601

  

71-所谓稠缪

刘夫人出身蔡家,闺名青青。

蔡家原先也做过不小的官,但后来没落了,无奈之下从商,不过一直秉承诗书传家的家训,倒是比一般的商户多了几分风骨。

蔡青青父亲的情况跟陈家老爷子有些像,只得了三个女儿,虽纳了几个妾室,但皆是无所出。

最后蔡老爷索性想开了,好好培养三个女儿也是正经事。

还别说,经过他的用心培养,三个女儿都嫁的不错。

长女和次女都嫁进了官家,小女儿青青也依约嫁给了皇商刘家的嫡孙。

刘老爷和夫人自幼相识,他又两世为人,感情自然比一般的夫妻要好的多。

所以他们脱离刘家本家的时候,两口子就说,若是有了孩子,过继一个给蔡家。

当初刘老爷想着,这辈子小心小心再小心,总不至于让夫人再在生产的时候出事儿吧。

结果,天意难违。

刘夫人小心翼翼了九个月,结果生女儿若兰的时候还是难产。

虽然最后大小平安,但之后再也没有怀上。

这过继孩子的事儿自然也就没再提起。

而她两个姐妹也都只得一个儿子,所以至今蔡家还是没有人后继香火。

所以刚才一听说沈伯谦愿意过继孩子给刘家,给陈家,她也起了心思。

自己女儿的孩子过继到蔡家,那不是跟自己的一样吗?

既然沈伯谦都把孩子定出去两个了,也不差多这一个,当下她就打定主意,回去跟刘老爷说说,让他再跟沈伯谦提一提。

一想今后刘家、蔡家都后继有人,刘夫人心里就觉得舒服。

看着和的醉醺醺的刘老爷也顺眼多了。

二人喝了刘夫人送来的醒酒汤,被刘管家叫人搀着去休息了。

沈伯谦在刘家歇了一夜,早上起来还以为睡错地方了。

来到这里很快就三年了,可还是第一次喝醉。

幸亏是在外头,不然在家喝醉,肯定要被姥爷骂的,这里的规矩虽然说守孝不禁酒肉,但醉成这样还是不太好。

洗漱过后,刘管家亲自来请他去吃早餐。

沈伯谦明显的感觉到,刘管家对自己的态度有些不同,喜欢,但又不同于以往那种喜欢,似乎还多了一份的亲热和慈爱。

就像是在看一个亲人后辈似的。

瞬间他就明白了,这肯定是因为昨天他求亲的事儿。

过了一夜,再想起自己这个决定,沈伯谦依然觉得明智至极。

从现代社会来的他,对于爱情并不迷恋,谈过恋爱,但真要说刻骨铭心,还真是没有。

所以,能在这样的时代中,找一个志趣相投的人做终身伴侣,挺好的。

只是,这事儿现在还不能放到明面上说,他还没出孝呢。

所以早饭的时候,他又跟刘老爷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他跟刘若兰的婚事暂且就先口头顶下。

至于其他人,他先不说。

一是他还在孝期,提这个不管对他还是刘小姐都不好。

还有就是,他还想借着孝期满之前这段时间,给家里人好好洗洗脑,让他们更容易接受今后作为他妻子的刘若兰。

毕竟,他对认可刘若兰出去做生意这件事没有任何困难,但别人却未必如此。

甚至不少人会觉得这样的女人离经叛道。

到时候,质疑、为难、叱责、甚至冷暴力都可能会有,但所有这些都是他绝对不允许的。

妻子是要跟他相守一生的人,也许他们之间不一定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但他也决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自己的妻子。

但现在他担心的是,未来最可能让妻子伤心的也许正是这个身体的亲人。

尤其是几位长辈,所以有些事必须先做准备。

人家嫁给他,起码,他要确保,第一她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第二不会被人,起码不会被身边的人带着有se 眼镜看待。

因为,一个人在强大,归根到底还是群居生物。

被人排挤和被人喜欢相比,后者总是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

这样对未来的孩子也好。

想到这里,沈伯谦不由得在心里为自己点了个赞,我真是我孩子的亲爸爸。

但具体怎么做,他还没有具体的计划,反正还有些时间,一步步来。

先回去找几个同盟。

杨风肯定算一个,封老头也可以,江七勉强。

不过要是我替他去点拨一下谭四,他估计还是能派上点儿用场的。

虽然计划没有,但方向是确定的。

一句话,搞封建迷信。

一想到这个,沈伯谦心里就忍不住快速的盘算起来。

不过,等等,也不用这么着急,这些还是等回家在想,先道个别吧。

昨晚刘老爷拉着沈伯谦喝酒,一是高兴,二也是想灌醉了他。

目的当然是问话,俗话说的好,酒后吐真言嘛。

结果刘老爷还是很满意的,不愧是星行大师看重的人,到底不同俗流,光是这份心胸就少有。

自家兰儿总算不用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了。

这么一想,刘老爷越看沈伯谦是越顺眼,简直恨不得明天就办婚事,后天就抱孙子。

而刘夫人则想的更细致些。

按自家老爷说得,上辈子星行大师给批的命,女儿这辈子要想平安,就得去外头闯荡。

困在后院必是不得善终。

所以他们夫妇才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小就让女儿当成男孩儿养。

学的也不是针织女工,而是生意往来。

到底女儿顺顺当当的过了十五,但问题也跟着来了。

女儿的婚事可怎么办?不能当老姑娘吧。

也是他们老爷善有善报,当初顺手救了伯谦,如今不但生意越做越大,女儿的归宿也有了着落,但她还是担心。

虽然沈伯谦的话句句说到她心坎儿上,对亲事有诚意,对女儿也确实真情实意。

可女儿毕竟跟一般的女孩家不同。

这么些年东奔西走的跑着做生意,以后还要出去闯荡。

就算是伯谦不在乎,他爹娘又不在了,但还有他外祖一家呢。

万一他们不喜欢女儿怎么办,万一他们不许女儿接管刘家的生意呢?万一要女儿在沈家相夫教子呢。

女儿不出去做生意这不算什么,但星行大师给批的命万一应验了,那可怎么办?

一想到这些,刘夫人就脑门儿疼。

这出去不行,在家也不行,以后真成了亲,小两口的日子可怎么过才好?

可一看自家老爷乐呵呵的样子,她气就不打一处来。

就不知道动动脑子,傻蛋似的。

这么多年要不是有上辈子星行大师给的指点,他们一家还不知道去哪儿了呢。

从小就不喜欢动脑子,不过也就是这点儿她最喜欢。

省心,放心,也安心。

可,女儿怎么办?这些事情光担心是没用的,还是早作打算的好。

可怎么做,做什么,刘夫人心里也没底。

但到底还记得送了沈伯谦两套她亲自挑选的素se 衣裳,正合他穿。

而且,夫妻二人也并没有因为女儿的身份被拆穿而故意的禁止他们俩见面。

夫妻二人都不约而同的觉得应该让他们多接触接触。

沈伯谦简直要说声“哈利路亚”,这么开明的岳家可也不好找。

就是嘛,若兰反正也还要管着刘家的生意,难道以后都不见面吗?没这个必要嘛。

这样多好,跟原来一样。

刘若兰虽没怎么说话,但神态还是很自然大方的,毫无扭捏的感觉。

果然大气啊,沈伯谦不由在心里赞了一句。

可他不知道,刘若兰这些年在外头跟人谈生意,早就练就了一身输人不输阵的本事。

心里一团乱麻,面上仍旧可以云淡风轻......

几个人正说着,杨风赶着车到了刘家门口,当然是来接沈伯谦的。

沈伯谦也没再耽搁时间,道了声“告辞”便上了车。

不过倒没有直接出城,反正都来了,顺便逛逛,再买些东西回去。

刚逛了一会儿,杨风肚子就开始叫了。

“你出来没吃饭?”沈伯谦诧异的问道,一般不会啊。

杨风赶紧摇头,说是吃了,但,又饿了。

沈伯谦顿时了然,也对,自从去年杨风开始长个子,一天吃八顿都不嫌多,江七老笑他是一个人顶全家。

清水县他如今很熟,不一会儿就到了家不错的小饭馆,他记得杨风喜欢这家的面。

果然,一进门,杨风就喊了一句“老板,两碗招牌面。”

说完才想起来沈伯谦,缩了缩头不好意思的问道:“伯谦哥,你要不要再吃点儿?”

“不用了,刘家不会饿着我的,自己吃吧。”说着沈伯谦拉了条凳子坐下。

这家店卖的东西不多,最出名的就是面条,筋道的面条配上浇头,杨风几口就下去半碗。

不过这并不是他来这家的唯一理由。

他记得这家店的老板娘是个寡妇,还是带着个拖油瓶嫁给这家老板的。

上次来的时候人多,同桌的几个人正好在八卦,说这老板娘虽然是个寡妇,可就是旺夫。

她原来那个男人本来也是好好的,可挣了钱打老婆,结果自己掉沟里淹死了。

这可不是找死吗?听说这老板娘可是个福运人,对她好就能发,对她不好就倒霉。

你看,前头那个一死,她改了嫁,这才多久,这件店面就又扩了一间房。

听说,就连老板的那个爱挑三拣四的寡妇老娘都不会对她说句重话。

这谁也不会跟家里的福星过不去呀。

这事儿当时听了也就听了,沈伯谦并未放在心上。

可刚才想到如何帮刘若兰先在沈家树立起好感的时候,他不由想到这家人。

过来,一是杨风爱吃这里的面,二是他也趁着这个环境,好好想想接下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