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厨农女:王爷缠上来 第254章鼻孔看人
作者:张家暖妞书名:神厨农女:王爷缠上来更新时间:2023/01/31 02:41字数:1069
第254章 鼻孔看人
他目光隂 狠的瞪着杨花儿姐弟几人,“做个饭都这么难吃,这是喂猪的吗?
一点味道都没有,一点油也没有。
我不吃了。”
他起身,恨恨的走了。
“四儿。”杨老太连忙放下碗筷,急急的追了过去,在门口好生的劝着,“四儿,你多少吃一些,这不吃怎么行呢?一个晚上时间这么长,就不吃肚子饿呀。”
“比猪吃的还差,你要我吃什么?
娘,你闻一下后院传来的香味。
人家那才叫饭菜,为什么我们要吃猪食?”
杨老太太搓着手,狠狠的跺了跺脚,“那就是一群白眼狼,我们跟他没得比。
前些日子,家里的银子都用在你身上了。
我倒是想给你割几斤肉,炒着给你吃,可是没银子啊。”
杨念祖出的那种事。
杨老太夫妇俬 下商量过,也交代过家里人,一定不能提及这事。
眼下她一着急,不小心说起了这事。
说完之后,她才惊觉自己说漏了嘴。
她看着杨念祖脸se 变了几变。
连忙拉着他的衣袖。
“四儿,娘说错话了,你别在意。”
“我就知道,你们都在怪我,怪我上次花光了你们所有的积蓄。
在这个家里我就是个废物。”
“不不不!娘没有这个意思,四儿你别想多了。你可是个读书人,你怎么会是废物呢?
回头到了镇上,你就是去做一个账房先生,那也是绰绰有余的。
咱们又何必紧盯着那个科举的事情呢?
就算参加了科举,那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中的,那些人还不是白高兴一场。
我家四儿,人又聪明,长得又好看,怎么会没有一个好出路?
你别多想了。
你爹说了,这行行出状元,就算不能参加科举,就凭你的才识,也定不会窝在这村里,干一些田地的农活。”
“可是眼下我连种田都种不了,什么账房先生,什么行行出状元?
我不是废物,我是什么?”
杨念祖越说越生气,怒气冲冲的出了家门。
杨老太跺跺脚,一脸无奈。
她回到堂屋里。
二房子一家人抬头看着她,惴惴然,心有余悸,一脸的害怕。
杨老太看着桌面上的东西,走到桌前,端起杨念祖的那碗面糊糊,就直接泼在了杨花儿的脸上。
“废物!养你这么大有什么用,就知道成天跟家里作对。就是做一顿饭,也做成了猪食一样给谁吃呢?
你就是骂我们这些人都是猪,对不对?
气死我了!”
杨老太气呼呼的出去了,在院子里抄了一条棍子,又进来了。
杨老二连忙将杨花儿护在身后,焦急的道:“娘,咱们哪天不是吃这些,娘为什么今天就发这么大火呢?
就因为四弟一声不好吃,娘就要把我们几个都打死不成?
娘,家里过得是什么日子,你该知道。
有这些吃已经是很好了。”
“老二,你也要气我吗?”
“不!娘,我不是要气你,我说的是实话。
幸好面糊已经不那么烫了,不然的话,你泼在孩子脸上,这孩子的脸,不就毁了吗?”
杨老二心里也十分的不高兴。
他的闺女就不是人了吗?
“我就毁了她的脸,又怎么样?她还要脸吗?这个家被她搅得乌烟瘴气的。”
杨老太越说越生气,举着棍子就要捶下去。
“我打死你。死丫头,你给我站出来,老二你让开,你今天又不让开的话,我连你一起打。”
“娘,那你就连我一起打吧。”
杨老二哽了哽脖子,“把我打伤了,田地里的活也不用干了。”
杨老太举起的棍子,生生的停了下来。
杨老头抢过她手中的棍子,直接往外丢。哐当一声,像是有石头砸在了每个人的心里一样。
杨老头怒气冲冲的瞪着他们这些人。
“能不能不要闹了?一天到晚的闹,有意思吗?现在你看我还敢出家门吗?到了村里,我这脸面往哪里搁?
我瞧着咱们家就像戏台一样,隔三差五的给村里人演戏呢。
你们这些人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谁再给我闹,我就轰谁出家门。”
说完,他坐了下来,虎目一瞪。
“全部坐下来给我吃饭。”
杨珠儿取出手绢递给杨花儿,“姐,我帮你擦擦。”
杨花儿摇摇头,“不用了,我回屋去洗洗,换一身衣服。你们吃吧,我就不吃了。”
……
杨家后院热闹闹的,杨老大一家,杨大成一家,还有杨若初他们,两个桌子并在一起。
菜虽不多,但是也se 香味俱全。
杨若初下山时,从系统里取了几斤新鲜的野猪肉,带过来,正好炒的炒,打汤的打汤。
大家吃得有滋有味。
杨花儿躺在床上,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个家不能呆了。
尤其是杨念祖回来之后。
再这么下去,他们姐弟几人,只会越过越苦。
她爹倒是强势了一些,可她那个墙头艹 ,毫无主见的娘亲,她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吃过晚饭,穆如风一家三口摸着黑上了山,回家照料家里的野猪,还有鸡鸭鹅那些。
第二天一早又匆匆下山,来到村里,继续编竹网。
昨天晚上,杨老大一家四口,一直编到了天快亮,他们下去的时候,院子里已经堆了很多竹网。
白天,柳氏母女几人,还有魏氏在家里编竹网.
男人们都去石子山那边,铺上稻艹 ,再按着杨若初的方法把竹网固定在上面。
这样忙了三天,这才把那一片光溜溜的石子山给网住了。
柳氏站在山下,抬头往上看。
“若初,这样真有用吗?”
“娘,你放心,一定有用的。”
“这样就好,我也们也不用担心,泥石滑下来,把房子给压倒了。”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
下了半个月才放晴。
这天,魏氏上山,闲聊时,神秘兮兮的说起了村里的八卦事。
“若初,我知道你不爱听那些乱七八糟的八卦事,但是这事你得知道。”
“怎么了?”
“那杨念祖不是回到村里了吗?这平时碍着脸面,大门不出小门不迈的。
杨家对外说,他是在家里苦读,可夜里出了门,倒是干起了一些偷鸡摸狗的事。”
魏氏说着,忍不住的渍渍几声。
满是讽刺。
“这读书人长得人模狗样的,做些事情出来倒是上不得台面。
这人啊就算真能中举,那也不是一个好官。
幸好,他连参加科技的机会都没有。否则,以后他们一家不得用鼻孔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