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三雕 第6章:蔡中郎
作者:韩咏明书名:一箭三雕更新时间:2022/08/04 09:00字数:1618
蔡中郎何许人也,怎么会让这个功成名就,威震天下的曹艹 如此敬重?
蔡中郎呀,字伯喈,姓蔡,单名一个邕,他就出生在这个蔡家庄的一户书香富绅之家。
蔡邕是蔡叔度的后裔。
蔡叔度是周武王的五弟,原姓姬,周武王灭商后,大封同姓诸侯于各地,便将自己的五弟叔度封于蔡国监管商朝的遗民。武王驾鹤后,他年幼的儿子继位,是周成王,叔度因不满周公旦替周成王摄政,便联合自己的六弟霍叔处,也就是霍国侯,和四哥管叔鲜,也就是管国侯——他们弟兄三人勾结前商太子武庚和东夷人进行叛乱,但很快就被周公平定,武庚和管叔鲜被处死,霍叔处被降为庶人,蔡叔度被流放,后死于流放地。
蔡叔度的儿子仲,不仅能认识到父亲的过错,还不与之同流合污,并遵守周文王德训,与人为善,周公听说后便派他到鲁国辅佐自己的儿子伯禽,由于蔡仲政绩卓著,周公奏请周成王改封蔡仲于蔡国,以奉父亲叔度之祀。
到了春秋初年,蔡灵侯晚年,蔡国被楚国给灭了;三年后,楚国允许蔡灵侯的儿子庐恢复蔡国,庐也成为蔡平侯。从此,蔡国成了楚国的附属国,处处听命于楚国。
到了蔡昭侯执政,他不甘被楚国控制,便与诸侯会盟伐楚,又因拒绝晋将索贿,晋国不发兵。可伐楚的战书已下,无奈之下,蔡昭侯举国迁徙州来,去投靠吴国。
可是,举国迁徙,有愿意迁的,也有留恋故土不愿意迁的——大部份国人都不愿意迁徙到州来去,时称蔡人皆怨。
不愿意随蔡昭侯迁徙去州来的蔡人,因摄于楚国的强兵,也没有全部留在故土上,而是纷纷另迁。
当时,蔡氏公族之中有一名叫蔡朗的蔡人,举家迁到尉氏圉乡的蔡家庄,从此,他的子孙后代,便居住在这蔡家庄。
蔡邕,便是蔡朗的后代子孙。
蔡邕的祖父名蔡携,携生二子,长子蔡棱,次子蔡质。蔡邕便是蔡棱的儿子。蔡邕的父亲因学问和琴艺太精通,经乡里清议后,举为名士,再经察举,终为孝廉,可他看到仕途难险,官场黑暗,不重名利的他,拒绝出仕做官,最终选择在离蔡家庄几里外的圉村学馆传经布道,讲学授徒。
蔡邕的叔父名蔡质,他被举为孝廉后,从长令、长丞做起,最终入迁朝廷,任专门负责统率守卫京城的卫戍部队总领——卫尉,为朝廷九卿之一。
由于家境富足,蔡邕自幼跟随叔叔在京城,师从重臣胡广,十多岁就好辞章,通音律,善鼓琴,深于经术,通晓天文地理,又有一手好书法。
后来,因为父亲离世,母亲染恙,少年博学的蔡邕便回乡侍母,随后娶当地富户之女赵五娘为妻。
古有遗风:百善孝为先。
可民有俗语:床前未有百日孝。
蔡邕安于乡间的宁静,本欲像父亲一样,隐乡著述,传经布道,授徒讲学,夫妻齐眉,儿女绕膝,终此一生,可他一不小心,又因孝道而名声远播。
孝,乃国之遗风,应人人尊尚,更何况,这孝,乃人之禸 心自发,天地皆不能阻之,何独蔡邕的孝道就闻名远近呢?
原来,蔡邕的母亲卧病三年,蔡邕是日夜守之,寒暑如一,三年未解襟带,专寝于母亲卧榻前,一直到母亲病卒。他又于母亲坟冢侧旁,砌一房屋,日夜为母守丧,周围虽无二人,但蔡邕的举止就像母亲在世时一样有礼有节。
也可能是蔡邕的孝道感动了上天,他守丧的房屋周围,生长出来的菟丝,突然与异根艹 木,枝叶合生,并结连理,且茂盛异常,成为当地一奇景,远近村民惊奇,争相观看。
因为异根艹 木,枝干连生,世人皆以为是吉祥之兆。
蔡邕的孝道,就这样闻名远近。
再就是,蔡邕的父母相继离世后,他便与留守宅邸的同族大堂弟同居,向前推的话,从蔡邕的爷爷开始,已经三世了,他和堂弟是家财不分。十里八村都被他这种高义所感动,因此,蔡邕的好名声,是越发的闻名于远近。
一个人,在青年时期,就拥有如此厚重的好名声,再加上他好辞章,通音律,善鼓琴,深于精术,通晓天文地理等等,如此奇人,恐怕只会天上有吧,这冷不防的掉入人间,那还不惊动举国上下吗?
于是,乡里举荐他为名士,官吏举荐他出仕,他在朝为官的叔叔也派人接他进京。一时,蔡邕大有一路向上高升之望。可蔡邕呢,偏偏对做官没有兴趣,仍重艹 父亲的旧业,去附近的圉村乡学馆教书授琴,倒也心满意足,陶然自乐。
这人呀,天欲降大任于斯人,这斯人就是躲,也是躲不掉的,蔡邕既是如此。
有一天,一名叫阮瑀的学生家长因为儿子学业长进,举行家宴,以示庆贺,特派人去请儿子的尊师蔡邕首坐。蔡邕应邀前往,可他刚走到学生家门口,就听到从房间里传出的谈笑风生,还有妙异的琴声穿梭其中。
只是这妙异的琴声之中还夹杂着不可阻之的杀气腾腾。
蔡邕立即止步,偷偷倾听,是大吃一惊:“请师赴宴,琴声里却有杀气?是何原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刚走到门口的蔡邕,又悄悄的溜走了。
可蔡邕的这一举动,正好被一门仆看到,赶忙汇报了主人。主人不解:前来赴宴,既然到了家门口,却又为何逃离?况且又是儿子的尊师,又是乡里尊效之名士。于是,这位学生家长急忙起身离开宴席,追到学馆,问蔡邕逃离的原因。
蔡邕如实相告了逃离的原因。
学生家长越发迷惑:“小儿的琴技是尊师一手授予,怎会有杀心?”
蔡邕被生生的将了一军:我儿子的琴声里有杀心,那也是您教的呀。
于是,二人携手回来,问弹琴的阮瑀。
阮瑀一时懵懂,回想了一下,不确定的解释:“学生刚才弹琴时,隔窗看见一只螳螂正爬向一只鸣蝉,蝉儿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便随着蝉的起落而一进一退。当时学生禸 心很紧张,只担心那只蝉儿飞走,螳螂捉不到它。这难道就是产生杀心并且在琴声中流露的原因吗?”
蔡邕笑着说:“从这件事情上,足以看出瑀儿的琴技,是出类拔萃,无与伦比的啊!”
在场的人这才恍然大悟,无不吃惊叫绝。
这一下可了不得了,蔡邕辨琴的传奇,不径而走,一下子传到了京城宮廷。几个奷 宦一嘀咕,便蛊惑桓帝,发诏陈留太守督促蔡邕入京,专为宮廷鼓琴,供帝享乐。
蔡邕无奈,只得前往,行至中途,又称痴而归,遂不与世人交往,或游玩于吴地,或于泰山拜访好友羊续,或闭门读书抚琴,而在圉村乡学馆授经讲学的时间,一年之中也了了无几日。
可尽管如此,远近的达官贵人们,仍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儿孙送到圉村乡学馆拜师求学,以此来博取个好名声,给脸上贴金镀银,来光耀门庭。
一时,圉村乡学馆是人满为患。
曹艹 就是在这个时候,被送到圉村乡学馆,成为蔡邕的弟子。而蔡邕,也因为圉村乡学馆的生员繁茂,更是盛名大起,时人称他为陈留圉人蔡邕。
蔡邕虽在圉村学馆授学的时间渐稀,但一些学生一听说蔡邕游历归来,纷纷登门拜访,甚至吃住都在蔡邕家里。
曹艹 就是其中的一个。
所以说,曹艹 对蔡家庄有着深厚的感情,这就是他为什么一行到蔡家庄,就突然热血沸腾,心潮彭拜的原因了。
只是让曹艹 伤心不已的是,现在的蔡家庄,已没有当时的昌隆兴盛,而是房舍稀落,残败荒凉,还有的家户已成废墟一片,连曾经的房舍是无影无踪,任由荆艾纵生如荒野。
今日的蔡家庄,虽有其村名,站在村头望去,如同荒野无异。
曹艹 站在村头,望着破败的蔡家庄,突然想起少年时,他经常出入尊师宅邸;那时的蔡家庄,是街巷有秩,院落相毗,房舍栉次。
彼一时,此一时;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士者。
一时,曹艹 是感慨万千,涕零交零。
只是,曹艹 虽说对蔡家庄上心,可他与蔡邕的关系,毕竟是师生关系;曹艹 如此位高权重之雄心大志的男人,这师生关系再深厚,也不至于让他如此牵肠挂肚,颠狂如疯吧!还一下子就把昨晚的恶梦给冲到了九霄云外了。
常言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曹艹 虽野心勃勃,不为繁杂小事所牵惑,可他毕竟是凡胎肉身,他的七情六欲和儿女情长,比普通男人要强盛上万倍而不止。
也就是说,曹艹 至所以对蔡家庄如此上心,是因为蔡邕的女儿——貌美的蔡琰。
那蔡琰到底如何的天生丽质,竟能让曹艹 如此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