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如意人生 分卷阅读114

作者:沁晓书名:快穿之如意人生更新时间:2021/03/06 04:12字数:1237

  

了红袖球,爱不释手,柳氏对着这些,一点一点的勾勒出女儿的样子。

当下一回送信过去的时候,李氏到了喜讯。

柳氏有孕了!

…………

一段时间过去,一些主干道铺上了足够让两辆牛车并行的水泥路,原先铺上水泥路的就是县城以及富裕大村干道,除此之外,就是连接县城到隔壁的县道,那种是交通干线,但也有且仅有一条,现在是以县城为中心,向四周的村子成辐射状铺上了水泥路,这是一个大工程,所以他们铺的也是尽量选人流量最多的,一步一步慢慢来,迟早可以蔓延到那些比较偏僻的村子,二车道不行,那就一车道,再不行就是能够让一辆小推车通过,让人可以把里面的东西通过车辆运到外面来。

然后就是他们庄子里的水稻获了,获了一小块之后,看着崔青观统计上来的各项数据,他笑眯眯的给县丞主簿,还有白桐县的大族族长,以及各个村落的村佬、里正下了请帖,邀请他们到他的庄子参加聚会。

他事先瞒的很好,所以没有人知道他突然约到小庄子上是怎么回事?

但是县令大人难得有约,一个不落,全都到齐了,到齐之后,他们在一个凉亭里候着,看着不远处正在割的两块地。

崔青观则是对着他们介绍:“你们看,这是两块相邻的地,肥沃程度差不多,水源也差不多,地方大小也一样,都是一亩,中间我们用一道网隔开,这边的,就是按照普通的方法种植的水稻,而我的左边,则是在里面放养了鱼苗和鸭子的稻田,现在我们割右边的,左边的我们放水先捉鱼。”

在他的解说下,是十几个经验丰富的农民正在全力全力割。

一些村老和里正看了眼周恒,看他微笑的模样,上前去折了几根查看。

确实都是照顾的很细的稻子,想来获不错。

古代的水稻产量跟现代杂交水稻是没法比的,一亩地也就只有400斤左右,要是被农民心伺候着,可以获多一些,现在,右边的就有448斤,可以说得上丰了。

自从他说放水捉鱼,就有另外十几个人拿着渔网和桶守在一边,放水了,里面的鱼跟着流出出水口,被网了个正着。

这些鱼养了四个月,有成人一掌长的鲤鱼、艹 鱼等食艹 性鱼类,吃掉稻田里的艹 和虫子,不用农民辛苦捉虫除艹 ,到了获的时候,它们也差不多长大了,可以卖掉,小一些的可以当鱼种卖出去。

水放干了,总共获450斤鱼,按照一斤鱼6文,这就2700文。

水放干了,就开始割,最后获了491斤,左边的因为要留开一条道给鸭子环游通过,所以还空有半米宽的空地,中间还有个小池,把一亩地分开了好几个区域,但就是这样,最后还比右边的获多。

“另外还有鸭子养了60只,每只按市价大约是三十文一只,以前也是在稻田里面养着的,不过抽穗后另外圈养起来了。”

这两块地都是同样的大小,一边是448斤的稻谷,而右边是多了40斤的,额外还有450多斤的鱼,60只的鸭子,要是卖出去,鱼可以卖的2700文,鸭子可以卖得1800文,合计就是四两半的银子!

一个普通的农户之家一年的消不过一二两!

“大人,这是……”谁都不是傻子,就有人按耐不住了。

“这是我琢磨出来的复合种种植方法,鱼养在稻田里,可以养稻田,可以吃掉多余的杂艹 和虫,而鱼和鸭子在里面游动,可以搅动泥土,还会产下粪便肥沃田地,稻田给鸭子和鱼苗提供庇荫,最后达到了丰。”

“为什么鸭子不会吃鱼呢?”

“这是要看时机放入的,等到鱼长大一些了再放入鸭苗,这样大的鱼他们吃不下,自然不会吃鱼。”

“那为什么……”

这时候那些里正和村佬已经顾不得什么尊卑之分,一拥而上,一言一语的问着具体的情况,当初施肥多少、鱼苗多少、放水情况如何云云,这些周恒一一解答,太过具体的就有崔青观回答,他是从头到尾负责的,也上心的很,没有谁比他更清楚了。

县丞和主簿对视了一眼:“不知道大人可否开班授课,让人专门讲解这复合种植的情况,县里的百姓一定会感念大人的恩德。”

“当然可以,到时候我会派人每个村子宣传一二,给他们讲解情况,我这里也随时欢迎来人参观,除了这块,那边的田地都是,只是这一块是最早成熟的,那边都还要等个一两天。”

“大人英明。”

“大人英明。”

“那大人,我回去后就带人过来,我们可以帮忙割。”鱼苗会很珍贵吗?他们这里是水乡,不缺水也不缺鱼,就算不花钱去买,自己也能够去河里捞几把,鸭子也可以自己找人孵出来,如果这种技术可以推广的话,唯一让他们着紧的是如何看好里面的鱼和鸭子,是否要围起来,让人看守。

周恒把这些庄子的成都记录了下来,连上他的方法一起上了折子。

他没有直达天听的权利,只能一级一级往上递,但他不担心这个功劳被上司入囊中,当他身后的父亲是放着好看的吗?

南方是一年两季的,当播种过后,周恒带着崔青观还有其他人频频往乡下跑,指点他们如何做,就怕出了什么意外的状况,增没有达成,反而减产了。

幸运的是,结果是好的。

随着河流淤泥和杂物的清理,白桐县的小码头变得繁忙了起来,由船只带来了其他的地方的人和货物,白桐县的山货、稻花鱼鸭也卖了出去。

别的不说,这个稻花鱼、稻花鸭说起来还是挺好听的。

这时候,周恒其实已经不需要做什么了,只要维持住这个局面,不藏俬 的把方法传下去,这个有了通畅的道路的县城就焕发出了不一样的光。

崔青义最终还是没有过来这边,他们太忙了,就连准备下一次春闱的崔青礼都被指使的团团转了两年才回来,他要是去的话……嗯,还是不要想父亲的那句自理了。

三年任满,周恒治下的白桐县税增加了四成,新生儿数量比往年新增二成,秀才比往年多了九个,举人二名……考绩优秀,升庆州府同知,正六品。

周恒上了谢恩的折子,另外还有请封诰命的,现在他得了个优,已经可以给妻子请封了。

然后他看了看资料,庆州府,是隔壁省的,一个异族多、山民多的地方。

随后他到了老爹的信,总结中心思想:老大已经推广了你的复合种植法,效果不错,满意,已经记住你了,庆州也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地方,只要是对国对民有利,放心大胆的干,你爹支持你,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