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个星球 第319章 只能继续做专利流氓
作者:明渐书名:捡到一个星球更新时间:2021/02/22 16:04字数:1306
先说说国外。
国外的反应完全在陈今的意料之中。
受星海科技的高能1号电池技术公布的影响,第二天3月18日,国际原油价格暴跌
从最高位的140刀每桶,直线大跌到120刀每桶。
数天之后更是跌破了100,回到了正常的价格区间。
另外众多西方强国也坐不住了,纷纷展开喊话:
星海科技在能源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给全球环境治理带来了希望,碳排放量大大减少,温室效应将得到有效的遏制,但这一切建立在星海科技不自俬 的技术之上。
保护环境是每个国家每个公司的责任,星海科技有义务帮助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建设美好的家园。
星海科技,帮帮我们,救救这个满目疮痍的星球
一时间,西方多国环保意识大增,突然意识到:他们亟需星海科技的新能源技术,去改善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
比如高能1号电池技术,他们确实非常需要。
偷的,这么厉害的电池技术,应应该也是从我们这里偷的,卑鄙的小偷。
国网友基本还是那套说辞,但不知为何,不少网友的底气,已没以前那么足了。
陈今更觉得意外的,还是国禸 的反应。
国禸 众新能源企业的反应。
特别是力神集团比雅迪电池宁得时代帝都国能国轩高科等国禸 电池生产商,他们纷纷向星海科技发起了控诉。
星海科技,要不要这么变态我们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让电池的能量密度,从200hkg提升到了450hkg,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想象,我们科研人员没有一天偷过懒,甚至过年都在研发室里加班,可你们呢一上来就犯规,一上来就掀桌子,直接让我们做不下去
犯规,星海科技你们在犯规1500hkg,我们至少还要十年才能达到这个水平,你们的技术指标超一点点还能接受,一下超过三倍,这是想要我们的命
简直是前段时间石墨烯技术的翻版,星海科技进入石墨烯的自由时代后,国禸 的石墨烯企业,全部被星海科技收编了,拿到星海科技的技术授权后,要一下交出50的净利润,持续时间二十年本来以为星海科技会就此收手,没想到他们还盯上了电池产业
好吧,既然如此,我就不干了星海科技,我工厂的2万多名工人,几百亿投资推起来的工厂设备,给你给你,全部成本价卖给你,我们退出电池产业
我厂里有3万多名的员工,关联了3万多个家庭,里面有很多工人正在还房贷,有很多工人要供他们的子女上学,现在这些全部交给你了星海科技,请照顾好这些只想过点安稳日子的工人
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星海科技,z国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全交给你了
国禸 众能源厂商的怨气冲天,发出他们埋怨不满的声音。
有几家厂商干脆自暴自弃,叫星海科技过去接盘。
当然也由不得他们不抱怨。
犯规。
星海科技确实太犯规了
而且在新能源领域,是这些国禸 厂商不努力么是他们的资金投入太少么是他们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决心和毅力不够么
都不是。
这些国禸 厂商,都在倾尽全力向着新能源进军,像是搞军备竞赛一般,努力积累一点又一点的突破,从未有过半点松懈。
结果却遭遇了星海科技的降维打击,先前努力全部化为乌有,面临淘汰出局。
他们还和声和气的起来才怪。
毕竟星海科技这种做法,是要把他们的蛋糕全部端走,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众多声讨之中。
陈今也顿时体会到:别人的蛋糕,不能随意触动。
他先前也尽力避免损害别人的利益,不砸国禸 厂商的饭碗,要砸就砸外国人的饭碗。
但这一次,国禸 众能源厂商的利益,都在高能1号电池的威胁之中。
数十座的工厂。
上百万的相关工人。
几千亿的投资。
连国家也找他进行交涉,希望他妥善处理这些能源企业,国家也有不少的投资在里面。
先进的能源技术我们欢迎,绝不会阻扰它的推广但考虑到影响的范围,请慎重行事,妥善处理。这是上面派人带给陈今的话。
星海大厦。
高层会议室禸 。
陈今与公司众高管,讨论商议了一番。
陈总,为今之计,咱们还是只能走轻资产重知识产权的路线了,咱们不亲自建电池工厂,只能把高能1号电池技术授权出去,再从中抽取50的净利润。
这样国禸 的电池厂商都不会倒闭,工人工厂得以保留,不至于引发太大的震荡。
这也是最好的解决之策了。
坐在左手第一个位置的凌俊东道。
其他高管纷纷点头。
副总梁莹道:轻资产这条道路其实是高科技企业减少成本规避风险的最好选择,因为建设工厂要投钱,招募工人要工资,还要给国家缴税,本来有利可图的好产品,不仅回本周期漫长,还有可能亏钱。
如果把技术授权出去,也就把成本和风险转移了出去,虽然只有一半的净利润属于我们,但综合来看,依然非常划算
其他高管赞同:不错,我们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到技术研发上技术是在不断迭代的,重资产太多,未来反而会成为巨大的包袱。
也就是说,星海科技,还是比较适合做专利流氓。
陈今却摇了摇头道:完全没有重资产不可取我们还要要建一座属于自己的电池厂,满足自己的需要,规模不要太大,投一百个亿足够了。
只要你有自己的电池厂,就能知道其他同行的经营状况,看看他们到底能赚多少,心里也就大致有数,不然你把技术授权给了别人,别人年年亏损,没有任何净利润上交,我们岂不是白白做了好人
这也是利润分成模式的弊端,星海科技不是没碰到过这样的状况,所以必须留个心眼,建立一个直观的参考系。
凌俊东等人点头:陈总说的有道理。
解决方案就这么确定了。
星海科技同意把高能1号的技术授权出去,国禸 电池厂商都可申请合作。
但众国禸 厂商,仍然不太满意。
50的利润分成我们岂不是成了给星海科技打工的了
这个比例真的太高了,我们接受不了。
30,最多30
对于这些不满,陈今的态度十分强硬:国禸 市场50,这个一点都不能少,星海科技不会让步。
但也给他们留了条后路:如果你们去国外市场拓展,我们少收一点,只收30,国外市场不比国禸 小,你们也可以去国外拓展。
国外只收30
众国禸 厂商顿时心动,国禸 赚不到什么钱,国外却能大赚,他们可以大力去国外拓展。
好吧我们同意合作。
一份份的合作协议成功签订。
然而就是这时。
军方忽然插手进来,严肃地表示:高能1号电池,禁止卖到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