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断九州 第二百三十章 道不同

作者:冰临神下书名:谋断九州更新时间:2021/02/13 14:10字数:1825

  

黑夜是一碗更烈的酒,要强的人不得不硬咽下去,咬紧牙关,以示镇定。

徐础突然有些羡慕倒在榻上小声哼曲的唐为天,他不用担心身边的人谁忠谁奷 ,不用冒险做出关系人命的决定,不用经受害死忠臣的煎熬

唐为天只求喝饱喝足,然后躺在床上踏踏实实地睡上一觉,他甚至没注意到自己的嘴里在发出声音,伸展双臂,打个大大的哈欠,大都督,可以休息了吧

你先睡。

唐为天没吱声,一句话的工夫,已经睡着了。

身为吴王的贴身护卫,他现在唯一的作用是在门口增加一道横躺的障碍。

徐础睡不着,悄悄起床,绕过唐为天,走出屋间。

外面依然寒冷,却已没有那股透骨的感觉,徐础变得更加清醒,向守在外面的卫兵道:春天快要到了。

是啊,向阳的地方,雪都开始化了。卫兵头目露出憨厚的笑容,与其他吴人一样,十分崇敬吴王。

徐础心里忍不住想,卫兵头目是不是也曾以复仇为名杀害东都妇孺。

人带来了吗

早就来了,一直关在前院,等执政的命令。

带他去书房。

是。卫兵头目派一名士兵去唤人,自己带剩下的卫兵护送吴王。

四王府里挤满了义军将士,徐础留下一小间屋子充当书房,里面堆满书籍与笔墨纸砚,可他根本腾不出工夫看书,偶尔在这里坐一会,也是满心焦虑,一个字读不进去。

你们留在外面吧。徐础道。

卫兵头目吃了一惊,执政要单独见他太危险

徐础摇摇头,不会有事。

头目不敢再说什么。

田匠被十余名卫兵押来,身上没有束缚,进屋之后立而不拜,见身后的卫兵退出房间,他才露出一丝惊讶。

坐。徐础道。

田匠道:如果就是一两句话,我还是站着吧。

难说,这要看你想说多少。

先要看吴王想问什么。

你为之报仇的那名女子,跟我说说她。

田匠又是一愣,人已经死了,仇已经报了,说之何益

我想知道宋将军是否死得其所。

姓名我就不说了,她又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她是街坊家里的女儿,人很善良,我曾经有事,不得不外出一趟,是她照顾我母亲,照顾得很好。后来她被送到梁太傅府中做丫环,又做了妾

给谁做妾

田匠瞥一眼吴王,你们楼家养着成群的姬妾,你却问我这个

徐础笑了笑,请继续。

梁家人仓促逃出东都,她被遗忘在府里,于是回到家里与父母同住。宋星裁审问梁府,得知她的下落,亲自带人去抓差不多就是这样。

徐础感到难过,但也有一点好处,不那么后悔迫使孟僧伦自裁了。

当然,如果吴王想听另一种说法,可以找你的部下。

另一种说法

他们会告诉你,梁太傅如何贪狠,做过多少伤天坏理之事,那个小妾有多受宠爱,对待下人多么狠毒,非打即骂。这样的人死有余辜,宋星裁的手段是出格一点,但是不能因为这一点小事就如何如何。

嘿,田壮士学得倒像。

世人往往如此,觉得你好,杀人即是义举,觉得你坏,给穷人施粥也是心怀鬼胎。

城里粮食紧缺,已经有几天不施粥了。徐础道。

吴王所作所为都很正常,用不着解释。

我还是想对田壮士解释一个人。徐础说起自己如何遇到吴人,如何结识众将,宋星裁的出身与事迹,只要他知道的,全说出来。

这可不是一两句的事,田匠听了一会,干脆走来坐下。

说完了

嗯,这就是田壮士一箭射杀的宋将军。

吴王的用意是什么

只想让田壮士知道你杀死的是什么人。

田匠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吴王知道我是什么人吗

略有耳闻,知道田壮士是名孝子。

我年轻的时候可不是孝子,对我来说,名声排第一,兄弟排第二,父母顶多算是第三。我也往家里拿东西,不为尽孝,只为让左邻右舍看到,我田匠虽然顽劣,但混出了名堂,比他们过得更好。

田匠年轻时的事迹太多,他无意全说出来,稍一琢磨,选出一件来,我十八岁那年,就为打赌,曾经夜出东都北门,在天亮之前杀死五名夜行者,比我的对手多杀一人。我不认识被杀者,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无辜,更不知道家里是否有人在苦苦等待他们。

田匠眼里闪过一道凶光,那是他一直努力压制却没有完全去除的过去。

这才是真正的我,回到当年,即便知道夜行者是无辜之人,我也不会手软,因为我要赢得打赌,赢得名声。一诺千金,这就是我的名声,不管诺言是怎么许下的,哪怕是酒后失言,哪怕是一时口误,只要出我的口,就必须实现。

田壮士现在也是如此。

田匠摇摇头,我早就看透啦,我依然遵守诺言,但是许诺的时候加倍小心,再不敢轻许一字。

徐础曾经帮过田匠,从未得到过任何承诺。

田壮士还像从前一样看重名声吗

田匠看吴王一眼,我说那些是要告诉你,我不在乎宋星裁是什么人,他杀死我的恩人,我就要杀他报仇,仅此而已。我不是在跟你谈论名声。

不妨谈谈。徐础亲自斟酒,关中老酒,城里如今只有这个。

田匠端起杯子一饮而尽,说了声还行,面不改se 。

徐础拼不起,只敢小饮一口。

吴王曾学过名实

略有涉足。

怪不得。你想谈,咱们就谈一谈,吴王觉得名声重要吗

当然重要。

比实更重要

这就难说了,名与实孰重孰轻孰先孰后这是一整门学问。

对我来说很简单。

愿闻高见。

我再问一句,吴王觉得名声为何重要

能得人能附众能安民能

我有恶名,也能附众安民

有恶名者,无非是要让人怕他惧他,名声同样重要。田壮士以为呢

我也觉得名声重要,原因与吴王稍有不同。实者为虚,所以名才重要。

徐础一呆,不得其解,既是实者,怎会为虚

吴王觉得我一个能打几个

田壮士堪称百人敌。

嘿,顶多五个,还得是普通人,如果是练家子,我打两个就很吃力,至于那些武艺更精的人物,我得抱着必死之心才敢动手。吴王手下兵多将广,所见最厉害的人能打几个

徐础想了一会,若论单打独斗,没有比田壮士更厉害之人。若论两军对阵,能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保持不败,就是难得的大将。

吴王听说过的呢

名将能够以少敌多,甚至击败十倍之敌,但我不太相信,总觉得记载夸大其辞,或者是敌方太弱,而不是名将太强。

瞧,这就是我的意思,实者为虚,所以人人才要求名。

我还是没懂徐础对自己的才智向来自负,与范闭清谈时,虽然费力,但也能紧紧跟上,这次却不明所以,说了半天也没弄懂田匠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再说一件自己的事情吧。那年我二十五岁,闯出一个死不休的名声。有个朋友的朋友被人强夺了地盘,于是求到我这里,当众跪拜,年纪比我大得多,却认我为兄,礼物摆满半座院子。这正是我那时最喜欢的场面,于是退回礼物,许诺为他报仇。

田匠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随即轻叹一声,我竟然还是忘不掉。唉。抢地盘者也是位有名的豪杰,隔天正好是他生日,大办酒席,宾客二百多人,其中至少一半是豪杰,走在大街上就敢拔刀的那种人。

田壮士非挑这一天去报挑衅

那时我对名声的渴望强过一切,当然人越多越好。许多人跟我一同去,但我让他们全留在庄外,就在酒席最热闹的时候,所有客人都在,我一个人闯进去,身上带着五口刀。

五口刀

别问为什么,我当时就是喜欢。

然后呢

我说我是死不休田匠,让那人交出地盘,给我朋友道歉。真有替那人出头的宾客,一大群人要来围殴我。

你将他们都打败了,还杀了人

你若去打听,还真有传言这么说,但事实并非如此。早说过,我最多能打五个人,庄里高手不少,即便是单打独斗,我也未必全能赢下,何况对方人多我在自己的两腿两臂上各插一刀,然后拎着第五口刀走到那人面前,说我叫死不休。

那些宾客没拦你

本来要拦,我一走过去,他们就让开了。

徐础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个愚蠢的事迹,但很契合我的意思,名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人实力超群。假如世上真有神仙,他不需要名声,真有千人敌万人敌,他也不需要名声,甚至只是百人敌,名声也不会太重要,他们只需亮出真本事,拜倒者自然成片。可惜,世人都被困在凡胎里,想要突破这束缚,就得求名,名声为虚,可它能将实放大成千上万倍,与之相比,实反而为虚。

皇帝为名,借之能够统治天下,与之相比,皇帝本人不值一提,反而为虚。

嘿,吴王就是吴王。

后来呢,那人让出地盘了

我还活着,死不休的名头一直还在,所以你说呢当时我以为是那五口刀替我赢得胜利,其实是我的名声,那人害怕杀我之后麻烦不断,所以选择退让。我们两个都很愚蠢,他因为一时胆怯而失去名声,不久之后退出江湖,我则因一时之胜而越发骄傲,将名看成实,真以为自己能以一对百,最后酿成大祸。那是另外的事情了,我不想说。

田匠起身,又一次将烈酒饮尽,世人太弱,需要借名自强,我看破这一点,所以去名求实,吴王也看破这一点,却要索求百倍千倍之名。酒我带走,请吴王送我回监牢,与其他人关在一起,以后不要再找我。你我道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