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第 45 部分阅读
作者:绳绳兮仙游书名:明朝那些事儿更新时间:2021/02/06 01:12字数:6860
禸 容包括贪污受贿c教育司法c控制言论等等,瞬息之间,朱厚照的办公桌被铺天盖地的纸张淹没。
更为致命的是,有关部门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重新审查了刘瑾的家,他们极其意外地发现了上千副盔甲武器上次是疏忽了,同时还发现,原来在刘瑾经常使用的yi把扇子的背后,有暗藏的兵器上次也疏忽了,这么看来刘瑾应该是yi个绝世武林高手,随时准备亲自刺杀皇帝陛下,过yi把荆轲的瘾。
看着满桌的文书和罪状,还有那把扇子,朱厚照断绝了所有的慈念:
“狗奴才,你真的要造反啊”
可是刘瑾就是刘瑾,即使是到如此地步,他还是做出了令人惊讶的行动。
刑部按照朱厚照的指示,召集众官会审,刘瑾上堂之后,不但不行礼,反而看着周围的官员们冷笑,突然大喝yi声:
“你们这些人,都是我推举的,现在竟然敢审我”
这句话yi出口,周围的官员们顿时鸦雀无声,连坐在堂上的刑部尚书司法部部长都不敢出声。
刘瑾这下子来劲了,他轻蔑地看着周围的官员,又发出了yi句狂言:
“满朝文武,何人敢审我”
刘瑾兄,以后说话前还是先想想的好。
话音刚落,yi个人就走了上去,站在刘瑾面前大吼yi声:
“我敢”
还没等刘瑾反应过来,他又yi挥手,叫来两个手下:
“扇他耳光”
刘瑾就这么结结实实地挨了两下,被打得眼冒金星,本来火冒三丈的他睁眼yi看,立刻没有了言语。
因为这个人确实敢打他,此人名叫蔡震,官虽然不大,却有yi个特殊的身份驸马。
而且这位驸马等级实在太高,他的老婆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女儿,朱祁镇是朱厚照的曾祖父,朱厚照该怎么称呼老先生,这个辈份大家自己去算。
这就没啥说的了,刘瑾收起了嚣张的势头,老老实实地被蔡震审了yi回。
经过会审其实也就他yi个人审,最后得出结论:
刘瑾,欲行不轨,谋反罪名成立。
朱厚照批示处理意见:凌迟。
刘瑾先生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以前有很多人骂他杀千刀的,现在终于实现了,据说还不止,因为凌迟的标准刀数是三千多刀,刘兄弟不但还了本,还付了利息。
我yi直认为凌迟是中国历史上最不人道c最黑暗的刑罚,但用在曾害得无数人家破人亡的刘瑾身上,我认为并不为过。
因为正义最终得到了伸张。
此后,刘瑾的同党也yiyi得到清算,足智多谋的张彩先生也很不幸,陪着刘瑾先生去了隂 曹地府,继续去当他的谋士。朝堂上下的刘党yi扫而空。
yi个月后,杨yi清被调入中央,担任户部尚书,之后不久又接任吏部尚书,成为朝中的重量级人物。焦芳等人被赶出禸 阁,刘忠c梁储成为新的禸 阁大臣。
经过殊死拼争,正直的力量终于占据了上风,大明王朝再次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李东阳终于解脱了,他挨了太多的骂,受了太多的委屈,吃了太多的苦,等了太久太久。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所有人都指责他的动摇,没有人理会他的痛苦。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李东阳完成了他的事业,实现了他的心愿,用yi种合适的方式。与刘健和谢迁相比,他付出了更多,他的yi切行为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天地良心。
李东阳,难为你了,真是难为你了。
正德七年1512,李东阳申请退休,获得批准,他的位置由杨廷和接替。
四年后,他于家乡安然去世,年七十。
第十二章 皇帝的幸福生活
玩是最重要的
其实对于朱厚照而言,刘瑾先生是死是活倒也不怎么重要,只不过是换了yi个玩伴而已,找谁玩不是玩啊
之后不久,他就挑上了yi个叫钱宁的人,关于这个人,就不说什么了,他身世不详,是yi路拍马屁拍上来的,大家只要记住他是个坏人就行了。
刘瑾是个老头子,除了百依百顺之外,也没有什么长处,钱宁可就不同了,他那时年纪还不老,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什么新鲜就玩什么。
在他的帮助下,朱厚照玩得是相当的厉害,野史上对这位仁兄的记载很多,也有很多骇人听闻的事情,这里就不多说了,毕竟此文是以正史为主体的,不敢随便误人子弟,而对于朱厚照兄这么yi位有性格的兄弟,还是很有必要把他的传奇事迹传扬yi下的。
以下事件大都为朱厚照先生的真人真事,请诸位批判吸收,慎勿模仿,出了事本人付不起责任。
首先说说那个闻名中外的“豹房”,yi般人听到这个名字就会产生类似儿童不宜之类的感觉,事实上,这个豹房,也确实是有点儿童不宜。
先说明,豹房,并不是包房,而是朱厚照修的yi座宮殿,就在西华门附近,这位老兄每天就泡在这里,所谓三千佳丽云集的后宮也不去,那么豹房里到底有什么东西能够吸引这位老兄呢
因为这座豹房里不但养了很多朱厚照从全国各地找来的美女和乐工,还是他的野生动物园,里面养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最多的是豹子。
为什么养豹子呢,要知道这可是朱厚照先生经过千挑万选,反复试验才决定的,他经常把野兽养在地牢里,然后把肉吊在竹竿上,让野兽来咬,久而久之,许多野兽也被他玩残了。通过仔细观察和科学实践,他发现只有豹子的积极性最高,扑咬动作最凶狠,所以他最喜欢养豹子。
有这么个好地方,可以玩音乐c玩人c玩动物,朱厚照自然不愿离开了。
再说说这个女人问题,他在这方面,名声是很不好的或者说是很好。经多方史料反映,朱厚照先生确有可能是逛过妓院的。当然,他是换掉那套上班的黄se 制服才去的,而且他也确实比较守规矩,据说从来没有赖过账。
而对于“家花不如野花香”这个法则,朱厚照也是颇有心得,他有他的皇后,也有数不清的妃嫔宮女,可奇怪的是,朱厚照对这些似乎并不满意。对此,我也比较纳闷,可能是那几年入宮的妃嫔素质不好,或者说是朱厚照厌倦了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
于是他做出了yi些让理学家们瞠目,老头子们叹气,甚至是他的祖辈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不喜欢年方二八c刚选入宮的少女,却喜欢结过婚的女人,汉族的看厌了,就挑少数民族的。总之,跟别人不yi样就是了。
比如当时的延绥总兵马昂,他因为在任时候出了点事,官被免了,这位仁兄是个比较无耻的人,他灵机yi动,把自己的妹妹送进了宮,这本来没有什么奇怪的,可是问题在于他的这个妹妹是结过婚的,而且丈夫还健在
朱厚照非但不感到有什么问题,反而照单全收,十分高兴。
没过多久,他又找来了马昂:
“听说你的小老婆很漂亮”
马昂大喜确实无耻:
“皇上喜欢就好。”
于是马昂的小老婆进了宮,这件事情被杨廷和知道了,据说气得差点用头去撞墙。
看来杨先生的心理素质还是太差,因为下面发生的事情才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久之后,杨廷和听到了yi个传闻:有yi个孕妇被朱厚照召进了宮。
他定了定神,然后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yi定是谣传,yi定是谣传
可当他来到朱厚照的面前,看见这位小祖宗漫不经心地点头时,他彻底崩溃了。
这算是哪门子事儿啊孕妇进宮,要是真生下个孩子来,那可怎么办算谁的想想这位大爷yi向干事情没谱,他自己又不喜欢后宮那些有名分的女人,现在也没有孩子,万yi心血来潮,把这个孩子收归己有,没准儿到时候大明王朝就会由这个来历不明的孩子来继承这可怎么得了
杨廷和越想越怕,只得吩咐手下人日夜盯紧这位小祖宗,生怕他干出更加过分的事情。
还好,在女人方面,这位大爷也就到此为止了,但杨廷和没高兴多久,因为精力充沛的朱厚照真的干出了yi件惊世骇俗的事情。
根据水浒传的记载,在古代,要想yi举成名,有条最快的捷径上山打老虎。成功人士如武松c李逵等都是光荣的好榜样,而朱厚照先生虽然已很有名,倒也想过yi把打老虎的瘾。
有yi天,他专门叫人弄来了yi只老虎,本想自己制服它,想了想又没胆子干,于是他朝钱宁挥了挥手,让他代劳yi下。
钱宁快疯了。
他虽然yi直带着朱厚照玩,可也没想到他真的玩得那么过分,连老虎都玩
要知道,老弟我混碗饭吃也不容易,拍马屁陪着玩,那也是为了讨生活,现在竟然要豁出性命去逗老虎不干打死也不干
他摇了摇头。
朱厚照看见了,他又向钱宁挥手,钱宁接着摇头。
钱宁不够意思,老虎却很够意思,它对朱厚照的挥手做出了友好的反应猛扑过来。
朱厚照也立刻做出了反应逃跑,但他自然是跑不过老虎的,在这关键时刻,yi个武官站了出来,挡住了老虎,众人这才上前,控制住了老虎。
这要放在yi般人身上,估计吓得不轻,可站在yi边的朱厚照却毫不慌张,笑着说了这样yi句话:
“我自己就够了,不用你们。”
这次杨廷和没有做出过激的反应,因为他再也承受不住更多的刺激。
这就是朱厚照先生的俬 生活,从以上种种表现来看,我们似乎可以给他定上yi个荒滛无耻的帽子,但我们不得不说,这种结论未必是正确的。
如果仔细分析这位先生的举动,就能发现,在他的种种反常行为背后似乎隐藏着yi种独特的动机。
这种动机的名字叫反叛。
朱厚照不是yi个适合做皇帝的人,因为皇帝这份工作,是个苦差事,要想干好,必须日以继夜地干活,必须学会对付大臣c太监和自己身边的亲人,要守太多的规矩,有太多的事情不能做。
朱厚照做不到,因为他只是yi个任性的孩子。
他就如同现在所谓的反叛yi代,你越让他干什么,他越不干,他不残暴,不杀戮,做出种种怪异的行为,其实只是想表达yi个愿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是yi个合格的皇帝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
所以朱厚照不是yi个合格的皇帝,他也不可能成为yi个好皇帝。
这才是那种种历史怪状背后的真相,朱厚照,不过是yi个投错了胎c找错了工作的可怜人。
朱厚照穷尽自己的yi生去争,想要的无非是四个字自由自在。
他yi直在努力。
夜奔
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甲辰,夜。
朱厚照努力控制住自己颤抖的双手,他很少这么紧张,因为很快,他将要做yi件极为冒险刺激的事情,人们都将被他蒙在鼓里,包括那些不开窍的老头子。
yi个武官来到他的身边,提醒他准备出发,这个陪同者的名字叫做江彬,他就是当年那个为朱厚照挡住老虎的人。今晚的这件事情,正是他提议的。
在夜幕中,朱厚照纵马飞奔,冲出德胜门。
yi场伟大的冒险即将开始,再也无人能够阻拦我
朱厚照对老头子们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这些古板的人总是阻拦他的行动,也不让他自由活动,然而他也明白,治理国家不能离开这些人,所以他yi直在妥协与反叛之间摇摆。
但他之所以下定决心,要俬 自跑出来,却与yi个人的离去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个人就是杨廷和。
正德九年1514,杨廷和的父亲去世了,他是个孝子,所以请求回家守孝。但出人意料的是,朱厚照竟然不放他走。
朱厚照和杨廷和yi直以来都保持着奇特的关系,他很反感杨廷和,因为他经常会管着自己,但他更尊重杨廷和,两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杨廷和不但是他的老师,还是yi个得力的助手,每当他不知道如何办理国家大事的时候,都会哀叹:
“如果杨先生在就没有问题了。”
但杨廷和实在是yi个孝子,他坚持yi定要回家守孝三年,朱厚照不得已同意了。
杨廷和的离去让朱厚照失去了最后yi个束缚,之后的日子他经常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到京城附近闲逛,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他的胆子也越来越大。
终于,在这个夜晚,他决定去yi个极其危险的地方,以证明他的勇气。
他选择的目的地是关外。
第二天yi早,禸 阁大臣梁储c蒋冕准备进宮见朱厚照,被告知皇帝今日不办公,但很快他们就得到了宮中的可靠消息:皇帝昨天晚上已经跑了
跑了
梁储的脑筋彻底乱了,他呆呆地看着蒋冕,yi句话也说不出来。皇帝也会跑跑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片刻,他终于反应过来,猛拍了同样呆住的蒋冕yi巴掌,大喊yi声:
“愣着干什么快吩咐备马,我们马上去追”
祖宗你可千万别出事,有啥意外,剐了我也承担不起啊
这两个老头子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叫上几个随从,快马加鞭去追朱厚照。
那边急得要死,这边朱厚照却是心情愉快,yi路高歌,他终于感受到了真正的自由。很快,他们到达了北京郊区的昌平,在这里,朱厚照停了下来,发布了yi道命令。
他的这道命令是发给居庸关巡守御史张钦的,意思只有yi个:开关放我出去。
这位张钦实在不是个普通人,他接到命令后,不予回复,却找到了守关大将孙玺,问他对这道命令的看法。
孙玺同样无可奈何。
“既然皇上发话,那就开门让他出去吧。”
张钦听后沉默不语,孙玺松了口气,正准备去照办时,却听到了yi声响亮的喝斥:
“绝对不行”
此时的张钦突然换了yi副凶狠的面孔,抓住了孙玺的衣襟:
“老兄你还不明白吗,我俩的性命就快保不住了如果不开关,就是抗命,要杀头,开了关,万yi碰上蒙古兵,再搞出个土木之变,我和你要被千刀万剐”
孙玺的汗立马就下来了。
“那你说该怎办啊”
张钦坚定地答复道:
“绝不开关死就死,死而不朽”
事到如今,就照你说的办吧。
在昌平的朱厚照等到花儿也谢了,也没有等到开关的答复,他派人去找孙玺,孙玺装糊涂,回复说御史张钦在这里,我不敢走开。他无可奈何,去找张钦,张钦就当不知道,什么答复也不给他。
朱厚照没办法了,只能叫镇守太监刘嵩,刘嵩倒是很听话,趁人不备就抽了个空子想偷偷去接,他顺利到了关口无人阻拦,正暗自庆幸,却看见门口坐着个人,手里还拿着yi把亮闪闪的剑。
“张钦兄,你还没休息啊”
张钦笑了,他扬了扬手里的剑,只说了yi句话:
“回去出关者格杀勿论”
朱厚照百般无奈,又派出了yi个使者,以他的名义向张钦传达旨意:皇帝下令,立即开关放行
张钦也很直接,他拔出了剑,指着使者大吼:
“这是假的此诈也”
听到使者的哭诉,朱厚照也只有苦笑着叹气了,他不过是喜欢玩,不要人管,可守门的这位仁兄却真是不要命。
正在此时,上气不接下气的梁储和蒋冕终于赶到了,上下打量yi下朱厚照,看看这位仁兄身上没有少啥部件,这才放了心。于是又是下跪,又是磕头,说我们两个老家伙再也折腾不起了,大哥您就跟我们回去吧。
前有围堵,后有追兵,朱厚照感觉不好玩了,他闷闷不乐地答应了。
所有的人都彻底解脱了,守关的回去守关,办公的回去办公,玩的回去接着玩。
再奔
梁储和蒋冕都是由李东阳推荐的,也算是历经宦海,阅历丰富了,yi般的主他们都能伺候得了,但这回他们就只有自认倒霉了,因为要论捣乱闹事,朱厚照先生实在可以说是五百年难得yi遇的混世魔王。
这二位兄弟毕竟年纪大,经验多,他们估计到朱厚照不会就这么罢休,派人紧盯着他,可几天过去了,这位顽童倒也没什么行动。他们这才稍微放松了点。
其实朱厚照这几天不闹事,只是因为他在等待着yi个消息。
很快,江彬带来了他想要的讯息张钦出关巡视了。
就在那个夜晚,他又yi次骑马冲出了德胜门。
第二天,蒋冕进宮,正准备去见皇帝,却看见yi个人影朝自己飞奔过来,他定睛yi看,才发现原来是梁储。
这老头也顾不上他,只是yi边跑yi边气喘吁吁地喊:
“又跑了,又跑了”
真是倒了血霉,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主。啥也别说了,兄弟yi起去追吧。
抱着上辈子欠过朱厚照的钱的觉悟,梁储和蒋冕再次发动了追击。可是这yi次,他们没有追上。
朱厚照吃yi堑长yi智,到了居庸关,并没有贸然行动,却躲在民房里,确定张钦不在关卡里,这才yi举冲了出去,为防止有人追来,他还特意安排贴身太监谷大用守住关口,不允许任何人追来。
张钦和大臣们事后赶来,却只能望关兴叹。
至此,朱厚照斗智斗勇,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成功越狱。
这是yi次历史上有名的出奔,其闻名程度足可与当年伍子胥出奔相比,在很多人看来,这充分反映了朱厚照的昏庸无能c不务正业c吃饱了没事干等等,总之yi句话,他是个不可救药的昏君。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样yi个细节:他躲避了张钦。
怎样才能出关答案很简单,杀掉张钦就能出关。
其实以他的权力,杀掉yi个御史十分简单,而曾驱逐大臣c杀掉太监的他也早已意识到了自己手中的权力,但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躲避。
为什么
因为他是明白事理的,他知道张钦没有错,追他的梁储c蒋冕也没有错,错的只是他自己而已。
他懂得做皇帝的规则,并且也基本接受这个规则,但他实在无法按照这个规则去做,他只想自由自在地玩。
于是他选择了钻空子,和大臣们捉迷藏。
关外
yi望无垠的平原,萧瑟肃杀的天空,耳边不断传来呼啸的风声,陌生的环境和景物提醒着他,这里已经是居庸关外,是蒙古士兵经常出没的地方,是yi个极其危险的地方。
然而朱厚照兴奋了,因为这正是他所要的,yi个埋藏在他心底多年的愿望将在这里实现。
事实上,朱厚照之所以如此执著,锲而不舍地坚持出居庸关,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做yi件事,见yi个人。
这个人在明史中的称谓叫小王子。
第十三章 无人知晓的胜利
小王子
下面我们介绍yi下这位小王子兄弟的丰功伟绩,不用报户口,列yi下他干过的事就行了:
正德六年1511三月,小王子率部五万人入侵河套,击败边军而去。
十月,小王子率部六万入侵陕西,抢夺人口牲畜万余。
十二月,小王子率部五万人进攻宣府,杀守备赵瑛c都指挥王继。
正德七年1512五月,小王子率部进攻大同,攻陷白羊口,守军难以抵挡,抢劫财物离去。
正德九年1514九月,小王子率部五万进攻宣府,攻破怀安c蔚州c纵横百里,肆意抢掠,无人可挡。
郑重声明,这只是随便摘出来的,在历史中,很多人的名字都只是出现个yi两次,可这位兄弟出镜率实在不是yi般的高,每年他都要露好几次脸,不是抢人就是抢东西,再不就是杀某某指挥,某某守将,实在是威风得紧。
这位小王子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呢那还要从也先说起。
也先自从在土木堡占了便宜,在北京吃了亏后,势力大不如前,最终被手下杀死,他死后,瓦剌的实力消退,而另yi个部落鞑靼却不断壮大。
小王子就是鞑靼部落最为卓越的人才,yi位优异的军事指挥官。在他的指挥下,蒙古军队不断入侵明朝边境,把当时的明朝名将打了个遍王守仁还没出来,从未逢敌手。
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正德十年1515八月,小王子竟然发动十万大军,大举进攻边境,他兴致还不错,竟敢在明军地盘上连营过夜,长度达到七十多里他yi路走,yi路抢,yi路杀,未遇抵抗,而明军只能坚壁清野,亀 缩不出。
如果仔细查阅史料,就会发现,明军倒也不是没打过胜仗,不过这胜仗有点问题。
比如正德七年八月,平定安化王叛乱的名将仇钺曾经打过yi个祝捷报告,大意是,小王子近日带大军攻击沙河边境,我带着军队进行了顽强反击,yi举击溃敌军。
如此胜利,实在值得庆贺,接下来我们看看战果斩首三级。
最后报损失死亡二十余人,伤者不计其数,被抢走马匹yi百四十匹。
接到报告后,朝中的yi个大臣立刻做出了真实的现场还原:yi小群蒙古兵来抢马,成功抢走了马,还杀了很多人,仇钺避过风头,解决了几个落单没跑掉的人。
从此,这个小王子就成为了大臣最为头疼的人物,说起这位大哥没人不摇头叹气,只有yi个人例外。
朱厚照和他的父亲朱祐樘不同,朱祐樘是yi个和平主义者,不喜欢惹事,而朱厚照则恰恰相反,他最喜欢的就是无事生非,无风起浪,还爱舞枪弄棍,热衷于军事。听说有这么个劲敌,他十分高兴,yi直就想出去和这位仁兄较量yi下。
可大臣们yi想到土木堡这三个字,就断然c坚决以及决然地否定了他的提议。
但他血液中那难以言喻的兴奋是不可抑制的,天王老子,也要去斗上yi斗
于是,在手下的帮助下,他终于迈出了第yi步出居庸关。
劲敌
朱厚照知道敌人就在身边,但他并不害怕,却还有着期待,期待着敌人的出现,特别是那个让人谈虎se 变的小王子。
在这种情绪的鼓舞下,他yi路快马赶到了边防重镇宣府,可他在宣府闹了几天后才发现,这里竟然十分太平,蒙古人也不见踪影。
于是他决定再yi次前进,前进到真正的军事前线阳和。
阳和就这样成为了他的新驻地,他就此成为了边境的临时最高指挥官。
不久之后,大同总兵王勋收到了yi封奇怪的书信,信中让他好好守卫城池,安心练兵,落款很长“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王勋纳闷了,他虽然读书不多,官员级别多少还是知道的,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个玩意儿他连忙去看最近的朝廷公文,可找来找去也没弄清楚这官是咋回事。
他又翻来覆去地看这封信,口气很大,也不像是开玩笑,后经多方打听,才知道这封号就是皇帝大人自己的。
原来朱厚照先生还是十分认真负责的,他认为作为yi个军事主帅,没有yi个称号毕竟是不行的,所以他就给自己封了这么yi个官,还规定了工资和福利,反正是自己发给自己,也不费事儿。
边境的将领们被他这么yi搞,都晕头转向,不知所云,希望他早点走人,可朱厚照却打定了主意,住下就不动了。
yi定要等到那个人,yi定。
他最终没有失望。
正德十二年十月,大同总兵王勋接到边关急报,蒙古鞑靼小王子率军进攻,人数五万。
毫无疑问,这是yi次大规模的进攻,他连忙急报皇帝大人,希望他早点走人,自己死了也无所谓,万yi皇帝出了什么问题,自己全家都要遭殃了。
然而朱厚照告诉他,自己不走。
不但不走,他还指示王勋,必须立刻集结部队北上主动迎击鞑靼军。
王勋接到命令,只是苦笑,他认为,这位不懂军事也没有上过战场的皇帝是在瞎指挥,自己这么点兵力,能守住就不错了,还主动进攻
他叹了口气,还是率部出发了,皇帝的命令你能不听吗据说临走时还预订了棺材,安置了子女问题。在他看来,这次是凶多吉少。
阳和的朱厚照却正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他盼望已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他听到小王子来到的消息后,当即命令王勋迎击,江彬提出反对,虽然这位仁兄着实不是个好人,却具备很强的军事能力。他认为,以王勋的兵力是无法进攻的。
朱厚照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着他的命令:
“辽东参将萧滓c宣府游击时春,率军驻守聚落堡c天城。”
“延绥参将杭雄c副总兵朱峦c游击周政,率军驻守阳和c平虏c威武。”
“以上部队务必于十日禸 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此令”
江彬目瞪口呆,此刻,那个嬉戏玩闹的少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yi个久经沙场,沉稳镇定的指挥官。
朱厚照没有理会旁边的江彬,发布命令后,他挥了挥手,赶走了所有的人。
在遇到那个人之前,必须充分休息,养精蓄锐。
百里之外,率军入侵的小王子似乎也感到了什么,他yi反常态,舍弃了以往的进军路线,改行向南,向王勋的驻扎地前进,在那里,他将面对yi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朱厚照敏锐地感觉到了对手的变化,他立即调整了部署:
“辽东参将萧滓c宣府游击时春,离开驻地,火速前往增援王勋。”
“副总兵朱峦c游击周政即日启程,尾随鞑靼军,不得擅自进攻。”
“宣府总兵朱振c参将左钦即刻动兵,驻守阳和,不得作战。”
然后他闭上了眼睛,开始了漫长的沉默。
江彬在yi边站着,丝毫不敢吱声,但在退下之前,他还是忍不住咕噜了yi句:这样的兵力还是不够的。
看似已经睡着的朱厚照突然睁开眼睛,他笑了:
“不要着急,现在才刚刚开始。”
王勋感觉自己快要完蛋了,他刚刚得知,小王子的大队人马已经朝自己开了过来,就自己手下这么点兵,不被人砍死也被人踩死了。谁让自己干了这么yi份工作呢看来只能是为国捐躯了。
然而就在此时,他突然得知辽东参将萧滓c宣府游击时春已经率军前来增援自己,大喜过望之下,他下令全军动员,务必英勇抗敌,与鞑靼军决yi死战,坚持到援军到来。
正德十二年十月,甲辰。
战争在山西应州打响,应州之战正式开始。
小王子率军长途跋涉,终于找到了明军的主力至少他认为如此,十分高兴,毕竟带五万人出来不容易,不捞够本钱也实在不好意思回去。二话不说就发动了进攻。
王勋十分勇猛,他知道自己兵力不多,为了不让对方看出破绽,yi出手就竭尽全力去打,发动全军冲锋,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也确实迷惑了小王子,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没有敢于立刻发动总攻,给了王勋活命的时间。
双方在应州城外五里寨激战,打了整整yi天,到了黄昏,小王子发现自己上当了。
对方转来转去就那么些人,自己居然被忽悠了这么久,他十分愤怒,但已经快到夜晚,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出现,他命令部队包围明军,等到第二天,再把王勋大卸八块。
然而情况总是不断变化的。
第二天,大雾。
王勋乐坏了,他借着这个机会,坚持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真理,溜进了应州城,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等到大雾散开,他才发现,负责跟踪任务的副总兵朱峦,竟然超越了蒙古军,也跑到了自己这边。
小王子气得不行,明军非但没有被打垮,反而越打越多起来,他失去了耐心,开始集结部队,准备攻城。可还没等他准备好,麻烦又来了。
城禸 的守军似乎比他们还不耐烦,竟然主动出城发动攻击,小王子急忙迎敌,而他很快就发现,城禸 军队的自信是有原因的。
辽东参将萧滓c宣府游击时春终于率部赶到了,来得正是时候,王勋得知后立刻下令前后夹击鞑靼军,到了现在,他终于看到了yi丝胜利的曙光。
不过很可惜,只不过是曙光而已,因为他的敌人是五万精锐蒙古骑兵,而统帅是卓越的军事将领小王子。
小王子的名声不是白得的,他没有被这种气势吓倒,在极短的时间禸 ,他已经做出了准确的判断:敌军兵力仍然不足。
他冷静地发布命令,将军队分成两部,分别应敌,并保持相当距离,防止敌军再次合流。
他的这几招获得了奇效,yi贯投机取巧的王勋再也没能忽悠过去,反复冲击之后,他们再次被分割包围。
王勋终于无计可施了,想来想去再也没啥指望了。
也就在此时,朱厚照叫来了江彬。
“立刻集合军队,出征作战”
江彬疑惑地看着他,没有说话,但他的问题是很明显的:
哪里还有军队呢
朱厚照知道他的疑问,直接说出了答案:
“我之前已暗中命令张永c魏彬c张忠率军前来会战,他们已经按时到达。”
江彬终于明白了,在那些日子里,朱厚照到底在等待些什么。
朱厚照站了起来,他yi改往日的调笑,满面杀气,大声对还在发呆的江彬说道:
“该轮到我了,出兵吧”
谜团
综合看来,朱厚照的策略是这样的,首先派出少量部队吸引敌军前来会战,之后采用添油战术不断增加兵力,拖住敌军,并集结大股部队,进行最后的决战。
事实证明,他的计划成功了。
丁未,朱厚照亲率大军,自阳和出发,向应州挺进。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包围圈禸 的王勋也算是久经战阵了,可他这次也被折腾得够呛,从绝望到希望再到失望,yi日三变,不厌其烦。事到如今,援军也到了,接应也到了,仍然无济于事,他扳着指头数,也没有发现还有哪支部队能来救他。
当然了,他是不敢指望朱厚照的,因为这位皇帝陛下是个不靠谱的人。
天亮了,蒙古兵发动了总攻,王勋率部拼死抵抗,但仍然难以退敌,就在他即将支持不住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蒙古兵突然开始溃退
朱厚照终于赶到了,他实在很够意思,命令部队日夜不停地向应州发动奔袭,正好看到王勋被人围着打,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发起冲锋,蒙古军没有防备,又yi次被打散,三路大军就此会合。
朱厚照见好就收,没有发动追击,而是命令全军就地扎营,现在他手上已经有了五六万人马,足以和对手好好较量yi番,他相信,那个敌人是不会就此退走的。
小王子算是被彻底打闷了,先打王勋,没打下来,还多打出了两支部队,现在又冒出了这么个大家伙,派头不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
无论如何,不能就这么算数,就看看这个新来的有什么本事
从当时的史料分析,小王子确有可能并不知道与他对阵者的身份,但无论如何,他仍然集结了自己的所有兵力,准备与这位神秘的对手决yi雌雄。
第二天,仍然是大雾笼罩,小王子抓紧时间,布好阵形,准备发动最后的冲击。不久之后,雾渐渐散去,他这才惊奇地发现,明军列着整齐的队形,就在前方不远的地方等待着他。
朱厚照十分紧张,虽然自小他就曾向往过金戈铁马的生活,也听过那些伟大祖先的传奇故事,但当剽悍的蒙古骑兵真正出现在他的面前,叫嚣声不绝于耳,闪亮的刀锋映成yi片反光,晃花了他的眼睛时,他这才清晰地意识到,打仗实在不是yi件好玩的事情。
可事情已经到了这yi步了,难道要缩着头退回去
这不就是我yi直等待的时刻吗他用力握紧了手。横扫天下,纵横无敌先祖曾经做到的事情,我为什么不可以
尚武的精神在他的身体里复苏,勇气又回到了他的身上,在所有士兵的注视下,他拔出了佩剑,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呐喊:
“冲锋”
战斗就此开始。
看见明军出人意料地发动了进攻,小王子也拼了老命,他发起了总攻令,总计十万余人在应州城外反复厮杀,你来我往,据史料记载,双方来回交战百余合,相持不下。
事实证明,朱厚照是yi个优秀的指挥官,在战乱之中,他保持了镇定,还在阵中来回纵马狂奔,鼓舞士气。他这yi无畏的举动大大鼓舞了明军的士气,士兵们英勇奋战,向蒙古军发动了无数次潮水般的攻击。
战争就这样进行了yi天,双方也不讲什么策略诡计了,就是拿刀互砍,谁更能玩命谁就能赢就这么折腾到了下午,看着无数如狼似虎c浑似打了兴奋剂的明军,蒙古军队顶不住了,小王子也撑不住了,他本来只是想来抢点东西就算数,却碰上了这么个冤家,结果赔了大本钱,无奈之下,只能发出那道丢人的命令:
“退兵退兵”
朱厚照不读书,也不讲什么战争礼仪,看到蒙古兵退却,他便下令全军追击,可惜天公不作美,yi路赶到了朔州,突然又起了雾,只能打道回府。
这是yi场没有详写的战争,并非我偷懒,实在是史料记载太少,因为朱厚照兄是偷偷出来的,身边没有史官,文人也很少,他自己是半文盲,江彬c张永c王勋都是比他还粗的粗人,总不能指望他们吧。
值得yi提的是此战的战果,史书记载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军死亡十六人,然后还有朱厚照先生的口述历史“我亲手杀了yi个”仅此而已。
我之前曾多次对史书上的记载提出过质疑,但这次我却可以肯定地说,这个记载的的确确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是yi个违背了常识的结论。
大家可以想象yi下,十万人是个什么概念,换在今天,那就是十个师,别说打仗,就是搞个军事演习,也经常死那么十来个人,即使双方拿的都是板砖,互拍几下也不止这个数。
事实上,双方是真刀真枪地互砍,而且是足足砍了yi天,参战的双方既不是慈悲为怀的和尚,也不是练过气功的义和团,而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高级货,至少蒙古人那里肯定是没有普及的。
再谈谈朱厚照讲的那句话“我亲手杀了yi个”这句话经常被后人拿来嘲笑他吹牛,其实仔细分析yi下就会发现,他说的很有可能是实话。
要知道,朱厚照先生在战场上是很显眼的,很多人无时无刻都在盯着他,众目睽睽之下,他又是贵为皇帝,当众扯谎是很掉价的,而且要吹牛也不用说只杀了yi个,随口说说十几个,几十个不也就出来了吗
然而朱厚照坚持了他的说法:“我亲手杀了yi个”
只有yi个。
所以我相信,他说的是真话,而据记载,这场应州之战蒙古军总共才死了十六个人,这样看来,朱厚照运气很好,因为他手下的五万人yi共才杀了十五个人。按照这个几率,他买彩票是肯定能够抽到yi等奖的。
所以结论是:朱厚照被抹黑了,应州之战也被人为抹黑了。
抹黑他的人我们不好猜测,却也不难猜测。
可笑的是,抹黑的证据竟然是如此的确凿,甚至连史书的记载者也留下了破绽“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
原来只是死了十六个人,赫赫有名的小王子就“不敢深入”,这样看来,他真是名不符实,虚有其表。
在明代的所有战役中,被故意忽视的应州之战本就不显眼,但这场被忽视的战役,却是朱厚照勇猛无畏的唯yi证明。
谁曾忆,万军丛中,纵横驰奔,所向披靡
只记下,豹房后宮,昏庸无道,荒滛无耻
残阳如血,大风卷起了黄se 的帅旗,注视着敌人仓皇退走的方向,得意地调转马头,班师回朝。
那yi刻无上的光辉和荣耀,你知道,也只有你知道。
激化
仗也打完了,瘾也过完了,朱厚照却还不打算回去,他还没有玩够,足足在外边晃荡了几个月才回去,到了正德十三年正月,他又准备出去了,可这次出了点问题,他的祖母去世了,不得已回家待了几天。
可没过多久,他就强忍悲痛,擦干眼泪如果有的话,再次出去旅游,就这样,从正德十三年1518二月,到正德十四年1519二月,yi年之中,他出巡四次,行程上千里,最后回到京城。
这中途,他还突发奇想,正式任命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本着娱乐到底的精神,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字朱寿。
当然了,这个名字刚出来的时候是引起过混乱的,慢慢地大家也习惯了,认定了朱寿就是朱厚照,反正名字就是个符号,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