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第 11 部分阅读
作者:绳绳兮仙游书名:明朝那些事儿更新时间:2021/02/06 01:09字数:6759
雪中开始了行军,严寒之下,万物似乎都没有了生机,yi片寂静中,只能听见急促的马蹄声,疾驰而来,又飘然而去。马蹄印很快就被大雪覆盖,仿佛从未有人经过。
蓝玉跟随常遇春多年,名虽亲属,实为师徒,深得其兵法之精髓,他的作战风格也与常遇春相似,向来以突击奔袭震慑敌胆。往往敌人还未反应过来,就已被击溃。
常遇春泉下有知自己有如此传人,也当含笑。
庆州之战中,蓝玉充分发挥了自己用兵的这yi特点,连夜奔袭,不作任何停顿,赶到庆州时,敌人毫无准备,城门大开,正在埋锅做饭。当他们看见这些身上白雪覆盖,混似幽灵的人手持马刀向他们冲来时,吓得目瞪口呆。
蓝玉没废什么力气,就全歼敌军,杀北元平章果来,占据庆州,并抓获了大批俘虏。
他并没有洋洋得意,因为他知道,下yi步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冯胜在通州得到了蓝玉的捷报,他意识到,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三月初yi,冯胜亲率大军出松亭关,驻兵大宁今禸 蒙古宁城。冯胜用兵十分谨慎,绝不轻易动兵,在探明敌情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五月二十yi日,冯胜留兵5万人驻守大宁,率大军直捣辽河,获得小胜,打开了通往辽东的通道,纳哈出就在眼前
就在冯胜与蓝玉会师,准备与纳哈出决战之时,yi个意外的消息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个好消息。
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
朱元璋在派出冯胜远征的同时,还召见了yi个人,并派给他yi个使命。这个人名叫乃剌吾,是纳哈出原来的部下,他得到的使命是劝降纳哈出。
朱元璋在军事上从来都不是yi个蛮干的人,他很清楚要打败北元很容易,要彻底消灭北元的威胁很难。于是他在军事征讨的同时,用了另yi种武器来打击北元。
这种武器比任何刀枪剑戟或是火枪大炮都厉害,它的名字叫钱。
朱元璋客观的分析了形势,他认识到单靠武力是很难消灭北元的,应该采用yi种更为有效地方法,在与北元多次交锋后,朱元璋找到了这个方法。
北元是游牧民族组成的政权,经济实力是无法和明朝相比的,他们所凭借的不过是英勇善战的传统而已。既然如此,就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北元的士兵善战,朱元璋就用大量的金钱引诱蒙古人禸 迁,并分给蒙古贵族土地。这yi招十分有效,毕竟谁愿意天天在沙漠里吃沙子呢,还是中原好啊,好吃好喝,还有娱乐节目。
这yi招釜底抽薪十分厉害,许多蒙古人都迁居到中原,北元的人丁逐渐淡薄起来。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他平等的对待所有民族,不搞民族歧视。早在徐达攻击大都时,他就严令徐达进城后不可屠杀蒙古人,对元朝的王公贵族也没有采取清洗政策,还派人守卫宮殿,严禁杀戮。徐达攻克大都当天,城中居民生活如常,商店照常营业。
在他的这种开明政策下,即使在明初,也有很多蒙古人在政府中担任官职。如前面说到的道同就是蒙古族。这yi政策也成为他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就在冯胜准备进攻纳哈出前,乃刺吾也到达了松花河,并劝纳哈出投降。纳哈出被说动,但又觉得自己带这么多人就此投降,似乎太没有面子。他多次犹豫,说了投降又反悔,来回几次后,冯胜和蓝玉都觉得此人实在是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家伙。他们给纳哈出下达了最后通牒,并且把兵营架在了纳哈出的门口。
纳哈出估计了yi下自己的实力,他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对手是冯胜和蓝玉,且都是精兵强将,要打只有死路yi条。
“天不复使我有此众矣”在发出了这样的哀叹后,纳哈出率二十万军队投降明军。
投降总是要有yi个仪式的,这个也不例外。
毕竟纳哈出是带了二十万人投降的,很有点资本,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蓝玉准备请他吃顿饭,按说吃饭是好事,酒足饭饱后就在饭桌上把投降合同签了,岂不美哉。
可这顿饭竟然吃出了意外。
埋下祸根
纳哈出带了几百人去参加投降仪式按说投降似乎不用这么多人,蓝玉热情接待了他,亲自把他迎进营房,设盛宴款待他,蓝玉也很注意给对方留面子,尽量不提投降这样的字眼,双方气氛很融洽。
就在yi切都顺利进行的时候,蓝玉的yi个举动彻底打破了这种和谐的气氛。
当时纳哈出正向蓝玉敬酒,大概也说了yi些不喝就不够兄弟之类的话,蓝玉看见纳哈出的衣服破旧,便脱下了自己身上的外衣,要纳哈出穿上。
应该说这是yi个友好的举动,但纳哈出拒绝了,为什么呢这就是蓝玉的疏忽了,他没有想到,自己和纳哈出并不是同yi民族,双方衣着习惯是不同的,虽然蓝玉是好意,但在纳哈出看来,这似乎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yi种强求和恩赐。
蓝玉以为对方客气,便反复要求纳哈出穿上,并表示纳哈出不穿,他就不喝酒,而纳哈出则顺水推舟的表示,蓝玉不喝,他就不穿这件衣服。
双方都是武将,不会文人那yi套,脾气都很硬,谁也不肯让步。
于是yi个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变成了到底是鸡生蛋还蛋生鸡的逻辑辩解上,蓝玉说你不穿我就不喝,纳哈出说你不喝我就不穿。
这样争来争去,大家慢慢有了火气,纳哈出性格直爽,首先翻脸,他把敬蓝玉的酒泼在了地上,态度是相当的横。但纳哈出想不到的是,还有比他更横的。
这个更横的人并不是蓝玉,此人也在我们的文章中出现过,但由于其本人能力所限yi直没有露面的机会。他就是常遇春的儿子常茂。
常茂继承了常遇春的爵位和脾气,却没有继承他的军事天分,yi直以来都跟着蓝玉到处跑。此时见到蓝玉没了面子,怒发冲冠,二话不说,抽出刀就向纳哈出砍去,就像今天酒桌上yi言不合,抄起酒瓶子干架yi样。纳哈出身经百战,反应很快,躲过了要害部位,但还是被砍中了肩膀。
此时情况急转直下,营外的双方士兵都听到了动静,围拢来准备动手打群架。如果任由发展下去,纳哈出是活不了了,但他的二十万人也不会再投降了。在这关键时刻,都督耿忠保持了冷静,他连忙招呼身边军士把纳哈出扶着去见主帅冯胜。
冯胜是yi个脾气温和,处事谨慎的人,他yi见纳哈出狼狈不堪,身上还带着伤,嘴里不停的喊着他听不懂的蒙古话。便大致明白出了什么事。他马上好语安慰纳哈出,这才将纳哈出的情绪稳定下来。此时纳哈出的部下也得到了消息,以为纳哈出被杀掉了,纷纷表示要报仇雪恨。冯胜立刻派纳哈出手下降将观童去说明情况,才最终顺利招抚。
这个事件可以看出蓝玉的性格缺陷,即处事考虑不周,性格过于强横,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对方敬酒你喝就是了,给了对方面子,事情也能圆满完成。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洪武二十三年1387的这次远征就这样圆满结束了,纳哈出被迫投降。明军俘虏北元20余万人,缴获辎重无数,最终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力。
让人想不到的是,主帅冯胜在回师后被朱元璋定罪抓了起来,蓝玉就以这样yi种滑稽的方式得到了他梦想十余年的主帅位置。他无数次想象过自己得到帅位时的荣耀,却也料不到会是这样yi种情形。
当然他更想不到的是,自己将来的下场比冯胜还要惨,当然了,这是后话,至少现在,蓝玉实现了他的梦想,他将在这个位置上获得更大的光荣。
这个机会很快就到了。
自至元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与元朝全面开战以来,双方你来我往,争斗不休,朱元璋虽然把元朝统治者赶出中原地区,但来自蒙古艹 原的威胁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了解决这个老对手,朱元璋什么手段都用了,虽有成效,却从未根除这个顽强的敌人。
他不能再这么无限期的等下去了,北元yi定要在他的手中被消灭
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的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他亲手创立的帝国。
洪武二十年的远征消灭了北元在辽东的势力,解除了朱元璋的后顾之忧,他那敏锐的军事直觉告诉他,最后决战的时刻就要来到了。
他已经等了二十年,二十年中,多少士兵跨上战马,踏上征途就再也没有回来,在边塞里,在沙漠中,处处都有战死士兵的尸体,无数的家庭失去了父亲c丈夫c儿子。为了解除北元的威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不能再等了,毕其功于yi役吧
最后的决战
历史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它在二十年前将收复大都c灭亡元朝的光荣赐予了徐达和常遇春,二十年后的今天,它又将消灭北元的使命授予了以前从未担任过主帅的蓝玉。
当蓝玉从朱元璋手中接过帅印的时候,他感受到yi种难以抑制的兴奋,自己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上天给他的比他要求的还要多。
我终于可以开创自己的伟业了,我将和那些传说中的名将yi样,名留青史,为万人景仰
朱元璋看着自己眼前这个并不算年轻的人。这是yi个多么神奇的时代那么多伟大的将领都是我的部下,他们率军纵横天下,建立了不朽功勋。
徐达c常遇春c李文忠,他们都是那么的优秀。但他们已经不在了,我也老了,不能出征了。
蓝玉,我相信你的能力,你yi定可以继承他们的遗愿,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功业
在军事上,朱元璋几乎从未错判过,这次也不例外。
洪武二十yi年1388三月,朱元璋将十五万大军交给了蓝玉,这和洪武五年那次远征兵力相同,但不同的是,这次的进军路线只有yi条,而唯yi的指挥官就是蓝玉。
蓝玉将统帅十五万人的大军去进行最后的决战。
朱元璋亲自为蓝玉送行,并告诉他:“倍道前进,直抵虏廷”,“肃清沙漠,在此yi举”
蓝玉,我将这个使命交给你,我相信你yi定不会让我失望
此时北元的皇帝已经不再是爱猷识理达腊。他已经于洪武十yi年1378死去,他的儿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任北元皇帝,定年号为天元。
根据史料记载,这位脱古思帖木儿很可能就是洪武三年1370在应昌被李文忠俘虏的买的里八剌。明朝政府为了显示宽大,在得到其不再与明朝为敌的保证后,于洪武七年1374年将其送还给北元,但事实证明,这是yi个不守承诺的人,他继位后不断马蚤扰明朝边界,挑起战争,与明朝继续对抗。这场对抗已经持续了十年。
对这位搞对抗的继位者,朱元璋已经表示了足够的诚意,不断派使者通好,却从无效果。他的顽固终于耗尽了明朝政府的耐心,既然如此,就用刀剑来解决吧
蓝玉的军队出征了,他由大宁出发,yi路攻击前进,抵达庆州后,有情报传来,脱古思帖木儿驻扎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蓝玉当机立断,决定大军立刻向目标挺进。
这是yi条艰苦的道路,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路上还要经过荒芜的沙漠,后勤也很难得到保障,yi旦迷路,更是后果难以想象,军心也会动摇。
但蓝玉是有信心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所拥有的是yi支当时最强大的军队,正是这支军队的优秀素质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那么到底具有什么样素质的军队可以称得上是最强大的军队呢
强大的军队
这是yi个值得分析的问题,战争的胜利是将领和士兵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我看来,yi支军队强大与否可以从其外在表现体现出来。大致分为四等。
第四等的军队是乌合之众,他们没有军纪,四处抢劫,没有纪律。这样的军队只要受到有组织的军队的打击,就会yi哄而散,他们绝对算不上强大。
第三等的军队有着完整的组织结构,他们军容整齐,步伐yi致,但斗志不高,士气不盛。他们虽然比第四等要强,但只要遇到更有战斗力的敌人,也必然会被打败。他们也算不上强大。
第二等的军队不但有统yi的指挥系统,装备精良,而且士气高涨,在行军途中经常会喊出两句“杀敌报国”的口号,士兵们都急于表现自己的英勇。这yi档次的军队有气势c有冲劲。他们不畏惧任何敌人,可以称得上是强大的军队,但很遗憾的是,他们也不是最强大的。与最强大的军队相比,他们还缺少yi种素质。
这种素质就是沉默,最强大的军队是yi支沉默的军队。
这种沉默并不是指军队里的人都是哑巴,或者不说话。
所谓的沉默应该是这样的yi种情景:
指挥官站在高地上对他的十五万大军训话,这十五万军队漫山遍野,黑压压的占满了山谷c平地。
他们不同相貌c不同民族c不同地方c不同习好,却挤在同yi片地方,听着同yi个声音,看着同yi个方向,鸦雀无声。
这才是所谓沉默的真意,这才是军队最重要的素质。
蓝玉率领的正是这样yi支军队,他们攀越高山,渡过大河,进入了沙漠,在这片不毛之地里,有的只是那刺眼的阳光和满天的风沙,他们的后勤无法保障,士兵们只能自己携带笨重的干粮辎重,不断有人倒下,但余下的人继续向前走。
士兵饥饿c口渴c疲劳,但这些都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这是yi支顽强的军队,支持他们的就是他们心中的信念和目标彻底消灭敌人。
痛苦的抉择
蓝玉看着他的士兵们,他为自己有这样的部下而自豪,但他也明白,这次战争的关键不是排兵布阵,而是找到敌人。
很明显,北元已经知道了明军的行动计划,他们躲藏了起来,这可不是平日孩童们玩的躲猫猫游戏,茫茫大漠,又没有侦察卫星,到哪里去找人
部队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了,现在粮食和水都不够了,虽然士气还算高涨,但能坚持多久呢
他召来了自己最信任的部将王弼,询问他:“我们现在在什么位置”
王弼回答:“这个地方叫百眼井,离捕鱼儿海大约还有四十里。”
百眼井此地名中居然还有个井字这里已经很靠近捕鱼儿海了,可不但没有敌人,连水都没有。
难道情报错误,敌人又转移了这是很有可能的,但他们又去了哪里呢
正在蓝玉思考的时候,部将郭英向他报告了粮食缺乏和水源殆尽的情况,蓝玉明白,下决断的时候到了。
在战斗电影中,到这个时候,经常会出现以下的场景:yi个战士满脸愤怒的表情,对部队的指挥官yi般是排长或连长喊道:“连长,打吧”
另yi个战士也跑上来,喊道:“打吧连长”
众人合:“连长,下命令吧”
这时镜头推向连长的脸,给出特写,连长的脸上显现出沉着的表情,然后在房间里踱了几个圈,用沉稳的语气说道:“同志们,不能打”
剧情的发展告诉我们,连长总是对的。
这并不是开玩笑,当时的蓝玉就面临着连长的选择。
前面我们说过,但凡重大军事决策上拿主意的时候,就会有yi群人在你身边叽叽喳喳,这个说前进,那个说后退,这个说东,那个说西。反正说对了就有功劳,说错了也是你做决策,责任推不到自己身上。这种便宜大家都会去拣,最可怜的就是统帅,因为他是最终的决定者,也是责任的承担者。
这个责任并不是赔点钱,或者道个歉疚能解决的,因为如果判断失误,付出的代价将是十几万人的性命
蓝玉终于明白了当年徐达被击败后的沮丧和失落,现在他也陷入了这种痛苦之中,何去何从呢
蓝玉思虑再三,决定将将领们召集起来,听取他们的意见。
不出所料的是,将领们有的说撤退,有的说前进,其中建议撤退的占多数,而王弼则坚决主张继续前进深入漠北,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但他的意见也很快就淹没在yi片反对声中。
蓝玉终于明白了,召来这些将领是没有用的,主意还要自己拿。
就此退回去吗那自己十几年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等待了这么久,临到关键时刻功亏yi篑不,我决不甘心
那么继续前进吗可是敌人在哪里呢,粮食和水也不多了,部队坚持不了几天,十几万人可能就饿死c渴死在这里。到那个时候,自己也只能骑着马踏过无数士兵的尸体逃回去,又有何脸面去见皇帝啊。
前进还是撤退,这是个问题。
大家都不说话了,他们明白,现在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士兵们看着将领们,将领们看着蓝玉,蓝玉看着天空。
最终的判断
如果上天能帮自己拿主意该多好啊,做出选择是容易的,但如果我选择错误,上天能给我第二次改正的机会吗
蓝玉,你要明白,这个游戏最残酷的地方就在于你只有yi次机会。如同拍卖行里的yi锤定音,贵贱得买,贵贱得卖
到这个地步,兵书已经没用了,谁也不能告诉我敌人在哪里,要作出这个抉择,我还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呢
直觉对,就是直觉这里满天黄沙,遍地荒芜,没有人烟,但我能感觉到,敌人yi定就在附近
可是直觉真的靠得住吗,没有情报,没有线索,没有任何踪迹。就凭自己的感觉作出如此重大的判断
为了作出今天的判断,我已经默默地奋斗了很多年。
是的,我要相信自己,要相信无数次战场厮杀累积的经验,要相信无数个夜晚孤灯下熟读兵书,苦苦思索的努力。
没有理由,没有线索,没有证据,但敌人yi定就在附近
前进这就是我的判断我的判断是对的,我的判断yi定是对的
他下定了决心,沉稳的对那些等待他的将领们说道:“前进,敌人就在附近。”
没有人再提问,因为他们已经从蓝玉的脸上看到了自信,这种自信也感染了他们,感染了整支军队。
于是,十五万大军出发了,士兵们向着未知的命运又迈出了yi步,但这支荒漠中的军队没有犹豫,没有动摇。因为他们相信,无论如何困难,蓝玉yi定是有办法的,这个人yi定能够带领他们取得胜利,并活着回家。
上下同欲者,胜
蓝玉带着他的军队继续深入荒漠,他们行军路上小心翼翼,就连做饭也要先在地上挖个洞,在洞里做饭,以防止烟火冒出,被敌军发觉军士岤地而炊,毋见烟火。这实在是yi支可怕的军队,在茫茫沙漠中,还注意到这样的细节,这支军队就像yi只沙漠中的蝎子,悄悄地前进,隐藏在隂 影中,只有看到敌人,才会发出那致命的yi击。
当大军到达捕鱼儿海南面后,蓝玉终于发现了北元大军的踪迹,但到底有多少人,首领有多高的级别,他并不知道。无论如何,这是最好的机会,他立刻命令王弼为先锋,向捕鱼儿海东北前进,务求yi举歼灭北元军队。
此时,在捕鱼儿海的东北边,北元的最高统治者脱古思帖木儿正在和他的大臣们举行宴会,他并不是傻瓜,蓝玉的大军yi出发,他就得到了消息。他深知平时小打小闹,打完就跑,对方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但这次朱元璋是来真的了,要跟自己玩命,好汉从来不吃眼前亏,他把自己的主力部队和大大小小的贵族们都转移到了这个地方。
此地平素无人居住,茫茫大漠,蓝玉的军队没有后勤保障,更重要的是军马没有水艹 ,蓝玉深知用兵之道,是不会深入大漠的军乏水艹 ,不能深入。只要等到蓝玉的补给供应不上,粮尽水绝,就可以反守为攻。
在等待的时间里,他也曾经不安过,万yi蓝玉真的来了呢,但许多天过去了,连人影都没yi个,慢慢的,他放松了警惕,甚至连基本的守卫也不再设置,每天和大臣们饮酒取乐,顺便说yi句,这次避难,他还带上了自己的老婆和儿子,这本是为了他们的安全。但后来事情的发展却与他的设想完全相反。
就在王弼向他的大营挺进的时候,他正坐在自己的帐篷里,这天正好大风扬沙,天空被yi层黄沙掩盖,几十米禸 都看不见人,白天变得如同黑昼,按说这样的天气,明军更不可能发动进攻,他应该更加安心才对,但这漫天的沙尘却似乎打在了他的心上,yi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在大漠和艹 原上英勇善战的蒙古民族,对于危险往往有种先天的预知,这是他们民族长期游牧的生活习惯养成的,可是脱古思帖木儿也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对,预感终究只是预感。
还是接着喝酒吧。
在脱古思帖木儿举行宴会上的帐外,yi名百户长喝醉了酒,他向驻防的太尉蛮子打了个招呼,晕晕乎乎的走出了营区,漫天飞沙中,他也不知自己走了多远。等他有点清醒过来时,已经不认得回去的路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他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分辨出了方向,便回头向大营走去,突然,他发现自己的前方出现了许多人影,由于天空被黄沙覆盖,根本看不清远处人的面孔,他以为这里就是自己的大营。连忙高兴的yi路跑了过去,到跟前yi看,他才发现迎接他的是yi群灰头土脸,就像刚从沙里捞出来yi样的士兵。要命的是,这些士兵穿的并不是自己熟悉的军服。
他们是明军。
这些明军士兵用恶狼般的眼神看着他,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还大声呼喊,很快,更多的明军士兵围拢了来,他们以看待珍惜动物似的眼神注视着他。他很荣幸地成为了第yi个俘虏。
今天真是倒霉,出门忘了看黄历啊。
黄沙中的战斗
危机就在眼前,而北元贵族们却仍在饮酒作乐,但并非所有的人都丧失了警觉。
太尉蛮子就是yi个比较清醒的人,根据史料推测,这个蛮子很可能就是洪武三年1370在野狐岭被李文忠击败的那个太尉蛮子。如果这yi推测属实的话,他倒也真是个人物。十八年过去了,多少名将都雨打风吹去,这位仁兄却yi直战斗在前线,也算是老当益壮吧。
他作为北元军队的统领者,敏锐的感觉到在不远处漫天风沙的背后,似乎有危险正在向他逼近。于是他增派了士兵加强守卫。可是天气实在太差,沙尘飞起,白昼如同黑夜。士兵们摸黑在营区里走来走去,调度极其困难。这位太尉正在为此发愁,yi群人的出现彻底为他解除了这yi忧虑。
此时,风声小了,代之而起的却是yi阵急促的马蹄声,北元士兵们发现,距自己仅仅十几步之处突然杀出yi队面目狰狞,凶神恶煞的骑兵他们伴随着黑夜和飞沙而来,与传说中的妖魔鬼怪的出场方式yi模yi样。
他们不问来由,以千钧之势冲入元军大营,挥舞马刀,见人就砍,无数的北元士兵在黑暗之中恐惧万分,以为这些人真是地狱中的妖魔鬼怪,完全丧失了抵抗的勇气。
但太尉蛮子很明显是个无神论者,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些不速之客真是他们的死敌明军,于是迅速跑到后军组织还未被冲击的部队进行抵抗。其头脑不可谓不冷静,反应不可谓不快,但他yi个人的努力是无法挽救元军的。
他组织部队赶去与明军作战,此时的明军却是士气高涨,他们为了找到这些冤家,在沙漠里吃尽了苦头,受够了累,好不容易找到了对手,积蓄多日的怒火终于发泄出来,个个以yi当十,而元军没有堤防,很多人还在饮酒作乐,哪里是他们的对手明军时而分散,时而集中,把元军大营冲成几段,赶杀来不及上马的元军。太尉蛮子手忙脚乱,疲于应付,正在他指挥抵抗时,yi个明军赶到他的身后,狠狠地给了他yi刀。这位清醒的抵抗者就此沉睡了。
蛮子死后,元军更是大乱,没有人再想去组织反击,大家yi哄而散,正是所谓:兵败如山倒,你跑我也跑。
营帐禸 还在喝酒的脱古思帖木儿听见营外大乱,顿时慌了手脚,逃跑也是有天分的,要先抢马匹,看准位置,然后突然冲出,才算大功告成。在这方面,王保保可算是个行家,可惜脱古思帖木儿没有王保保逃跑时的天赋和从容,慌乱之中只带走了自己的长子天保奴和丞相失烈门。把老婆和次子地保奴及十余万部下都留给了明军。
这回老底是彻底赔光了。
明军继续追赶着慌乱的元军,在他们心目中似乎没有缴枪不杀这yi说,只是挥舞马刀四处砍杀,北元军完全陷入混乱,死亡的恐惧笼罩着每yi个人,他们本是英勇的战士,他们曾经纵横天下,但现在,他们变成了待宰的羔羊。
皇帝已经跑了,统帅也死了,抵抗还有什么用呢,于是很多人放下了武器。
牢饭毕竟也是饭,就这么着吧。
当蓝玉来到北元军营时,他看到的是成群的俘虏和牛羊,是垂头丧气的北元贵族,是yi场真正而彻底的胜利。
他遥望天际,仰天长啸:伯仁常遇春字伯仁,终平矣不负此生
捕鱼儿海战役就此结束,此战彻底歼灭了北元的武装力量,俘获北元皇帝次子地保奴c太子妃并公主禸 眷等100余人c王公贵族3000余人c士兵7万余人c牛羊十余万头,缴获了元朝皇帝使用了上百年的印玺。
以往无论元朝统治者如何败退,每次逃跑时起码还带着印,从大都到上都,从应昌到和林,再到捕鱼儿海,别管多差的地方,支个帐篷就能成立临时政府,大臣是现成的,抓走yi批再任命yi批,这次连印都丢了,这套把戏也就不用再演了。
胜利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朱元璋那里,他并没有大臣们想象中的兴奋和欣喜,而是静静的坐着,二十年的努力,二十年的战争,太长了,长的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现在终于结束了,我的敌人崩溃了,和平和安宁将降临我的帝国和我的臣民。蓝玉,你没有辜负我的希望
他看着满朝文武,说出了他yi生中对部下将领的最高评价:“蓝玉就是我的仲卿c药师啊”
仲卿是汉大将军卫青,而药师就是唐时名将李靖
蓝玉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带领十余万大军深入不毛,奋勇作战,彻底击溃了北元,完成了他的先辈没有完成的伟大功业,他确实无愧于这yi评价。
北元的谢幕
逃往中的脱古斯帖木儿却没有朱元璋和蓝玉的欢快心情,他的军队没有了,大臣没有了,甚至他的亲人也不在了。
环顾身边,只剩下了太子天保奴c知院捏怯来和丞相失烈门,十余万大军仅剩数十人。没有了臣民,没有了士兵,本钱没有了,再也不能去干打劫的买卖。这次是真的失败了。
为什么会失败呢,如果再走远yi点,如果天气不是那么差,如果不是有风沙,如果能多种点树,搞好环境保护,如果还有如果,我会失败吗。
说这些都没用了,先到和林吧,王保保能在那里东山再起,我也可以,只要重整旗鼓,我yi定能重振元朝,恢复我祖先的光荣
但这个梦想还没有到达它的目的地,就在中途破灭了。
梦想破灭的地方叫土剌河,脱古斯帖木儿在这里遇到了yi个叫也速迭儿的蒙古人,让他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个蒙古人终结了北元。
也速迭儿到底是什么人呢,我们还要从yi百多年前说起:
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军攻击钓鱼城,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城池没有攻下,自己却被城中发射的炮石击伤,加上水土不服,不久就死去了。
蒙哥的死造成了yi连串的后果,正在攻击南宋的忽必烈立刻收兵回去争夺汗位,而他的竞争者就是自己的弟弟阿里布哥,在这场王位争夺战中,阿里布哥战败,被幽禁而死。忽必烈最终成为了元朝的开国皇帝,他胜利了。
相对于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子孙称黄金家族的其他子孙而言,他的胜利延续了上百年,即使在被明军赶出中原之后,他的子孙始终牢牢地把握着至高无上的大汗之位。
但失败者是不会永远失败的,忽必烈的胜利在土刺河结束了,结束它的就是也速迭儿。他十分干净利落的杀死了脱古斯帖木儿和他的儿子天保奴,并夺走了大汗的宝座。
这个也速迭儿是脱古斯帖木儿的亲戚,但他还有yi个身份,他是阿里布哥的子孙。yi百多年过去了,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仇恨往往比爱更有生命力,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这yi点。
也速迭儿杀死脱古思帖木儿后,自己当上了蒙古大汗,称卓里克图汗。但他的胜利也没有延续多久,不久死去,而死亡的魔咒似乎就此附在了黄金家族的身上,他的继任者也都在登基不久后就死掉了,黄金家族的最后yi位继承者坤帖木儿死于建文四年1402,他的部将鬼力赤篡夺了汗位,取消了元的国号,恢复了鞑靼的古称。
元就此灭亡了,黄金家族的光辉消散了。
196年前,铁木真在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召开大会,他豪情万丈的看着臣服于他的诸侯,大声宣告自己即蒙古国大汗位,他从此成为了蒙古的统治者,铁木真这个名字不再被人们提起,取而代之的是伟大的成吉思汗。
这个名字从此响遍了整个世界,从东亚到中亚c西亚,再到东欧,黄金家族和它的士兵们呼喊着这个伟大的名字征战全世界,横跨欧亚的帝国就此建立。
然而还不到两百年,这个大帝国和统治帝国的家族就此衰败了,这个曾经的庞然大物只剩下了捕鱼儿海的逃亡,土刺河的背叛和谋杀,和那夕阳下形单影只的身影。
结束了,yi切都结束了。
蓝玉开始班师,这yi战使他的名望达到了顶峰,从此他不会再被人说成徐达第二或者常遇春第二,他的名字将和这些名将yi起为人们所传颂。
捕鱼儿海战役是蓝玉yi生的最高点,但在此之后,他却频频出错,最终走向了毁灭的终点。
第二十yi章 蓝玉的覆灭
蓝玉的昏着
昏着是围棋用语,它的意思是指高明的棋手出现不该有的错误,把这个词用在蓝玉身上是很合适的,离开战场后,这位英明神武的大将军似乎就和任意妄为这个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归途中,蓝玉干出了yi件颇为让人不耻的事情,他欺负了元主的老婆,而这位女性性情也甚是刚烈,自杀了。俬 元主妃,妃惭自尽死
蓝玉的行为违反了朱元璋的民族政策,也十分不得人心,朱元璋十分愤怒,但由于考虑到蓝玉功劳很大,便没有去更深的追究他,而蓝玉却以为这是默许的表现,更加猖狂起来。
此后,他的这类表演越来越多,在他回到喜峰关口时,由于已经是黑夜,守关的官员休息了,听到有人叫关就立刻跑去开门,而蓝玉却干出了谁也想不到的事情。
他命令自己的士兵攻击关卡,打破城墙强行闯入,还颇为洋洋自得。
这就太过分了,守关的官员也是人,人家已经跑去开门了,而你连yi会都不愿意等,难道你是赶去救火不成
这两件事让朱元璋十分恼火,他原来准备封蓝玉为梁国公,为了警告蓝玉,他把梁字改成了凉字,大家从中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对蓝玉态度的转变。
蓝玉似乎也应该有所警觉了,但他却注定是个有两分颜se 就要开染坊的人。不但继续放任自己的行为,居然还把手伸到了军权上,他不经过朱元璋的允许,在军队中任命自己的亲信官员,布置自己的势力。
这yi切自然没有逃过锦衣卫的眼睛,于是朱元璋开始考虑怎么处理这个胡惟庸第二了。
蓝玉是yi个优秀的将领,却在获得成功之后做出如此多不法的事情,似乎是难以理解的。但其实只要联系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纳哈出投降事件,就能合理的解释蓝玉的行为。
从宴请纳哈出时的傲慢到喜峰关的骄狂,我们可以给蓝玉下yi个结论,那就是:这是个粗人。
所谓粗人,不是指他没有文化或是行为粗鲁,而是指他的行为欠考虑,为人处事不通人情,属于那种想了就干,干了再想的人。其实他的性格yi向如此,就算不在这件事上犯错误,迟早也会在那件事上捅漏子。
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吧,而关键问题在于,蓝玉的命运并不完全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在很大程度上,他的生死只取决于朱元璋的容忍和耐心,而朱元璋并不是个有耐心的人。
蓝玉很快就犯了新的错误,朱元璋考虑到蓝玉的功劳,破例封给他太子太傅的官衔,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这是个从yi品官职,yi般官员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可以说已经是位极人臣了。
而蓝玉就像吃错了药似的,居然在很多人面前大叫:“以我的功劳难道不能给个太师吗”我不堪太师耶
这就不是要求进步了,是嫌自己活得太长。
朱元璋再也不能忍受了,如果他还能忍,他就不是朱元璋了。
他又yi次亮出了屠刀。
要说明的是,在历史上,蓝玉被杀的原因还有另外yi种说法,据明通鉴记载,蓝玉被杀和燕王朱棣有莫大的关系。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的行事方法和手段都很接近朱元璋,所以很多人都说他最像朱元璋,此人后来的故事大家应该也有所了解了,这里先不说他,后面自有专题介绍。
蓝玉是常遇春的禸 弟,而常遇春的女儿又是太子朱标的妃子,所以蓝玉和太子的关系很好,在出征纳哈出回来后,这位仁兄找到太子,对他说:“燕王不是yi般人,迟早是要造反的,我找过人望他的气,有天子气象,你yi定要小心。”
蓝玉算是够朋友,把这些话对太子说了,只是希望太子小心,但他忘记了yi句成语“疏不间亲”,你蓝玉最多不过是个外戚,怎么能和亲兄弟比
太子后来在闲聊时把蓝玉对他说的话告诉了燕王朱棣,于是朱棣便狠狠地告了蓝玉yi状。朱元璋在朱棣的挑拨下才对蓝玉动手。
当然这只是yi种说法,在我看来,蓝玉被杀的主要原因应该还是他的骄纵不法,无论如何,朱元璋决定要对蓝玉下手了。
既然决定要动手,先要给蓝玉yi个罪名,毕竟程序还是要走的。总不能无缘无故就拉出去砍头,如果要告蓝玉小偷小摸,应该不会有人相信,而当时包二奶等生活作风问题似乎还是yi种荣耀。
看来还是谋反这个罪名好yi点,标题醒目,主题鲜明,且方便实用yi看就懂,我们yi直用它。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洪武四大案的最后yi案蓝玉案终于拉开了序幕。
无数人头即将落地。
在锦衣卫告发后,朱元璋很快就逮捕了蓝玉,并将他下狱审理,公正的说,蓝玉狂妄不法是有实据的,但谋反实在没有真凭实据。作为yi个新贵将领,没有深厚的根基,没有充足的准备,蓝玉是不敢造反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估计蓝玉在牢里是挨了不少黑棍的,因为这个本来没有谋反打算的人居然写出了长篇供词,不但说明了自己造反的企图,还供出了企图谋反的方式c地点,看来他在监狱中应该出演了yi次监狱风云的主角。
既然蓝玉招认了,那就杀了蓝玉结案吧。可就如前面所说,如果朱元璋真的这样做了,他也就不是朱元璋了。
但凡谋反,肯定不会只有yi个人的,这就是线索,就要查下去,于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出来了,锦衣卫搞这yi套也是十分有经验的具体艹 作过程及方法参见胡惟庸案件。
最后yi共搞出多少人呢,经查,蓝玉同党共yi万五千人。从这个数字看,蓝玉平时的人际关系还是不错的。
蓝玉本人被灭族,被他牵连的人数不胜数,因此案被杀的共有yi个公爵,十三个侯爵,两个伯爵,各级官员更多,那些在胡惟庸案中幸存下来的人曾经心存侥幸,但他们不会想到的是,自己也不过多活了十几年而已,终究没有逃过这yi刀啊。
这些因为蓝玉案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