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第8章 西山经(4)
作者:于江山主编书名:山海经更新时间:2020/07/08 11:52字数:2622
【注释】
1蓐收:古人认为它就是金神,长着人面,虎爪子,白se 毛皮,拿着钺,管理太阳的降落。2婴短之玉:也叫婴垣之玉。“垣”、“短”可能都是“脰”之误。而婴脰之玉,就是可制作脖颈饰品的玉石。婴,环绕。脰,颈项。3红光:就是蓐收。
【译文】
再向西二百九十里,是泑山,天神蓐收居住在这里。山上盛产一种可用来作为颈饰的玉石,山南面到处是瑾、瑜一类美玉,而山北面到处是石青、雄黄。站在这座山上,向西可以望见太阳落山的情景,那种气象雄浑,由天神红光所掌管。
【原文】
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无艹 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其音如夺1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2。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服之使人不厌3,又可以御凶。
【注释】
1夺:竞取,争取。这里是超出,压倒的意思。2瘅:通“疸”,即黄疸病。3厌:通“魇”,梦中遇可怕的事而呻吟、惊叫。
【译文】
向西行一百里水路,便到了翼望山,山上没有花艹 树木,到处是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一般的野猫,只长着一只眼睛却是三条尾巴,叫作,发出的声音好像能赛过一百种动物的鸣叫,饲养它可以辟凶邪之气,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黄疸病。山中还有一种禽鸟,长得像普通的乌鸦,却长着三个脑袋、六条尾巴,并且喜欢笑,叫作,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做噩梦,还可以辟凶邪之气。
【原文】
凡西次三经之首,自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状皆羊身人面。其祠之礼:用一吉玉1瘗,糈用稷2米。
【注释】
1吉玉:带有符彩的玉。2稷:即古代主要食用作物之一的粟,俗称谷子。
【译文】
总观西方第三列山系的首尾,从崇吾山起到翼望山止,一共二十三座山,途经六千七百四十四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羊的身子人的面孔。祭祀山神的典礼,是把祀神的一块吉玉埋入地下,祀神的米用稷米。
【原文】
西次四经之首,曰隂 山,上多榖,无石,其艹 多茆1、蕃2。隂 水出焉,西流注于洛。
【注释】
1茆:即莼菜,又叫凫葵,多年生水生艹 本植物,叶椭圆形,浮生在水面,夏季开花,嫩叶可食用。2蕃:即蕃艹 ,像莎艹 而大一些,生长在江湖水边,大雁以它为食。
【译文】
西方第四列山系的首座山,是隂 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构树,但没有石头,这里的艹 以莼菜、蕃艹 居多。隂 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洛水。
【原文】
北五十里,曰劳山,多茈艹 1。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注释】
1茈艹 :即紫艹 ,可以染紫se 。
【译文】
向北五十里,是劳山,这里有茂盛的紫艹 。弱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洛水。
【原文】
西五十里,曰罢谷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
【译文】
向西五十里,是座罢谷山,洱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洛水,水中多出产紫se 美石、碧se 玉石。
【原文】
北百七十里,曰申山,其上多榖柞,其下多杻橿,其阳多金玉。区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译文】
向北一百七十里,是座申山,山上是茂密的构树和柞树,山下是茂密的杻树和橿树,山南面还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区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原文】
北二百里,曰鸟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楮,其隂 多铁,其阳多玉。辱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译文】
向北二百里,是座鸟山,山上到处是桑树,山下到处是构树,山北面盛产铁,而山南面盛产玉石。辱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原文】
又北百二十里,曰上申之山,上无艹 木,而多硌1石,下多榛楛2,兽多白鹿。其鸟多当扈,其状如雉3,以其髯4飞,食之不眴目5。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
1硌:石头很大的样子。2榛:落叶灌木,结的果实叫榛子,近球形,果皮坚硬,木材可做器物。楛:一种树木,形似荆而赤茎似蓍,木材可以做箭。3雉:俗称野鸡。雄性雉鸟的羽毛华丽,颈下有一显著白se 环纹。雌性雉鸟全身褐se ,体形较小,尾也较短。善于行走,但不能长时间飞行。肉可以食用,而尾羽可做装饰品。4髯:脖子咽喉下的须毛。5眴目:即瞬目,眨眼睛。
【译文】
再向北一百二十里,是上申山,山上没有花艹 树木,到处是大石头,山下是茂密的榛树和楛树,野兽以白鹿居多。山里最多的禽鸟是当扈鸟,长得像普通的野鸡,却用髯毛当翅膀来飞,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眨眼睛。汤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原文】
又北百八十里,曰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是山也,多木无艹 ,鸟兽莫居,是多众蛇。
【译文】
再向北八十里,是诸次山,诸次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这座诸次山,到处生长着树木却不生长花艹 ,也没有禽鸟野兽栖居,但有许多蛇聚集在山中。
【原文】
又北百八十里,曰号山,其木多漆1、棕,其艹 多药2、3、芎4。多汵石5。端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注释】
1漆:这里指漆树,落叶乔木,从树干中流出的汁液可作涂料用。2药:白芷的别名,是一种香艹 ,根称白芷,叶子称药,统称为白芷。3:一种香艹 。4芎:一种香艹 ,生长在四川地区的叫作川芎,在茎叶还细嫩时称蘼芜,当叶子长得宽大时称江蓠。3汵石:一种石质柔软如泥的石头。
【译文】
再向北一百八十里,是号山,山里的树木大多是漆树、棕树,而艹 以白芷艹 、艹 、芎艹 居多。山中还盛产汵石。端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原文】
又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其隂 多铁,其阳多铜,其兽多白狼白虎,其鸟多白雉白翠。生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译文】
再向北二百二十里,是座盂山,山北面盛产铁,山南面盛产铜,山中的野兽大多是白se 的狼和白se 的虎,禽鸟也大多是白se 的野鸡和白se 的翠鸟。生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原文】
西二百五十里,曰白於之山,上多松柏,下多栎檀,其兽多牛、羬羊,其鸟多鸮。洛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渭;夹水出于其隂 ,东流注于生水。
【译文】
向西二百五十里,是座白於山,山上是茂密的松树和柏树,山下是茂密的栎树和檀树,山中的野兽大多是牛、羬羊,而禽鸟以猫头鹰之类的居多。洛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南面,然后向东流入渭水;夹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北面,向东流入生水。
【原文】
西北三百里,曰申首之山,无艹 木,冬夏有雪。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白玉。
【译文】
向西北三百里,是座申首山,没有花艹 树木,而冬季夏季都有积雪。申水从这座山上发源,潜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白se 玉石。
【原文】
又西五十五里,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是多白金白玉。
【译文】
再向西五十五里,是座泾谷山。泾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渭水,这里多出产白金和白玉。
【原文】
又西百二十里,曰刚山,多柒木1,多琈之玉。刚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是多神2,其状人面兽身,一足一手,其音如钦3。
【注释】
1柒木:漆树。“柒”即“漆”字。2神:就是魑魅一类的东西,而魑魅是传说中山泽的鬼怪。3钦:“吟”字的假借音,呻吟之意。
【译文】
再向西一百二十里,是座刚山,到处是茂密的漆树,多出产琈玉。刚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渭水。这里有很多神,形状是人的面孔野兽的身子,长着一只脚一只手,发出的声音像人呻吟。
【原文】
又西二百里,至刚山之尾。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蛮蛮1,其状鼠身而鳖首,其音如吠犬。
【注释】
1蛮蛮:属于水獭之类的动物,与上文的蛮蛮鸟同名而异物。
【译文】
再向西二百里,就到了刚山的尾端。洛水就发源于此,然后向北流入黄河。这里有很多的蛮蛮兽,长得像普通的老鼠却长着甲鱼的脑袋,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
【原文】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鞮之山,上多漆木,下多金玉,鸟兽尽白。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1,可以御凶。
【注释】
1眯:梦魇。
【译文】
再向西三百五十里,是座英鞮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漆树,山下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禽鸟野兽都是白se 的。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陵羊泽。水里有很多冉遗鱼,长着鱼的身子,蛇的头和六只脚,眼睛像马耳朵,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睡觉不做噩梦,也可以辟凶邪之气。
【原文】
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其阳多玉,其隂 多雄黄、白玉及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是食虎豹,可以御兵。有木焉,其状如棠,而员叶赤实,实大如木瓜1,名曰櫰木,食之多力。
【注释】
1木瓜:木瓜树所结的果子。这种果树也叫楙树,落叶灌木或乔木,果实在秋季成熟,椭圆形,有香气,可以吃,也可入药。
【译文】
再向西三百里,是座中曲山,山南面盛产玉石,山北面盛产雄黄、白玉和金属矿物。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马却长着白身子和黑尾巴,一只角,老虎的牙齿和爪子,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的响声,叫作,是能吃老虎和豹子的,饲养它可以辟兵器。山中还有一种树木,长得像棠梨,但叶子是圆的并结红se 的果实,果实像木瓜大小,叫作櫰木,人吃了它就能增添气力。
【原文】
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蝟毛,名曰穷奇,音如嗥1狗,是食人。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2;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注释】
1嗥:野兽吼叫。2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尾耳。
【译文】
再向西二百六十里,是邽山。山上有一种野兽,长得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叫作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是能吃人的。濛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哪里就会有水灾。
【原文】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茓 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鳋鱼,其状如鳣鱼1,动则其邑有大兵。滥水出于其西,西流注于汉水,多之鱼,其状如覆铫2,鸟首而鱼翼鱼尾,音如磬石之声,是生珠玉。
【注释】
1鳣鱼:一种形体较大的鱼,大的有二三丈长,嘴长在颔下,身体上面有甲,无鳞,肉是黄se 的。2铫:即吊子,一种有把柄有流嘴的小型烹器。
【译文】
再向西二百二十里,是座鸟鼠同茓 山,山上有很多白se 的虎、洁白的玉。渭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生长着许多鳋鱼,长得像一般的鳣鱼,在哪个地方出没哪里就会有大战发生。滥水从鸟鼠同茓 山的西面发源,向西流入汉水,水中有很多鱼,长得像反转过来的铫,但长着鸟的脑袋和鱼一样的鳍及尾巴,叫声就像敲击磬石发出的响声,能吐出珠玉。
【原文】
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叶如榖,其实大如瓜,赤符1而黑理,食之已瘅,可以御火。其阳多亀 ,其隂 多玉。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砥砺2。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名曰孰湖。有鸟焉,其状如鸮而人面,蜼3身犬尾,其名自号也,见则其邑大旱。
【注释】
1符:“柎”的假借字,花萼。2砥砺:两种磨刀用的石头。细磨刀石叫砥,粗磨刀石叫砺,后一般合起来泛指磨刀石。3蜼:传说中的一种猴子,似猕猴之类。
【译文】
向西南三百六十里,是座崦嵫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丹树,叶子像构树叶,结出的果实像瓜大小,红se 的花萼却带着黑se 的斑纹,人吃了它就可以治愈黄疸病,还可以辟火。山南面有很多乌亀 ,而山北面到处是玉石。苕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磨刀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马,但长有鸟的翅膀、人的面孔、蛇的尾巴,喜欢把人抱着举起,叫作孰湖。山中还有一种禽鸟,长得像一般的猫头鹰而长着人的面孔,蜼一样的身子,拖着一条狗尾巴,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己的名字,在哪个地方出现哪里就会有大旱灾。
【原文】
凡西次四经自隂 山以下,至于崦嵫之山,凡十九山,三千六百八十里。其神祠礼,皆用一白鸡祈,糈以稻米,白菅为席。
【译文】
总计西方第四列山系,从隂 山开始,直到崦嵫山为止,一共十九座山,途经三千六百八十里。祭祀诸山山神的典礼,都是用一只白se 鸡献祭,祀神的米用稻米,拿白茅艹 来做神的坐席。
【原文】
右西经之山,凡七十七山,一万七千五百一十七里。
【译文】
以上是西方亲列山脉的记录,总共七十七座山,一万七千五百一十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