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栋梁 第五十章 勾兑

作者:米糕羊书名:乱世栋梁更新时间:2020/10/24 20:39字数:1527

  

xo小说 www.23xo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午后,阳光灿烂,李笠坐在窗边,看着案上摆着的一排长颈玻璃瓶。

这长颈玻璃瓶带着木瓶塞,其外观,看上去就和后世啤酒瓶差不多,只不过玻璃透明,而不是深绿se 。

玻璃杯中,盛着颜se 不同的液体,都是酒。

分别为目前常见的浊酒、绿酒、黄酒、葡萄酒,以及新颖的“白酒”。

白酒无se 透明,故而得名,和这个时代的其他酒类不同,白酒并不是酿造酒,而是蒸馏酒。

这个时代常见的酒,酒劲很小,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度数低”,所以常有牛人一日喝酒数斛而不醉。

李笠仔细调查过,发现这个时代常见的酒,类似于后世的酒精饮料,或者啤酒。

蒸馏酒很少见,不过蒸馏器倒是已经有了,只是常被炼丹术士用于提取各类“精华”,似乎没人用来提升“酒劲”。

不懂酿酒的李笠,知道蒸馏酒的概念,也知道什么是蒸馏,于是请了许多酒匠,不停的摸索,终于摸索出可行的蒸馏工艺。

以此作为摇钱树。

酿造酒的酒精浓度较低,而白酒的酒精浓度较高,给人的口感截然不同,且酒劲很猛,让人喝过之后难以忘怀。

根据李笠亲自给出的定义,这就是“高度酒”。

因为白酒酒劲很猛,其他酒都比不过,且酒劲的“度数”又分高低,故而合适不同酒量的酒徒,一经推出,广受欢迎,供不应求。

于是,寒山城里最受欢迎的“特供商品”,就是这种本地出品的“烈酒”。

其中,酒精浓度极高、据说都能直接点燃的“烧酒”,更是成为不良奷 商盈利的宝贝。

他们用这种烈酒来勾兑,一坛烈酒可以勾兑出数坛“低度酒”,再拿出去销售,获利不菲。

于是,在酒精利益的双重驱动下,对于白酒以及烧酒的疯狂抢购,导致市面上所有商家都很难有现货。

能够稳定购买白酒(含烧酒)的特供商家,成了奷 商们利益来源的保障,于是,高价收购兑换券,就成了奷 商们获取暴利的唯一途径。

市面上获取兑换券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廨:公廨将一定数额的兑换券,折做俸禄发放给官吏们。

现在,因为兑换券和烈酒画上了等号,出征、临战常以酒提气的军人,也开始痴迷兑换券。

军府顺应“军心”,开始以兑换券替代部分军饷进行发放,此举大受欢迎。

加上酿酒作场故意控制烈酒的投放量,人为制造供需矛盾,进一步刺激奷 商们对兑换券的“高价收购”。

一番艹 作下,击鼓传花的游戏愈发热闹,参与游戏的人越来越多,人人都觉得自己能在鼓声结束前把花传递出去。

所以要趁着行情看涨,利用兑换券多买烈酒,以此赚钱。

李笠掌握着酿酒技术,也控制着烈酒的产能,所以,有信心把这个游戏维持下去。

但是,酿酒需要消耗大量粮食,粮食暂时无法自给自足的徐州,需要外购粮食,来养活脱产军人、工商业者。

外购粮食的份额,终究不能无限制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把宝贵的粮食分出来酿酒(制酒),风险还是不小的。

这一点,但凡有些见识的人都能看出来,于是,对烈酒的抢购愈发疯狂。

这也是击鼓游戏的一部分游戏禸 容,谁都知道鼓声会停,却都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所以,要趁着兑换券还有信誉,尽可能多囤积烈酒。

没错,奷 商们现在开始大量囤积烈酒,而不是立刻转卖。

这些奷 商自己也在控制烈酒流向市面的数量,以此哄抬酒价。

他们越是哄抬酒价,兑换券就越炙手可热,李笠不需要干预什么,“市场”自己就把兑换券的价值抬高了。

对此,李笠不觉得意外,因为在另一个地方,此情此景已经上演了一次。

现在的梁国,能买到烈酒的地方就只有两处,一处是饶州鄱阳,一处是徐州寒山。

鄱阳的烈酒,被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奷 商疯狂抢购,而寒山的烈酒,一定会被两淮地区的奷 商疯狂抢购。

李笠将盛着各类酒的瓶子放入专用木架上,刚坐下,祖珽在外候见。

。。。。。。

阳光依旧灿烂,李笠在书房里,听祖珽讲起齐国神武皇帝高欢的一些往事。

高欢出身微寒,为怀朔镇的一个破落兵户,很穷,没有前途可言。

结果,高欢某日在城头站岗放哨时,被路过的富家女郎娄氏看中了,而且是一见钟情。

娄氏年轻貌美,按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白富美,看中了样貌英俊、身材高大的穷小子高欢。

高欢得了这个从天而降的姻缘,境遇有了极大改变,有了老丈人的钱袋子打底,便不断结交边地豪杰。

后来,六镇之乱爆发,高欢和亲朋好友们,不可避免地卷入乱世旋涡,最后脱颖而出,成了把持朝政的权臣。

昔日的狐朋狗友,也都身居要职,自称为晋朝南阳王司马模八世孙的司马子如,便是其一。

某日,高欢外出归来,得府里婢女告状,说世子高澄,与高欢宠妾郑氏俬 通,并有另外婢女作证。

郑氏出身荥阳郑氏,为世家女郎,容貌出众,原为王妃,后守寡,然后成了高欢的战利品,极受宠爱。

高欢得知此宠妾被儿子染指,气得七窍生烟,把年方十五的高澄打了一百棍,连带把黄脸婆娄氏也恨上,连面都不见。

高欢和另一个宠妾尔朱娥英(曾经是皇后)有一子高浟,便想废了高澄,让高浟当世子。

高澄走投无路,找到“世叔”司马子如救火。

司马子如很快就搞定了老伙计,理由则很奇葩:我儿子消难,也睡过我的小妾,多大点事嘛!

又提起娄氏当年与高欢患难与共的旧事,提醒高欢,娄氏娘家人如今也是左臂右膀。

而且高澄这小子能力极强,将来继承家业,绝对是不二人选,何必为一个小妾闹成这样。

高欢也过了气头,把告状的婢女“处理”掉,一家人继续好好过日子。

依旧宠爱郑氏。

李笠听到这里,真是对高家的价值观刮目相看,不过事情的重点不在于此,而是司马子如那睡过自己父亲小妾的儿子,司马消难。

因为前不久,司马子如在北豫州(治虎牢)刺史任上叛逃,逃入梁国豫州(治悬瓠),现在,人已经到了建康。

司马子如作为勋贵之子、齐国驸马,居然叛逃,其中必有缘故。

具体缘故,李笠不清楚,因为公文里只说了结果,不可能说原因。

所以李笠把祖珽从单父叫来,让对方好好介绍一下司马消难其人,看看司马消难叛逃一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毫无疑问,司马消难得罪了齐帝,不得不出逃。”这是祖珽的判断,不过他离开齐国已有一年多,不清楚最近发生了什么。

“下官以为,一定是齐帝铲除异己,司马消难受了牵连。”

说完,祖珽问:“君侯,是否朝廷要因此有所动作?”

事关机密,不过李笠不打算瞒,因为也瞒不了多久:“没错,朝廷准备出兵北伐,第一个目标,是齐国的北豫州。”

“虎牢?这可是洛阳东面门户...”祖珽喃喃着,片刻,瞪大眼睛:“莫非,周军出潼关取洛阳,官军取虎牢以东...河南之地?”

“君侯的徐州军,此次是做偏师,给人打下手?”

“主攻,莫非是沔北的王僧辩,亦或是淮西的...陈霸先?”

“对,我给人打下手。”李笠点点头,对祖珽的战略判断能力很满意。

不愧为高欢、高澄父子接连任用的才子,虽然品行恶劣。

“相王已经跟我打了招呼,公文前几日送到,让我做好准备,协助朝廷北伐军,收复河南。”

李笠所称“相王”,指的是辅政藩王萧绎,萧绎虽然不是尚书令,却录尚书事,就是宰相级别宰辅,而担任宰相的藩王,又称“相王”。

坐镇沔北的王僧辩,给萧绎当了多年僚佐,算是故吏。

如今萧绎再次录尚书事,想要开疆扩土积累政绩,自然要让手头上最能打的大将王僧辩冲锋在前。

而周国之前已经和梁国握手言和,前不久周国遣使到建康,告知梁国定于今年春末,进攻洛阳。

所以,这次是梁、周两国联合行动,共击齐国,各取所需。

至于李笠,因为鄱阳王死了,朝中无人,自然就靠边站,给红花当绿叶。

不,绿叶是陈霸先的豫州军来当,打助攻。

李笠的徐州军负责望风,进攻濮阳,构成渡河进攻邺城的态势。

以此迫使齐军分兵隔河对峙,无法全力支援河南。

也就是说,李笠变成了用来勾兑的烈酒,勾兑出的酒,贴别家的牌子,被别人拿去换钱(军功)。

祖珽听到这里,明白李笠叫自己回来的原因了,而不是仅仅打听司马消难其人其事。

他面se 凝重:“君侯,下官得先问一些事情,才好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