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卖个包子 新年
作者:蜂蜜乌龙茶书名:我只是想卖个包子更新时间:2020/10/30 17:34字数:3122
xo小说 www.23xo .com,最快更新我只是想卖个包子最新章节!
新年
姜锦是真没想到那王家竟然还没死心, 又请了一波媒婆来说, 要说上次也差不多是撕破脸了, 一般的人家, 只要稍微要点脸, 也不至于上门。
也不知道那王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真穷到那个份上?
这次的媒婆比黄媒婆倒是好点, 只没住口的夸王家的诚意——连脸都不要了的连番上门提亲,当然是很诚意的。
当然,姜锦心里也明白, 看着媒婆还算讲理,想了想便道,“王家的婚事横竖是不成的, 我倒是立意自择婿自立门户, 大娘有合适的倒不妨提给我,这谢媒钱我也不会比王家少。”
那媒婆没想到姜锦突然说了这话, 很是吃了一惊, “姑娘这样的品貌家底儿, 若是手嫁人, 虽然是二嫁,也能找个不错的, 这招赘可就不同了。”
姜锦却另有打算, 她这人性情冷, 前世虽然结婚前跑了个新郎,但实际上她也并不真心爱他, 这辈子女子生存境况如此,她心中也有数,更不指望能找个真心人。
她更看重自己的生活,譬如那定南侯府,看着光鲜,实际上又怎样?
说到底,落到实处才最重要。让她嫁过去听人摆布,那还不如她自己个儿当家做主过日子,穷也是一碗饭,富也是一碗饭,其实也差不多。
现在提了个这个,一则堵了王家的口,一则也是满足自己的心意,至于人选,且不急,慢慢的挑就是了,总挑个老实厚道没有极品亲戚的才好。
那媒婆见姜锦眉眼间已经拿了主意,心下虽然觉得有几分可惜,倒也没多说什么,她活到五十几岁了,心知但凡能在外面立得住的女人,没个软柿子,王家这多半是白费了心思了。
等送走这媒婆,姜锦心里盘算了一下,叫宋嫂去看了下王家铺子的生意如何,便猜出王家又过来提亲的原因了。
那王家开的铺子一边卖熟食一边卖面食,原本也卖包子,和馒头面饼等一起卖的,虽然不起眼一天里也能卖百把个。
如今姜锦开了包子店,不仅那包子基本上卖不出去,油饼的销量也受了影响,他那包子和姜锦卖的价格是一样的,因为面和馅子都偷工减料,包子难吃了不止十倍,如何卖得动。
因此这一日下来,王家铺子就少赚了三百文。那王家赚钱的大头虽然在各种熟食上,可这一日少了三百文也够让王家大爷心疼了,因此便又找了个媒人上门。
姜锦对此苦笑不得,但也不以为意,不想竟渐渐的传出来流言说她拿了王家做包子的秘方作为聘礼,然后人又不嫁了,有了王家做包子的秘方,姜锦才能把包子做的这么好吃。
然后这流言很快就消散了——王家要有这秘方,包子做的和姜锦开的包子店还能有那么大的差距?
这流言传开,倒是给姜锦打了一波广告,颇有些原本不知道姜锦的包子店,听了流言过来尝试了一次然后爱上的。
姜锦有了人帮手,又尝试推出了猪肉大葱包子,羊肉包子和豆沙包,销量也不错。猪肉大葱自然不用说,就是羊肉包子,用小羊羔肉做馅儿,口感很是不错,古人对羊肉的接受度还是挺高的,比猪肉更贵重些,颇有几个低级官员家里经常来买,也有那小官和低级武官当值的时候买几个肉包子揣着做午饭。而豆沙包作为甜食卖的不贵,不少当爹娘买来哄孩子,一天也能卖差不多一百多个。
只是糖的价格贵些,现在蔗糖提纯的水平还不行,不过这也不是姜锦暂时能管的着的事情。
新的包子品种开发外加口碑相传,客人越来越多,因此到了腊月十五,店铺里的纯利润一天稳定能在一千五百文左右。
不得不说,这可真出乎姜锦预料了,但是想想也不奇怪,虽然古人也有很多美食,但多半在世家名门敝扫自珍,总体水平么,看看定南侯夫人王氏就知道了。
而且姜锦细致,冬日里大堂里虽然没有热炕,门上挂了毡子暖帘,屋里放了好几个热火盆,一进屋来不说温暖如春,也比外面寒风凛冽好得多,这是不少小饭馆做不到的。同样是吃饭,在温暖的屋里,来上三个热腾腾的大包子,咬一口肉汁充沛,菜蔬新鲜,再来喝一口小米汤,对于食客来说,也颇能驱散冬日的寒冷。
生意红火,姜锦当然很开心,柳叶就更欢喜了,她本来觉得一天能赚一百甚至几十钱就很满意了,没想到生意这么好,更是鼓足了干劲。
她的心情不错,定南侯府众人的心情也不错,长宁郡主和陆齐林终于定亲了,在历经波折之后,定南侯府还赏了下人过年双份月钱,传到外面,姜锦也得了消息,柳叶颇有几分不忿,姜锦却不以为意。
倒是柳叶忍不住念叨了几次阿容,让姜锦心里有些难受。当时柳叶为了救自己出事,姜锦承认是有些迁怒阿容了,然而时间过去一个多月了,柳叶除了腿上留了疤,其实人也没大问题,反而经常念叨阿容,姜锦心里也有几分难过。
只是不管是当初出事后打听,还是现在姜锦托常来他这边的常客,几个经常过来买包子的打听,都没有消息。姜锦也没什么办法,她这样的女子,在古代自己立足都不容易,更别提去在茫茫大海里找人了,只能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萧颜过了几日也知道了姜锦还托人打探自己的消息,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他这样的人和姜锦说到底也是云泥之别,当时境况也特殊,本就该就当一切没发生过,何况他现在的处境也不算好,真和姜锦相认,对她也没多少好处。
萧颜把玩着手上的羊脂白玉镯子,轻叹了口气,还是让蒋二过去关照一下吧。一个开小包子铺的女子,有个皇子侍卫就足够能罩得住了,而且蒋二和姜锦早就认识,如今渐渐有些来往,也不惹人注意。
姜锦可不知道这么多,她最近忙的很,约到年底,生意越好,竟有几日一日能挣二两银子。这腊月里生意格外好,柳叶和宋嫂也特别有干劲,姜锦便足足开到腊月二十九才停了业。
不过过年要准备的东西,姜锦也忙里偷闲都准备下了,连送到各处的年礼也备好了。
惠宁师父那边因为庵里,便送了五十斤米五十斤面五斤油,礼物虽然不重,但是够实在。赵二处姜锦送了一只鸡两条鱼,赵二回了她十斤肉,比姜锦送过去的还贵点。
关键是在蒋二处,姜锦从出定南侯府就得了蒋二的帮助,之后蒋二又帮忙解围,搬家又送重礼,姜锦也不知道送什么礼物才好。
斟酌了半天,姜锦准备了一只猪腿,一腔羊,想想蒋二一个皇子侍卫,也算是武将,肯定对武器感兴趣,便又从经常来她这里吃包子的胡人处买了柄胡刀。
这胡刀虽然那胡客给了不小的折扣,也花了姜锦十五两银子,毕竟刀其貌不扬,却是钢的,十分锋利,姜锦自己也买了一把小的留着防身。
说实话,这刀倒是真投了蒋二所好,可惜第二天,被他家七皇子亲切垂问了一下,他也只好把这胡刀送上。
然后,这胡刀就放在萧颜书房里了。
蒋二在背后暗暗吐槽自家主子小气,那么多年礼不看在眼里,竟然连把胡刀都不放过,然而对于萧颜来说,他觉得这年礼本来就是该给他的。
毕竟当初,是自己让蒋二这厮去帮姜锦这傻女人的,之后更是自己派了他给姜锦帮忙,这年礼,当然也该是自己的,自己没把猪腿要走就很厚道了。
姜锦还不知道围绕着自己的那个胡刀,还生了一场小波澜呢。
她现在和柳叶十分欢喜的清点家产,姜锦现在有田地不到五十亩,山地三十几亩,前铺后宅,两层铺面带两层小楼的宅子一套,本来手头现银还有一百多两,这段时间又挣了五六十两,便有接近二百两了,算来也差不多值个一千两。
相较于刚刚离开定南侯府,身上那十几两银子,身家翻了接近百倍,最大的一笔入账还得亏长宁郡主,不过后面这包子店生意做起来了后,来钱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主仆两人都十分欣喜,姜锦收拾好后,更是做了一下总结,“勤劳才能致富啊。”
不过因为手头有了余钱,姜锦便和柳叶商量着或者买地或者买宅子。柳叶倾向买地,姜锦却倾向买宅子出租。其实对于她们这种佃出去种地的,土地的收益其实不算很高,但是手中有地心中不慌,古代可不像现代这样,怎么说也要储备粮食。
最关键是,明年是皇帝的五十大寿,极有可能开恩科,而就算不开恩科后年也要科考了,到时候房租房价都会上涨,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如果不是手头的钱实在是有限,姜锦都挺想弄个公寓的,当包子店主和当包租婆也不冲突么。
柳叶被姜锦说服,主要是她也不觉得这事她该拿主意,便把这事放下了,去楼下帮宋嫂的忙。
今年有了钱,过年要准备好些年货姜锦也都准备了,宋嫂这会儿正在楼下大锅里炸年货。
炸素丸子,炸花生米,炸肉丸子,豆腐,炸鱼,炸酥肉,炸鸡,满满的炸了一大盆,整个院子里飘着油香肉香。
不仅他们家,别家也都在这几日炸好了年货,有的人家富足人口多,还卤了一大锅猪下水之类的,农村的还有杀年猪的,更是热闹。
姜锦也有好几年没过过年味这么充足的年了,也颇热衷,起码很热衷吃,拿了炸鸡蘸茱萸粉吃,又把刚刚炸好的大块的鱼肉拿来当饭吃。
柳叶本想说她两句,看着她尖尖的下巴,话到嘴边变成了,“酥肉炸的也不错,姑娘要不要吃点?”
她跟着姑娘出府的时候,心中其实也没什么底,只是想着姑娘小小的那么一只,就这么出了府,还怎么活?自己好歹健壮,给人洗衣服也能是给两人弄口饭吃。
然而她再想不到的是,自家姑娘竟然真能凭了自己的本事翻身,且不说那镯子,卖给王氏一顿饭一两银子和开个包子铺可真是结结实实的靠自家姑娘的本事。
等到这眼看着过年了,不仅吃饱穿暖,还吃的好,宅子也有了田地也有了铺子也有了,虽然和那定南侯府不敢比,但是在寻常百姓中也绝对是很过得去的日子了。
可是,自家姑娘也辛苦啊,虽然瞧着脸se 好了些,皮肤也白了些,人还是瘦瘦的,就是个子高了点,正该多吃点鱼啊肉啊,好好补补。
等到傍晚,在姜锦的要求下,做了小酥肉,其实就是把炸好的酥肉在汤碗里嫁了酱油料酒骨汤葱姜上笼屉蒸透,在等出锅的时候,再把香菜,葱丝姜丝,醋,香油加到里面去。
然后又拿炸鱼做了个红烧酥鱼,红烧汁浸入鱼肉外面的面粉里面,软而不烂,里面鱼肉因为有面粉包裹,十分的鲜嫩。
小酥肉,红烧酥鱼,炸花生炸丸子,醋溜白菜再加一碗滴了香油的鸡蛋疙瘩汤,二十九的晚上,姜锦也是吃的肚儿圆。
等到三十这一天就准备包饺子了,姜锦擅长包包子,饺子馅儿也难不倒她。
让宋嫂把一块七分瘦三分肥的猪肉剁成馅儿,姜锦泡发了木耳香菇,调了猪肉三鲜的馅儿,又拿韭菜豆腐鸡蛋海米做了海米素三鲜,又把酸菜清洗,煮过切碎过油做了酸菜猪肉馅儿的,还调了萝卜猪肉馅儿,白菜猪肉馅儿,又把头天留下的大花鲢去了鱼骨大刺细细的剁成泥和猪肉香菜一道儿做了个鱼肉馅儿。
包子的活计她就懒得干了,横竖柳叶有力气揉面又快又好,宋嫂手巧包的饺子小巧如元宝,她还的准备晚上的宴席呢。
等到傍晚的时候,先把准备好的公鸡用酱爆炒做了个酱爆鸡,然后又用干杂菇煮了排骨,清蒸了一整条鱼,临出锅的时候撒了葱丝和酱油醋,又做了个肉末蛋饼,鸡鱼肉蛋都全了。
姜锦还煮了个酸菜炖酥肉,炒了个蚂蚁上树,之前买了羊肉,做了个葱爆羊肉,古代冬天青菜少,姜锦买了些酸豆角干豆角干菜之类,做了梅干菜扣肉,酸辣豆角,胭脂萝卜丝,甜食也准备了八宝饭年糕豆沙包芸豆卷,总之是竭尽所能的做了一桌菜。
除此之外,姜锦还托人买了两坛子酒,这会儿的酒都黄酒或者果子酒多,度数也不高,过年喝点酒也没什么大不了。
天气冷,人也少,姜锦和柳叶商量了便把桌子摆在禸 院正厅炕上,宋嫂一开始还不敢坐,姜锦连番招呼才在炕沿上坐下,然后还没开始吃,先落泪了。
姜锦笑道,“宋嫂你可真是,大过年的,你就是高兴,也不该掉眼泪啊。”
宋嫂用擦了擦眼睛,笑道,“我是真没想到,我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柳叶闻言,也颇有同感,“反正我去年的时候,再没想到还有着样光景的。”
这话说的姜锦也是一酸,去年她和柳叶分吃一碗素饺子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呢,心里定了定神,方举杯笑道,“总会一年比一年好的,来喝一杯。”
三人举杯饮了一杯酒,然后开始吃菜,辛苦那么久了,这过年可得好好过。等吃到差不多了,宋嫂去下了个大团圆饺子,端上来一人一碗。
姜锦咬了第一个,就吃出个银锞子来,忙吐出来,看向柳叶和宋嫂,笑道。
“你们还做这彩头了?”
柳叶笑道,“你第一个就吃出银子来,看来姑娘新年肯定会大吉大利的。”
姜锦才不信自己运气那么好呢,这饺子是柳叶和宋嫂包的,也是宋嫂盛上来的,多半是做了什么记号的。不过这两人想玩这样的小把戏,姜锦也没什么意见,何况好彩头谁不喜欢?
各自吃了一碗饺子,三人又吃水果干果,可惜没有春节联欢晚会看,姜锦前世虽然也吐槽过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可是等到了古代才知道现在娱乐活动有多匮乏。
电影电视剧综艺晚会什么都没有,歌舞戏曲那也是大户人家才有的,他们这些小户人家想也别想。
因此姜锦和柳叶宋嫂就嗑瓜子聊天,倒得了个不错的消息,宋嫂娘家那边靠山,虽然不比南方,但各种菌菇十分多,宋嫂在娘家的时候经常进山采蘑菇采木耳等山货。
姜锦前世很喜欢吃蘑菇,这古代的蘑菇都是山上采的稀罕货,价格也非常贵,如果能人工养殖就好了。
见姜锦对宋嫂家乡很感兴趣,柳叶还有些酸,说自己家乡也有林子,狍子野兔可不少,还有山葡萄野果子。
只有姜锦对姜锦娘的家乡所知了了,只记得姜锦娘那边产布,有好多织户专门织布卖。
聊到姜锦开始打瞌睡,她也就去睡了,守岁这种事她不热衷,倒是宋嫂之前守过好几次,自告奋勇的守了半夜,也撑不住了。
小户人家的年结束的早,大户人家却是要闹的天快亮的,定南侯府尤其,儿子和长宁郡主的婚事定了,腊月二十八那天王氏总算是回了定南侯府。
不过对她这样的来说,好容易回到侯府,那是绝不能消停了,便借着这新年大宴上立了一回威,上演了一回王者归来。
在外甥女沈宝珠的扶着下,她一步步走到最上的面的位置,然后把庶子媳妇和丈夫的小妾挨个敲打了一遍。
定南侯得宠的妾室还好,毕竟有主仆之分,定南侯也没特别宠爱哪个小妾。定南侯的庶子媳妇有几个出身可很不错,忍不住暗损了王氏几句,差点闹起来了。
定南侯府的年宴本来就要到四更,这一出了点热闹,更是闹到了快五更,众人将将睡下,没多久,有官职诰命在身的就得进宮觐见了。
昨晚上闹的太晚了,定南侯府的众人来的就有那么一点儿晚,然后被大皇子那边的人嘲笑了一回。毕竟几位已经出宮居住的皇子都已经来了,这臣子还不到像话吗?若是普通大臣就罢了,这定南侯父子可是很得皇帝宠信呢,真是太对不起皇帝了。
这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被大皇子那边的人一说,还真有些不够恭敬,即使皇帝本人可能不会在意这种小事,但绝对有损名声。
因此还是陆齐林他表哥三皇子打了圆场,而太子看在新年的份上帮忙说了两句话,萧颜知道他那个皇帝爹的德行,也知道自己眼下的地位,并没开口,只是瞄了两眼定南侯父子眼下的青黑,很是怀疑这父子俩之前到底去干什么了。
讲真,以陆齐林的精明劲儿,真能忽悠的西南那些异族归顺吗?整日一副顾头不顾尾的样子,难不成还真的是靠女人起家的?
西南太远,而且那地方还是颇险恶的,萧颜派去的人到现在还没消息回来,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缘故。
要说萧颜的精神确实不错,在大家包括皇帝都困得昏头涨脑的时候,他还有心思算计这些。
他是成年皇子,母妃也早没了,大年夜不能留在宮中过年,回到王府里,连个伺候的女人都没有,未婚妻有过三个,可是妻子一个没有,孩子更不用说,孤零零的吃了一碗饺子就去睡了。
因此这一日新年大宴上,他倒是以美风姿和敏捷才出了个头儿。虽然是因为大家都很困,但是百官面前算是刷了一个好印象,连皇帝都多看了这个没怎么关注过的儿子几眼。
皇帝,他喜欢好看的人,这老七前几年还不起眼,现在看看长得是很好看啊,于是又多夸奖了几句。
大皇子虽然有意推这个弟弟出来给自己当刀还是微妙的感觉到了不爽,三皇子就更不用说了,倒是太子,十分平静,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命都不一定长的人,想那么多干什么。
然而皇帝的高看对萧颜也不一定是好事,当然也不能说是坏事。
之前因为萧颜有意低调,皇帝对他的印象更多是克死了三个未婚妻。如今一看,这七儿子都快二十了,还是孤家寡人一个人来参加新年大宴,实在太可怜了。
何况在皇帝看来,儿子还是自己的好,萧颜长得那么好,那些未婚妻挂了肯定是因为她们自己命不好,于是便透漏了口风再给萧颜定个亲,争取明年领着媳妇,最好领着孩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