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卖个包子 买房
作者:蜂蜜乌龙茶书名:我只是想卖个包子更新时间:2020/10/30 17:34字数:2500
xo小说 www.23xo .com,最快更新我只是想卖个包子最新章节!
买房
对于姜锦的想法, 孙老大夫第一反应是有点可惜。如果姜锦要想法子开店, 只怕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把精力放在学医上了。
但他也能理解姜锦, 他当初提议让姜锦学医, 也是担心她一个孤女, 没什么手艺, 好歹学点医术, 日后饿不着,他那会儿还不知道姜锦有这么个手艺呢。
但单纯从眼下的境况来说,孙老大夫还是支持姜锦的, 不然也不会那么说,毕竟学医不是一年两年,饭人都是要天天吃的。
姜锦得了孙老大夫的谅解, 也是松了口气, 她其实对学医很感兴趣,但是问题她在古代一穷二白, 还有两个拖油瓶, 终究不是自由身。
何况若是有钱, 她何必接了给王氏送饭的生意, 虽然挣了几十两银子,到底还是惹个麻烦。
若不是长宁郡主的那个镯子, 少不得还得省吃俭用一回。姜锦其实挺喜欢那个镯子的, 美玉宝石, 没有哪个女人不喜欢,不过眼下么, 她是准备如果不行的话,就把那镯子卖了或者当了,横竖也是死物。
路上有积雪,行人少,客人少,姜锦上午无事,就在想在那个地方或者租或者买个铺子,做些吃食。
因为前世的经验,还有她自己的那点执念,姜锦还是觉得可以开个包子铺,本地人也挺爱吃,而且本钱小,利润率其实不低,就是辛苦些。
可是穷人有什么本钱嫌弃辛苦?
姜锦不是没从苦日子过过来,她从福利院长大,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还没现在有钱呢。
之前她也问过赵二当下铺子买卖租赁的行情,铺面的价格比起租住的宅子又不是一个概念了。
赵二只是个小房产经济,了解的都是京城西北角的这一块儿。除开最热闹的那几个主要道路,像是孙家医馆这种临着大街,前铺后院,三间门脸儿三进房子,有厢房院子的,怎么也要四五百两,这个不用想,姜锦没那么多钱。
若是小巷子口的铺面,小点儿的,买下来几十到一百两不等,主要看后面跟的房子,这个姜锦倒是能置办的起,但是地理位置太差。卖吃食,尤其包子这种平价吃食,人流量挺重要的。
若是租,沿着大街的店面,不带后面的宅子,一年也要几十两银子,其实并不划算,还有那种小门脸儿,带一二间小房子,一年少些,也要十几二十两银子。
这种小门脸也有卖的,价格却不便宜,按大小,怎么也要一二百两银子,姜锦手头毕竟紧张,买了这种小房子,手头也就没剩多少钱了,而且也不合适住。
因此姜锦心里打的是那种典房的主意,一般是房东用钱急些,舍不得卖房子,或者房子并不好租赁,租金也不够使得,便把房子典给别人,或五年或十年,原样的把钱给了住户,租金就是利息了,若是不给钱,租户就得了这个房子的产权,跟去当铺当东西差不多,只是当的是房子。
一般这个典的钱,与房子本身的价值一半差不多,也就是小点的门面,几十两就能搞定了。
等到中午的时候,姜锦与赵二一说,赵二倒是赞同她的想法。只是有个问题,典房的毕竟比较少,不一定有合适的房子,还是铺面。
姜锦倒也不急,如今这天气都已经下大雪了,而且还只会越来越冷,古代还没有暖气,她原本预计是要等到开春再做打算的。横竖如今也是早点做准备,毕竟铺面不是想买,马上就找的到合适的,而且若真没有合适的典房,经济范围禸 买或者租也行的。
见姜锦这个态度,赵二心里也松了口气,答应着帮姜锦留意打听,从这个时候到开春还有三四个月呢,怎么也能找个合适的房子。
两人说定了要求,姜锦便往回走,走到孙家医馆,却见门口停着一辆颇为华丽的马车,还有几匹马。
姜锦心里咯噔一下,别长宁郡主又找上门来吧?
她再好的耐性,也对陆家相关人士不耐烦了,还让不让人好好过个日子?
不想,她这次却想错了,她刚进了医馆,就见孙老大夫送了个衣着华贵的年轻人从禸 间出来。
那年轻人黑发玉冠,肤se 极白,不带一丝血se ,薄薄的唇,细长眼,黑se 毛领半掩着尖尖的下巴,算不上很俊美,却有种白瓷人偶一样诡异的妖冶感。
孙老大夫似乎有些应付不过来此人,见姜锦进来了,忙道,“阿锦,快送送林公子。”
不想那林公子看了一眼男装打扮的姜锦,伸出白皙修长,戴着绿宝石金戒指的手指摸了下下巴,稍微有点迟疑的轻声道,“女人?”
姜锦汗了一下,道,“虽然看出来,您还是别说出来了。”
“我讨厌女人靠近。”说完,那林公子瞅了一眼他身边的高大侍从,那侍卫马上站在姜锦和他之间,然后另一个侍从掀开帘子,这林公子施施然的走了。
真是个有点奇怪的人,姜锦看着这林公子一伙人走了,虽然有点莫名其妙的,却也微妙的松了口气,好歹也不是陆家那一伙人。
转头看向擦了一下冷汗的孙老大夫,她忍不住问老爷子这人的来路。
孙老爷子看了她一眼道,“说起来这事还和你有些关系呢。”
“怎么会和我扯上关系?”姜锦有些奇怪,“这位我可是从来都没见过。”
“不是你最近大力推荐卖成药吗?如今入了这位主的眼里,想买方子呢。”孙老大夫也是有些意想不到,“这可是临清林家的长孙,虽然因为身体原因,不是继承人,可在林家的地位,不比继承林家的那位差呢。”
原来这事和姜锦还真有些关系,姜锦自觉在孙家有点吃白饭,为了不白领孙老大夫给她的一两银子工资,就大力推广中成药买卖。孙老大夫那也是前御医,有传承的大家之徒,虽然比不上他师叔本事大,但是也不是一般的中医能比的,做出来的成药效果极好,渐渐在京城西北打出了些名声,平均下来每日光卖这些药也有三两的收益。
那林家也有做药材生意,注意到了孙老大夫的成药不错,尤其解酒和治疗风寒的,效果都不错,便有意购买方子。
其实这本也轮不到林家大公子出面,但是这位公子身体不好,常年求医问药,听闻药方疗效好,便想着这个大夫兴许水平不错,过来瞧瞧。
姜锦有点好奇的道,“怎么样?有办法吗?”
孙老大夫苦笑,“多少名医都没办法,我哪里有什么好办法,他这个是胎里带出来的胎毒,若是幼儿时候还能治,拖到现在,我是没办法了,就是不知道我师叔有没有办法。”
“兴许有办法呢。”姜锦对孙老大夫师叔的医术是很服气的,柳叶的命就是他拉回来的。
不过话说回来,胎里带出来的毒,幼儿时期还拖了,这个听起来很宅斗啊,孙老大夫那样感叹的临清林家,想来也不是一般人家。
姜锦还是很庆幸自己能从定南侯府脱身的,可别小看了古人的斗争水平,就她这样的智商,真斗起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孙老爷子见她好奇,也八卦了一点,“我知道的还真是多一点,可是这林家里面水深着呢。别的不说,我只说一句,那已经去世的大奶奶,林大公子的母亲,是杏林名门家的女儿,她难产而死,儿子身有胎毒,不得继承家业……你想想吧。”
真是想着就凶险啊。
不过这也是人家林家的事,姜锦更关心的是孙老爷子的事,“不说那林家的事了,离我们太远了,这方子您是卖不卖?”
孙老爷子光顾着八卦去了,差点把这事给忘了,见姜锦问起,笑道,“那治疗伤寒的成药方子我卖了,林家各地都有分号,卖到各地去,治了病人,也是一场功德,那解酒的方子,我自己留着了,家传下来,若子孙后代不成器,也能凭着这方子混口饭吃。”
倒是考虑的十分周到,姜锦也不便问孙老爷子价钱,但见向来不爱钱的孙老爷子脸se 红润,想来不够千两也差不多了。
孙老太太的心情更好,到了傍晚的时候,还买了许多的鸡鱼肉蛋回来,说要好好的庆贺一顿,留着姜锦不放。
姜锦笑道,“我怕我不回去,家里柳叶阿容着急。”
孙老太太笑道,“外面都下了雪了,可不是我留你,是老天留你。再说,你不是走之前说了么,若是下午再下雪,就不回去了。”
这倒是,下雪行动不便,总不是每次都有顺风车撘,姜锦走之前便和柳叶说清楚了,若是下雪就在孙老大夫家暂住两天,等雪化了再走。
姜锦刚刚和孙老大夫讨论八卦讨论的太热烈,还真没注意到屋里已经暗了不少,再往窗外一瞅,好家伙,真个飞起雪来了,虽然下的不密集,确是大片的雪花。
想了想,她也决定不走了,柳叶在家,也没什么要担心的,真在路上碰上大雪,受了风寒病了就麻烦了。
孙老太太见她不准备走了,十分的高兴,然后把姜锦拉到厨房去了——姜锦的手艺可比她的好多了。
孙家虽然经过大变,但是条件还是挺好的,姜锦进了厨房,本想检查下有什么材料的,眼瞅见了有黄铜锅子,顿时灵机一动,对孙老太太道。
“师母,今儿又下了雪,不如咱们煮个锅子吃?”
说起来,自从穿越来了就没吃过火锅,姜锦也有些馋了。再说,这天冷下雪,还有喜事,可不是吃锅子的好时候嘛。
孙老太太看了一眼铜锅,也觉得不错,只是有个问题,“暖锅的锅底,我还真不太会做,你会吗?”
必须难不倒姜锦啊,哪个吃货在家里没煮过火锅?
姜锦翻了下孙老太太买的菜,见有大棒骨,先飞了水,下了姜片,笋干等材料,上了大火煮了骨汤汤底。
可惜古代也没有西红柿辣椒什么的,不然还能做个红油火锅或者番茄火锅。
煮上了骨汤,姜锦又开始处理材料,小白菜大白菜洗洗干净,豆腐片成片儿,粉条用热水泡软,肉一半被她剁了馅子,做成了肉丸子,另一半拿到外面略冻了一下才开始切,老太太还买了条大鱼,让姜锦把鱼片成了鱼片儿……
忙乎了小半个时辰,姜锦把材料都准备的差不多了,锅里骨汤的香味也四散出来。这会儿的猪不是后世三个月就出栏的猪,少说也养了大半年,肉香浓郁,姜锦火候把握的好,等到锅盖打开,整个屋里都骨汤的香气,锅里骨汤乳白浓郁。
孙老太太忍不住吞了口口水,拿了个勺子先舀出来一骨汤来,对姜锦道,“不行,这个味儿太好了,我受不了。”
姜锦笑道,“那您给我师父也端一碗去,省的他在门外转悠。”
她刚刚听到了孙老爷子的脚步声了,多半也是被香味给吸引来的。
孙老太太就等着这话呢,忙用个托盘端了两碗汤出去了,还不忘了给姜锦也盛了一碗放在灶台上。
姜锦其实也快忙完了,今儿吃清汤火锅,材料也准备差不多了,就剩了酱料了,清汤锅,若不用酱料,是取个清淡口也不错,若用蘸料,味儿也要重点。
姜锦自己是传统的麻酱酱料爱好者,孙老大夫却好辛辣,用茱萸子调制的油调配香油蒜泥香菜,孙老太太却要用酱油,香油,醋调制的三合油。
准备好了这些,那边孙老太太也收拾好桌子,把桌子摆在外间炕上,这炕对面就是大窗,摆好了桌子,很快火锅就上了桌,摆的满满的一桌子肉菜,除此之外还有孙老太太在街上卖的熟食,猪舌头猪心猪肺肘子肉,各样的切了一大盘子。
孙老爷子还拿了一小坛子青梅酒,每个人倒了一杯酒。
姜锦酒量不好,但是对这种酸甜口味的酒也挺喜欢的。
当然,更喜欢的是火锅,姜锦尤其喜欢吃火锅里面的豆腐和鱼片,鱼片变se 就好,豆腐却是多煮一会儿好吃,等那骨汤的香味入了豆腐里面,鲜嫩的豆腐简直让人不能拒绝。
孙老爷子和孙老太太就更不用说了,本来老两口还秉持着长辈的矜持,等到后面,差点为了抢肉打起来,闹的姜锦又起身去切了一盘子肉才好。
不过中间还出了个小插曲,一家人正吃得热闹呢,门却被人敲响了。孙老大夫还以为是有什么急诊病人,不想是巡逻打更的说是前面两个街区有一家走水了,让大家注意火烛。
这年头的房子木质的不少,而且冬天都要烧柴火,偶尔也听过谁家的厨房着火,但是能让打更的来专程通知,想来火是不算小。
孙老太太知道了这事,也是念了句阿弥陀佛,水火无情,若谁家是着火了,不仅自家一夜回到解放前,还有可能殃及邻里。
姜锦却有点奇怪,“外面这雪可下的不小啊,一般来说,不该走水啊。”
孙老爷子之前还没想到这事,她这么一说,也有些奇怪,孙老太太却心宽。
“横竖这因由与咱们也没什么关系,想那么多做什么?锦丫头,你再去切盘子肉行不?”
孙老爷子这才注意到老伴把火锅里的肉都给捞了吃了,郁闷坏了,“我发现你蔫儿坏啊,趁着我和阿锦说话,你竟然把肉都给吃了!”
“谁让你走神呢?”老太太笑的得意洋洋。
姜锦表示自己不想吃狗粮了,还是去切肉吧,于是起身切肉。
今儿晚上这场火锅以每个人都吃了健胃消食的中成药作为结束。
不过等到晚上入睡时候,姜锦还是有些心疼在家里的柳叶和阿容的,也不知道这两人在家里吃了什么。
第二天一早,姜锦又起来煮了个肉丝面,刚刚吃完,赵二就来了。
赵二闻着屋里还没有散掉的面条的香气,很有点遗憾自己来的有点晚了,说不准还能混顿饭呢。
其实今儿这饭还真没有他的份儿,姜锦煮的面条可不多,因此她暗暗笑着,只装作看不出赵二的表情,问赵二来有什么事。
赵二虽然遗憾没赶上好时机混个美食,却也没耽误正事,与姜锦说道,“也是巧了,昨儿你说了想看看有没有沿街的宅子或者铺面典买,今儿就来了个生意,我便头一个想着你了。”
“可是真的?”姜锦也颇为惊喜,问道,“在哪里?”
“离这边三个街,狮子街,那条道儿离城门不远,比这边还近些,人来人往的不错,价格也不贵,两间门面两进两院,才七十两。”
这倒是不错,那地方姜锦也知道,上次姜锦和柳叶逛街的地方,就在附近,确实比这边繁华。
因此姜锦只略考虑了一下,便跟着赵二去看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