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珠儿 15第十五回
作者:老草吃嫩牛书名:蚌珠儿更新时间:2020/06/15 17:51字数:2044
话说顾昭交到了新朋友<>合家欢庆<>没错<>便是这几字<>合家欢庆<>以往他在南方<>如今因其辈分大<>别人也不爱招惹他<>谁没事儿找个朋友<>一问竟是自己的叔爷<>叔叔<>太爷<>
不见那叫后柏<>夏侯昱的小朋友<>远远看到顾昭跑的比兔子还快<>生怕见到他要喊叔叔<>
因此<>顾昭一般也不主动的去跟谁交往<>倒是顾岩每每想起都替弟弟觉得可惜<>人生在世<>吃喝玩乐皆需要有朋友首尾呼和<>方能有趣<>不然还真是寂寞啊<>
交了新朋友的顾昭<>在庙里住的妥妥的<>每日过的十分丰富<>懒觉也不睡了<>也无法睡了<>因为每天早上薛鹤会在院里舞剑<>要么大声读书<>顾昭都要捧场<>
叫细仔支了小窗<>趴在窗口捧<>剑舞的好<>文颂的好<>要不吝夸奖高呼:<>妙哉<>绝伦妙文矣……<>
若是昨日薛鹤去城里投卷<>不慎顺利<>要备好茶点安慰:<>兄有大才<>万不可为这点小事难过<><>
薛鹤很好哄<>只要几句好话<>便能恢复情绪<>斗志满满的第二天再出去投卷<>
其实<>顾昭也想帮他<>可惜<>顾家是武职<>薛鹤骨子里愿意不愿意他不知道<>顾昭却清楚一件事<>只要拿了顾家的荐书<>这辈子怕是就要跟武职这边站在一起了<>文武界限就是这般分明<>所以顾昭也从来不提<>怕说出来<>薛鹤为难<>
下午<>薛鹤回去刻经抵房租<>阿润便会从屋子里溜达出来<>来顾昭这里吃点心<>吃零碎<>捎带听顾昭唠叨<>
阿润从未提及自己的出身来历<>可他举手投足都带着一股子难以表述的贵气<>这般人品<>这般风华<>每每顾昭看到都觉得格外可惜<>因为<>阿润是要做和尚的<>未剃度不过是因为惠易大师看的吉日是在一年半以后<>
顾昭心里可惜的难以表述<>便悄悄加倍的对他好<>常叫细仔悄悄给阿润送竹炭<>见他穿的简朴<>总是着一件打了补丁的灰白se 棉袍<>便悄悄量了他身材叫山下送来两套新的<>竹炭阿润收下了<>可棉袍却送回来了<>阿润说<>身上穿的是离开家的时候<>阿母亲手缝制<>
如此便罢了<>只是三五日之后<>阿润却送了顾昭一支他自己削的手杖<>多么贴心真挚的人<>顾昭便对他更加的好<>
这日下午<>等了许久依旧不见阿润来吃<>心下惦记<>顾昭便遣了细仔去问<>没一会细仔回来却说阿润师傅不来了<>
<>细仔<>你过去的时候<>阿润在做什么<><>顾昭手里拿着半卷书<>看下门口<>语气很失望<>今天他悄悄的偷渡了一点好酒上山<>原本想跟阿润一起喝的<>
<>阿润师傅在抄经<>说是他兄长病了<>阿润师傅发了愿<>今天起要给他大兄抄三百卷去孽经<><>细仔也觉得可惜<>他也喜欢阿润师傅<>那般好看<>脾气那般的好<>
所以说<>漂亮人总是天生就讨便宜的<>
顾昭放下书<>想了下对新仔说:<>我大兄也有杀孽<>你去前院找那惠易老和尚<>就说我也要给大兄抄经<>表表我的孝心<><>
新仔笑着点头出去<>心里却毫不在意<>家里这位爷<>做什么都只有三分的热度<>
待新仔去了<>顾昭悄悄对细仔招手<>细仔过来<>顾昭将酒瓶放到他手里说:<>莫让人看到了<>悄悄给阿润送去<><>
细仔自然知道罐子里是什么<>便说:<>阿润师傅是个出家人<><>
<>叫你去你便去<>莫叫人看到<><>顾昭毫不在意的摆手<>不知如何<>他有种感觉<>阿润是个假和尚<>
细仔过去一会回来<>果然<>酒瓶却是没带回来<>
<>七爷要喝酒<>找彦和相公便是<>何必扰人清修<><>细仔依旧叨唠<>
顾昭底笑<>不喝都已经那么癫狂了<>薛鹤那家伙若是喝上<>那一寺院的白墙便甭想要了<>明儿起<>怕是他连刻经的地方都保不住了<>
第二日一大早<>薛鹤没有舞剑<>只是早早的穿了厚棉袍出门说有几个好友<>办了一场大文会<>说毕跑的比兔子还快<>
顾昭脚上已经好了很多<>穿着特殊的大鞋<>扶着木杖却也能溜达一下<>于是他慢慢的扶着仗到了阿润的住处<>那边正巧窗户也开着<>他便趴在窗户上说话<>
<>阿润<>外面阳光正好<>何不出来晒晒<><>
阿润正席坐在当地抄写<>案几边上已经堆了成堆抄好的经文<>
阳光透着窗户<>照在阿润的脸上<>他的脸犹如羊脂美玉一般发着荧光<>他微低着头<>发出一声低笑<>
嗯<>就像两个在课堂上偷吃的小朋友<>拥有了共同的秘密一般<>他们的友谊忽然突飞猛进<>
<>阿昭也在给哥哥抄经<><>阿润将手上的毛笔在笔洗里轻轻的掂了几下<>将笔锋清理好<>又将笔帽盖好放置在一边<>姿态说不出的好看<>
<>嗯<>已经抄了半卷了<>等我抄好就拿去给大兄看<>他一定很感动<><>某人脸皮非常厚的夸耀<>
阿润站起来<>抱了一张椅子出屋放在廊下<>扶着顾昭坐下<>
<>不拿去佛前供奉吗<><>他问<>
<>我是抄给大兄的<>佛已经知道了<>不会怪我<><>顾昭很不在意<>
阿润坐在台阶上<>并不怕冷<>样子随意潇洒<>
<>阿昭的大兄很心疼你<>阿昭真好命<><>
<>嗯……大兄人很好<>不过他有很多儿子<>老婆也有不少<>他很忙的<><>顾昭不在意的说<>
阿润轻笑道:<>可他依旧能想起阿昭啊<>就是偶尔记得<>也是好的<><>
<>那确实<>那家伙老了<>有时候像个孩子<>还要我照顾他<>十分麻烦的<><>顾昭想起自己哥哥那个不着调的样子<>心里有些无奈的抱怨<>家里也不知道如何了<>他不会问<>
两人正说着<>那庙里的知客僧提着两个食盒进院子<>看到顾昭跟阿润聊的甚欢竟然惊讶的扬眉<>
<>你这和尚<>不去修行<>怎么到后面来了<><>顾昭指着他笑骂<>
知客僧合掌念佛<>笑着解释:<>已到年关<>山下很多富户送来供奉<>寺里面每年也要做佛果子随喜<>这是主持叫小僧送来的<>给施主尝个鲜<><>
<>切<>那老和尚到精怪<>其实是通知我<>年关到了<>该供奉捐献了<><>说罢看看提盒<>摆手:<>是什么<>快拿过来<><>
知客僧不在意的笑笑<>放下提盒<>合掌施礼告辞<>
细仔捧了长案几出来<>新仔怕顾昭冻着<>便端着铜盆烧了红碳到他座位身边<>
顾昭看不到别人怎么为自己忙活<>倒是很着急的打开食盒往里看<>不过是一盘馓子<>一盘梅花式样的小点<>一盘龙爪酥<>
<>我就说的没错的<>好的他们也舍不得给我<>哎……新仔<>去我柜子里<>取五十贯给前面送去<>点几盏长明灯<>把大兄他们的名讳写了<>你细细想了<>别漏了谁给那些和尚讨了便宜去<><>
新仔为难:<>七爷<>家里有供奉<>我前儿还去寻了<>您的名字<>老太太早就写了<>那么一大罐子香油<>要点到明年呢<><>
<>叫你去你就去<>那么笨<>有灯了就捐成面粉钱<>请和尚帮着府里施出去<>那山下不是有流民的庄子吗<>要过年了<>叫他们也多盘点心吃<><>
阿润呵呵笑<>看着背着褡裢脚步沉重离开院子的新仔说:<>阿昭心肠好<><>
顾昭有些不好意思:<>别夸我<>别扭的很<><>恩<>他总是听不得别人夸奖自己的<>
一群麻雀叽叽喳喳的停歇在寺院的墙头<>顾昭将馓子掰碎了远远的撒过去<>麻雀饿的狠了<>竟不怕人<>呼啦啦飞下一片在院那边啄食<>
阿润跟顾昭安静的看着<>待麻雀非走阿润忽然问:<>山下流民很多吗<><>
顾昭点点头:<>多<>每天都有<>扶老携幼的不知道从那里来<>觉得来到京里就饿不死了<>搞不懂那些人怎么想的<>朝廷给发着粮食请他们迁丁去垦荒不去<>宁愿来京城要饭<><>
<>阿昭也知道迁丁令<><>阿润奇怪的看看顾昭<>
顾昭摸摸鼻子<>嗯<>大概阿润吧自己当成了不知道民间疾苦的纨绔子弟了<>他有些郁闷<>当然<>这事儿也不好解释<>他现在也的确一副纨绔样子<>
<>自然是知道的<>大兄总是说<>也很忧心<><>说完便不想在进行这个话题<>阿润也没深问<>
两人坐了一会<>新仔背着空褡裢<>身后跟着两个人往这边走<>待那两人进来<>顾昭上下打量<>这两人<>一老一小<>老的有五六十岁<>小的有十三四岁<>风尘仆仆的推着两辆独轮车子<>车子上摆放着箱笼行李<>他们背后还背着破烂的铺盖卷<>
<>是薛鹤相公家的下奴<>早两个月他们就出来了<>方到的<><>新仔笑眯眯的解释<>解释完悄悄过来嘀咕了一句:<>薛相公有钱了<>再不必抄经了<>刚才在山下买了两件新澜衫<>请人喝酒去了<><>
顾昭点点头<>看着新仔在那边帮忙<>薛鹤住了一间屋子<>远不如他这般宽裕<>有一间大屋<>一小间厢房居住<>那两位仆人也累得狠了<>歇了行李<>自在廊下避风处铺开铺盖<>一头扎进去便要睡<>
<>可不敢这样<>那老人家年纪大了<>被风吹了就不好了<>新仔<>放车马的那屋子你去收拾下<>去跟和尚领个炭盆<>好好待他们去休息<><>顾昭连忙叫新仔领他们去自己家放马车的那间下屋去住<>
老下奴过来磕了头<>想是刚从乡下来<>笨口拙言的也不会说什么巧话<>只是磕头的声音梆梆的响<>
<>快去吧<><>顾昭摆手<>叫他们下去<>待老下奴走远<>顾昭才叹息了一声说:<>流民那问题是长远的事儿<>山下的儒生书生才是今上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阿润掂着馓子配着水吃了一些<>吃完<>擦了嘴方说:<>今上求贤若渴<>彦和诗文做的好<>以后必然有前途<><>
顾昭脸上露出一丝讥讽道:<>诗文能作何用<>彦和不识黍<><>说完<>他自己也住了嘴<>
做什么又跟社会制度作斗争呢<>看不惯又如何<>这老下奴不在意<>山下的流民不在意<>今上也不在意<>他在意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