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官途 第608章 败走阳城
作者:水浒书名:笑傲官途更新时间:2020/06/15 03:37字数:1723
一个星期之后,岭南省长人选正式出炉,一切尘埃落定。
中组部正式行文,向岭南人大常委会推荐,岭南常务副省长王一民为下届省长人选。
按照体制禸 的组织原则,省长选举是等额选举,只有王一民一个候选人。
大家自然心里有数,只要王一民不是人品爆发,让议员们半数以上反感,上位岭南省省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获悉了高层的人事任免之后,林建国心有不甘地一声叹息。
在这场博弈当中,林家凭借一己之力,终究还是没有抵挡住几大派系的联手,只能进行妥协。
随着林建国竞争岭南省长失败,意味着林家就要让出岭南这个风水宝地。
在华夏的经济构成当中,岭南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政治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林建国的上位失败,让林家进一步加强话语权的目标,严重受挫。
对于这次的失利,林老爷子并没有对林建国有任何指责。
作为政坛元老,林老爷子自然清楚,老三在岭南的工作还是可圈可点的,已经逐步成熟起来,足以担当大任。
林家被迫退出岭南,济州骗局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被对手抓住了机会,成功利用,在背后捅了一刀。
不过,说到底,还是林家的影响力不够强悍,话语权不足,无法抗衡几大派系的联手。
痛定思痛,林老爷子也做了深刻的反思,意识到这几年的确有些大意了。
随着林家三虎地位日渐提高,能量逐渐放大,整个阵营有些飘飘然,放松了与朋友的交往沟通,渐渐把自己给孤立起来。
这次岭南之争,孙家与梁家是主力,联合了其他几个派系,成功地阻止了林建国上位,让林家的话语权不仅没有加强,反而有所减弱。
在华夏政坛当中,林梁孙杨是最有影响力的四大派系。
林梁孙三家老爷子,都是共和国的开国中将,只是随着工作的变动,后来离开了军队系统,各自在党务和政务部门发展。
杨家老爷子是共和国开国上将,在地位上比三大家高一个级别。
建国之后,杨老爷子一直没有离开军队,退休的时候,已经位居军委常务副主席,军方第二号人物。
由于华夏的特殊权力架构,一号领导只是名义上的军方统帅,杨老爷子的这个二号地位,在军方的地位不言而喻。
在华夏政局当中,军方虽然非常低调,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个派系,执行自己的执政理念,如果没有得到军方的认同,最终结局很难完美收场。
为了加强话语权,哪一个派系都是主动向军方伸出橄榄枝,希望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即便得不到军方的支持,让军方在博弈中保持中立,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当年,林家与杨家联姻,林老爷子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了杨家的四公子杨震。
二十几年过去了,杨家在军方的影响力巍然不动,甚至更加强化。
林家女婿杨震的地位,更是到了一个显赫的位子,晋升中将军衔,出任燕京卫戍区司令,兼任中央警卫局局长,坊间号称大禸 总管。
杨家与林家有着特殊的关系,原来一向站在林家这边,让林家的能量逐年增强。
然而,在这次岭南博弈当中,军方却保持了完全的中立,没有对林家声援,坐视林家不敌对手的联合进攻,从岭南败北。
体制禸 的变化动态,深不可测。
即便是林老爷子这样的泰斗级人物,一时之间也没有看明白,杨家为什么突然冷起来了?
军事家出身的林老爷子,自然精通斗争艺术。
在很多时候,退让一步,海阔天空,未必不是一种特殊的收获,最起码能够看清对手的布局。
在几大派系的阻力下,林家没有撕破脸皮与权力中枢硬抗,而是主动放弃了在岭南的话语权。
王一民正式上位,按照体制禸 的潜规则,林建国只能离开岭南。
为了省长宝座,林建国与王一民竞争的非常激烈,到了最后,已经公然撕破了脸皮,短兵相接了。
王一民上位省长之后,如果让林建国继续留在岭南,还是担任省委副书记兼任省政法委书记,这个矛盾显而易见。
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
在这场博弈当中,梁家与孙家联手,阻止了林建国上位,成为了临时的盟友。
不过,随着王一民地位的变化,从岭南的四把手晋升为封疆大吏,局面马上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梁振兴自然清楚,林建国与王一民矛盾尖锐,而且不可调和。
为了加强话语权,不能排除梁振兴与林建功结盟的可能性。
一旦梁振兴与林建国达成联手,王一民自然没有任何招架之力。
这样的局面,显然不是高层希望看到的,破坏了能量平衡,局面一边倒,是最大的忌讳。
反之亦然。
如果上位的是林建国,王一民同样不可能留在岭南,继续担任常务副省长。
林家的能量在那里放着,现在主动妥协,让出了在岭南的话语权,高层自然要给足林家面子。
在确定岭南省长人选的第二天,中组部正式与林建国谈话,宣布林家国的工作安排。
按照正常情况,林建国这个级别的官员调整,出面与林建国谈话的,应该是中组部的常务副部长。
只是,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是林家老二林建设。
出于这个特殊的情况,林建设出面显然不合适,只好采取回避。
中组部排名第三的副部长杨建雄出面,代表中央,正式与林建国谈话。
杨建雄充分肯定了林建国在岭南的工作成绩。
对于林建国在岭南的政绩,中央非常满意,决定给林建国压压担子。
高层已经做出决定,让林建国调往东北,出任吉临省省长。
省一级政府换届,全国已经正式展开。
中组部与林建国谈话之后,马上就要向吉临省人大行文,推荐林建国为下一任省长候选人。
由于是异地调动,按照组织要求,林建国需要在三天之禸 ,向新任省委副书记做工作交接,然后前往东北,参加吉临省人代会的筹备工作,先与当地官员混个脸熟。
对于这个工作变动,其实,不用杨建雄谈话,林建国三天前已经知道了。
中组部领导的谈话,不过是走走形式,等于官方确认而已。
对于这个工作变动,林建国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有服从高层的安排。
这个工作变动,对于林家来说,面子是保住了,却失去了里子。
单纯从级别上来开,林建国从岭南省委副书记调任吉临省省长,是副省级晋升正省级,成了封疆大吏,标准的升官了!
然而,只要是对华夏情况稍有了解的人士,都可以看得出来,林建国这是明升暗降!
吉临省的二号位子,与岭南省的三号位子,根本不能同日耳语!
在经济总量中,吉临是一个农业小省,jdp不到岭南的八分之一,甚至不如阳城一个市的经济能量。
作为华夏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岭南经济稍有风吹艹 动,全国都要感冒。
吉临就是三年绝收,对于华夏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经济地位不说了,在政治地位上,两者更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岭南省委副书记只是副省级,常务副省长也是副省级,却可以直接晋升岭南省长,成为华夏第一经济强省的掌舵人。
然而,吉临省长作为正省级,在华夏的历史上,却绝无直接调任岭南省长的可能。
对于自己将来的前程路径,林建国自然清楚。
自己被调往东北,如果想继续晋升,只有先进中央机关,出任部长锻炼,才能被委任更重要的职位。
这就等于,对手的联手反击,这次岭南败走麦城,至少让林建国多走五年的弯路!
成功阻止了林家一家独大,势力过度膨胀。
而且,这个路径,还要看林建国在吉临的政绩怎么样。
一旦发生无法预料的天灾**,前景自然更加不明朗,前程就此止步,也不是没有可能。
中组部谈话的第二天,林建国把宋云飞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林建国亲自给宋云飞泡了一杯茶,诚挚地说道:“云飞,组织上已经给我谈话,让我去吉临工作,三天以后就要正式离开岭南了。
云飞,你给我说句实话,是想在济州继续发展,还是准备回阳城?”
林建国自然清楚,随着孙浩楠的下台,加上自己的离开,整个阵营在岭南的话语权已经非常微弱了。
济州权力架构更是来了一个大洗牌。
严军上位济州市委书记,郑宽新出任市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两人一个是梁振兴线上的,一个是王一民线上的。
而且,接替自己工作的新任省委副书记,是原来的组织部长,虽然与王一民不是盟友,与林建国却有着极大的过节,甚至还不如与王一民的关系。
这样的工作环境,如果让宋云飞继续留在济州,显然对宋云飞很不利。
在正式工作交接之前,如果宋云飞愿意离开济州,作为省委副书记,想调动一个副厅级官员的工作,梁振兴肯定要给一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