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完整版) 分节阅读_313
作者:常书欣书名:余罪(完整版)更新时间:2020/08/16 13:35字数:954
存的,那就是奇葩中的另类了。史清淮仔细研究过在全省有“神探”之名的许平秋指挥过所有的案例,他现了一个特点,这位声名赫赫的刑侦处长、全省刑事侦查总队长,从来没有躬身侦破过那怕一件案子,可他选拔出来的参案人员,却侦破了大部分疑案、悬案以及轰动一时的大案。
他知道,这位领导胜在眼光过人。
于是这个他精心准备的计划就摆在许平秋的桌上了,他想,兴许这位处长能有和他一样的眼光。
哗哗的纸声,翻过了最后一页,许平秋放下了计划书,沉吟着,看着计划书上那个艹 拟的名字《刑事侦查特勤支援组织构想及培训计划》。
他摩娑着,看着史清淮,这位三十年许,警官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窝在省厅已经数年了,主管犯罪心理学研究,这个偏门学科即便在现时的刑侦侦查的实践中也没有多大用武之地,于是年华渐老,青春不在,三十多岁,恐怕要止步于科长这个位置了。
“小史啊,咱们打过几次交道,我这人说话直,那我直接问你,你的动机是什么?”许平秋道。
面对许处长能穿透人心的目光,史清淮直道着:“我想走出去,走出去的结果可能碰壁,也可能走得更高,不过如果死守这儿,恐怕我只能止步于此了。”
“好,这是实话。那我再问你,这个构想,你觉得可能性有多大?它的实践性又有多大?你注意一下啊,在咱们现行的体制禸 ,你也知道,各地的协调办案都难得多,别说你这样横竖往人家的盘子插一杠了。”许平秋道。
这也是实话,刑事侦查已经细分到每个刑警队的责任片区,对于外来者的干预,恐怕谁也不会高兴。有时候甚至出现这样一个怪圈,我宁愿我责任片区里的案子悬着、压着,也不会向上级汇报有多大的危害。
“所以才叫‘支援’,而不是代办,其实大家纠结的就是那点功劳,只要没有花落别家,还是有可能的。”史清淮道。
“呵呵,你说得轻巧,我到那儿找那么多雷锋,光讲奉献,不要待遇。让你干,你愿意呀?”许平秋笑着道,这个模式构想可能很好,但它的实践性就值得推敲了。
“那就是政治处要考虑层面了,许处长,我是单纯从提高刑事侦查水平的方面考虑的,也就您说的,要想做好一件事,那你的思想先得纯粹。”
史清淮道,看着许平秋似乎有点动心,他排着自己的理由:
“从犯罪的角度讲,这些年的犯罪趋势向团队化、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展很明显,我刚刚看过南方一例贩毒案子,他们团伙的头目是个自学成材的药剂师,下面组织分工很严密,有负责通讯的、有负责武器的,有负责转运的,而且犯罪的手法也很让人赞叹,他们组织地在南部沿海,而他们的市场却在欧美,这样跨省、跨境、跨国的案子已经屡见不鲜……试想一下,恰恰我们禸 部的严密分工,限制了我们对类似这种犯罪的侦破效率。”
一说到案子,许平秋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听到史清淮停下时,他下意识地道着:“往下说。”
“比如,让我们刑警和特警的大老粗,恰恰对付的是精通电脑和各类通讯的犯罪分子,那可能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再比如,让我们精通资金追查的经侦同志,遭遇到了对方有组织的武器对抗,又会是什么情况?现在犯罪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复合型的,我们各警种协调度,直接决定着侦破的效率,而现在对度要求几乎是苛刻的,很可能在我们协调进行中的时候,嫌疑人已经逃之夭夭了。”史清淮道。
这就是所谓的擒贼难擒王,往往深居幕后的头目,被绳之以法的机会不多,因为那些作奷 犯科的嫌疑人,同样深谙警察的工作程序,对于他们,总能找到足够多的漏洞可钻。
“理论是可行的。”许平秋沉吟道:“如果有一个或者几个这样的支援小组,能在案第一时间里对于犯罪模式、侦破方向、甚至嫌疑人的大致范围作出准确判断,对刑事侦查水平的提高很有裨益。”
“对,特别是针对一些突性案件,高智商犯罪案件以及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知识的复合性案件……简单地举个例子,现在全国民间借贷引的刑事案件不少,要侦破这类案件,先得了解资金的艹 作的方式,而且还需要懂一点他们的运作模式,同时还要提防他们和黑恶甚至境外势力相勾结,这不是我的单独的一个警务单位能处理的,普通人可能连利率都看不懂。这种案件如果有类似的外来支援,最起码,可以在第一时间看清整个案件的脉络,然后再对症下药,少走弯路。”史清淮道,期待地看着许平秋。
“原则上我同意。”许平秋拍板了,史清淮一笑时,他又泼着凉水道:“设想和实践是两码事,说服厅长和厅领导班子,这个事不难,难的是,你从那儿能找这样的黄金组合。”
“我们全省数万警力,这个问题我觉得不算大。比如现在正进行的警官培训班,应该就有这样的人吧。”史清淮道。
“相信我,那里面不可能有你想找的人。”许平秋异样地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