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第123章 观澜书院(二)
作者:苍山月书名:调教大宋更新时间:2020/08/11 16:45字数:1319
感谢“命o运、小猪1381”打赏,谢谢支持!
---------------------------
文圣石上铭文着实惊到了一众朝臣,更有甚者看通身大汗,好不畅快!
寥寥几言,不但道出了观澜书院治学之本,也道出了范希文立志之远,更道出了天下仕子尊圣学儒之志!
陈执中凝视文圣石,良久方道:“观澜书院,凭此四句,名垂千古矣!”
范仲淹飒然一笑:
“昭誉过讲了,四句狂心之言,当不起如此高评价。”
“不过,此石立于此,纵使希文罹于当下,若有后来人观此石而继其志,希文九泉之下,亦能含笑矣。”
范仲淹明为谦虚,但言语之间也不难看出,他对这铭文还是极为满意。
陈执中郑重道:“范公要好好活着,为大宋活着,纵不在朝,亦为大宋之福也。”
人生最大光荣,不是追随者崇拜,而是敌对者赞美!
能让陈执中说出这样话,即使范仲淹也有些脸se 潮红,心潮激荡。
......
赵祯此时插话道:“范卿此句,可为天下仕人之楷模。”
不想,范仲淹闻言一乐,“陛下误会了,此四言却非希文之作。”
“哦?”
不光赵祯,所有人都是一疑,不是范希文?难道是尹洙,又或是杜衍?
但见,范仲淹转身一指,众人随着范仲淹所指看去...
“这四句乃劣徒唐子浩碰巧偶得之作,让诸位见笑了。”
“.....”
唐奕被大伙盯着,脸红得像猴屁股。
心中默念:小张同志啊,不是兄弟不仗义,实在是这四句太特么合适了,不拿来用一下真对不起观澜书院,更对不起那块文圣石啊....大不了将来若有缘得见,兄弟补偿于你就是!
陈执中愣愣地看了唐奕半晌,又转头再看文圣石......
心道:这就是那个狂生半阙郎?这就是那个唐疯子?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少年?可以让京上巨富低头,也可以建出这样一所别致书院。可以当街如泼皮大骂,又可以写出这等豪迈千古句子.....
只见文圣石上赫然写着:
观澜院训——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往这里一立,只要观澜书院不出大偏差,不难想像,必成为大嘶处文教圣地。
陈执中冥思之时,吴育却在暗暗撇嘴。
扫了一眼唐子浩和他身边站那几位不禁暗笑。
纵使范希文志比天高,观澜书院名儒云集,目前来看,也只能教一教这帮纨绔了,看看唐子浩身边站都是什么人....
丁度家那个混蛋小子,庞籍家惹祸精,唐介家老幺,还有范希文自己那个不学无术范纯礼,再加上一个‘唐疯子’,也够范希文头疼了。
而且他还知道,宋庠今天特意把他儿子带过来,显然是另有所图。
呵呵,在成为文教圣地之前,先成了纨绔窝子却是真。
...
赵祯在文圣石前驻足良久,连连称赞,最后还是李秉臣低声提醒,才恍然一悟,在范仲淹引领之下,迈步向望河坡上行去。
望河坡本来就是曹家避暑之地,便道、林木都还算讲究,赵祯看得颇为赏心悦目,一边走,一边听范仲淹介绍。
一进山门,就能看见掩映在林间一片屋舍,是为‘观澜民学’。
再往上走,有观澜亭、寒学廊道、鸟语林、洗笔书斋等景致散落道边,靠近观澜书院主体建筑群地方,则是学舍和食舍。
范仲淹解释道,此为书院学子住宿、餐食所设,以后观澜主旨还要面向寒门弟子招生,书院会为他们创造最好治学环境。
赵祯连连点头,却不由心中苦笑,朝廷也不是没有免费义学,范仲淹年轻时就读应天书院就是义学,不收学费。但朝廷也只能满足他们最基本生活和学习需要.,可不敢把一所义学建得如此繁花似锦。
这事儿也就范希文玩得起,只因他有一个运财童子学生。
上到山腰,眼前就满是别致楼阁,错落景致。
这回不光是赵祯,连随驾众臣都暗暗吃惊,这哪里有什么义学?当真是大宋第一园林啊!
赵祯缓步前行,吃味地咂巴着嘴,“范卿...端是福气...”
呃....范仲淹当然听出,皇帝陛下这话里可是酸气十足。
但他也没办法,谁让这片园子太拉仇恨了呢?就连一向不喜享乐自己,在第一次看到园子落成之时,也是着实心里美了好几天。
尹洙看到观澜建成之时说过一句话,正好适合赵祯现在心情。
尹洙说:“观澜之美,就算当今官家见了,也得妒钾!”
呵呵...
赵祯确实有点妒嫉....
为什么呢?
因为号称中国古代最富有大宋,却拥有中国古代最寒酸皇宮。
大家都知道,秦朝有咸阳宮、阿房宮;汉有长乐宮;唐有大明宮;明清有紫禁城,这些都是统治者皇家禸 苑,即使是今天,也依然被世人熟知。
那谁知道大宋皇宮叫什么呢?
没人知道。
因为压根就没名字,只用一个‘大禸 ’概称。
北宋皇宮是唐代宣武节度使府改建,虽然还算过得去,但实在是太紧巴了,以至于根本装不下禸 苑和所有政府机构,尚书六部都挤到宮外去了。
赵大想当万古明君,对自己那叫一个狠。
等到了赵二登基,他没他哥那么伟大,想改善一下居住环境,于是,命人去找皇城外居民商量。意思是,你看住得不舒服,你们能不能腾个地方?给你们钱!
可是,皇城根百姓嫌他给钱少,死活不搬,赵二只得作罢。
到了真宗朝,真宗也想扩建皇宮,又去找百姓商量。这回给钱不少,但是百姓还没说同不同意,大臣们却不干了,你爹想扩建都没成,你就老实住着吧。于是,真宗也没扩成。
到了赵祯这儿,就更别想了。
一来,他比他爹和他爷爷还要老实,出来放个风都得机关算尽,要是提扩建.....呵呵,一朝喷子能淹死他!
二来,赵祯连吃食用度,两季常服都舍不得浪费,更别说建皇宮了....自是能省则省。
但是,不建不代表赵祯不羡慕啊!心说,范希文看上去挺惨,政治上受到排挤,官都辞了,可这老货比过得都舒服啊....这么好书院...朕也想住....
接下来,还要拜过孔孟二圣,观澜开院典礼才算完成,趁着范仲淹带着赵祯拜圣、参观空当,曹佾从人群之中退了出来,摸到唐奕身边。
还没等他开口,却闻唐奕没好气道:“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潘丰怎么来了?”
曹佾一窘,自知理亏,急忙扯开话头儿,“先别管潘丰,都准备好了吗?”
唐奕白了他一眼,也没过多计较,毕竟事有轻重缓急。
“一会儿,你把官家带到老师房中休息,有人已经等在那儿了。”
.....